评碟:让钢琴唱出中国声——张奕明和他的《汪立三钢琴作品全集》
上海音乐学院 陈昊然(西方音乐研究专业在读硕士)
中国作曲家汪立三、钢琴作品全集、唱片巨擘NAXOS、旅美钢琴家张奕明,单单是这几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一个中国古典音乐爱好者为之兴奋。
得知旅美钢琴家张奕明博士演奏的《汪立三钢琴作品全集》得以出版,我便迫不及待的购得,拆开快递却被封面一个个悬浮的斑斓之物“惊”了个措手不及,仔细一看那原来是汪先生的画作《序列》,汪先生和勋伯格一样不仅能操笔写音亦能挥毫作画,专辑封面以作曲家自己的画作“打头”这样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具引得人“未听曲而先思图”呀。
汪立三先生(1933-2013)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音乐三大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后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曾担任哈尔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东山魁夷画意组曲》(《Impression of Paintings by Higashiyama Kaii》)、《他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Other Mountains》)等。他一生坎坷,几经风浪,但他始终怀着一颗对中国音乐、中国文化的赤子之心进行创作。他的创作以钢琴音乐最为著名,他从中国民间音乐的土壤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养分,并且从中抽象出对于“中国风格”极富于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敢为人先的运用十二音、序列、等二十世纪作曲技法,让钢琴这件极“洋”的乐器来唱出中国最“土”最质朴的歌。
本张专辑包含三张CD共灌录二十首作品,是汪立三先生的钢琴作品全集。其第一部钢琴作品《扬琴印象》(《A Miniature-Impression of a Dulcimer》)创作于1950-1951,其最后几部作品《先知集》(《The Prophet》)、《读鲁迅‘野草’》(《After Reading Lu Xun’s ‘wild Grass’》)等完成于2007年,从1950年到2007年二十首钢琴作品的创作横跨半个多世纪,可以说作曲家大半辈子的写照。我们还会发现,在此张专辑中有一大半的作品都是世界首录,例如《扬琴印象》(《A Miniature-Impression of a Dulcimer》)、《小弟的画》(《Paintings by the Little Brother》)、《红土集》(《Red Soil》)《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Fantasy-Sonata ‘Black Soil’,The Memory of Er-ren-zhuan》)等等。最后,我们还不要忘记这张专辑是由NAXOS发行的,NAXOS是全球最畅销的三大古典厂牌之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这张专辑能由唱片巨擘NAXOS发行,当然是中国音乐界的一件可喜之事,因为这张《汪立三钢琴作品全集》是国际唱片公司第一次为中国作曲家出版其钢琴作品全集。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外国古典音乐爱好者能够有机会聆听到来自“黑土地”的中国之音。
本张专辑共灌录二十首作品,但仔细一数怎么变成二十一首了呢,原来那多出来的“一首”是《兰花花》(《Lanhuahua,the Beautiful Girl》)的第一版录音,它被安排在了专辑的最后。《兰花花》是汪立三先生流传最广的钢琴作品,按时期排在了二十首作品的第二首,但在整张专辑的最后,又以《兰花花》的第一版录音来作为全集的结束,在聆听的整体性上给人一种回到开始、回到原初的本真感。这不经让我想起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最后的结束,同样也是回到了开头的“咏叹调”,仿佛暗示了一切循环归复的轨迹。
记得作曲家陈其钢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作品就是音乐家的孩子,作曲家是作品的生父生母,而演奏家是作品的养父养母。”
汪立三先生的这二十个“孩子”的“养父”就是旅美钢琴家张奕明博士。喜欢汪立三的朋友对张奕明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张奕明——旅美青年钢琴家、学者,美国Temple大学博士,师从于Harvey Wedeen (钢琴) 和 Lambert Orkis (室内乐,现代音乐和早期钢琴)。他自2010年受导师Lambert Orkis启发开始关注中国钢琴作品,并集中演奏、研究汪立三先生的钢琴作品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了。这六年来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钢琴家,为了能够全方位的了解作曲家其人其作,为了能弹好汪先生的作品,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现场聆听到这样的中国音乐,钢琴家张奕明不得不“挑”起了钢琴演奏和音乐学研究两幅“重担子”。在练琴之余还要挤出大量的时间来“下田野”,他曾多次走访汪先生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四川、东北等地,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大陆;多次采访汪先生本人以及他的女儿。还在芝加哥、哈尔滨、上海、南京、济南等地举办了多场汪立三作品的音乐会及讲座。2013年 张奕明在上海交响乐团成功举办了汪立三作品专场独奏音乐会,同年他还做客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纵横经典”栏目,以嘉宾的身份介绍汪立三其人其乐。2013年5月张奕明还参与了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汪立三钢琴作品选》(实为钢琴作品全集)最后的手稿校对工作。今年由张奕明撰写的长达20万字的《汪立三传》也将于年内问世。张奕明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但他同时又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对汪立三作品的诠释必定会不同于中国本土的钢琴家。
在这三小时二十五分五十五秒里,作曲家汪立三为他这二十个“孩子”凝聚了毕生的心血。演奏者张奕明也为此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作曲家总有离世的那一天,但只要作品还在被“养父养母们”精心照料着,那么作品中寄留下的作曲家的思维、观念、意志、等等这些灵性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作曲家的精神就得以被延续、传承。
一盒专辑三张CD握在手里厚实,鸣于耳畔充实,感怀心中踏实。心想汪立三先生的夙愿终得尝于2016年了,他老人家也许会在另一个世界风趣的说:“你这小子可以啊,把我全部的钢琴曲都录了出版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