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最适合作为大学公共音乐课教材的专著----《悟乐有道——实用音乐美学》
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大多数选修公共音乐课的学生都希望或需要通过听音乐课来提升自已的音乐审美观照力。从学校来讲,开设公共音乐课的出发点也就是要对学生实施更好的美育。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高校所开设的公共音乐课都没能满足学生们的期望或较好地实现学校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在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校方缺少一本科学的教材。
不过,值得提出的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新书《悟乐有道——实用音乐美学》的确在较大层面上解决了以上问题。
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折射的审美意识,要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感内涵,使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审美音乐作品的美学本性。显然,在这里自然需要涉及广泛的人文知识或内容,如音乐创作中存在的审美意识、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人格追求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音乐创作的创作情感、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情感内涵的关系等;此外,还需要有关于音乐美、音乐审美、音乐审美学习这三大问题及其关系的探讨。然而,这些内容在过去的相关教材那里,似乎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顾及。
然而,《悟乐有道——实用音乐美学》却以独到的理论构架,以科学、系统、广阔的视角,通过对音乐美、音乐审美与音乐审美教学这三大问题的关联性研究,通过将音乐艺术与非音乐艺术之间的关联性研究,通过对其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方法的系统探讨,从而为同学们开阔地展现了音乐创作、音乐作品、音乐风格流派、音乐美、音乐审美、音乐审美学习中,以及其背后所存在的丰富且相互联系的人文内容。这样,使同学们在音乐审美中自然拥有广泛的人文背景,并学会既感性又理性地认识和审美音乐,尝试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审美参照系或在大脑中形成一定音乐地标;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创作出一种相对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可以学会既感性又理性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形式美、风格美和情感内涵美。
此外,该书还采用了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才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人类的基本情感类型、音乐创作中实际存在的基本创作情感类型等给予了极具基础理论研究意义的研究。同时,该书还在书中设置了对自创理论的应用性检验或验证环节。这样一来,其音乐课不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们的“情商”,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在以后探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时,有可能因而萌发出某种新的学术生长点。
总的来讲,大学生们如果能在这样一种学习状态中,学生们可以更容易地在音乐审美中“直达乐心”,即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观照力可以得到实实在在地提升,学校的美育目标也有可能因而更容易实现。
勿用质疑,《悟乐有道——实用音乐美学》是一本极富人文精神的书,同时,该书可以使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音乐课拥有一个更形象生动、富有成效地发展。
-
关于
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