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坐在纳木措边上听秦文琛,怔怔望着雪山脚下的湖水,才明白那些无限漫长的单音,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

    1012,秦文琛以“山水入怀——我近期的音乐创作”为题讲座。他讲小时候仰望星空的恐惧,讲在地中海上空看到的尼罗河,讲透过教室窗户看到的云,讲女儿3岁时奇妙的画笔在教条下渐渐丧失了想象力。他如今正试图回到本真的状态,不再纠结于新或旧,只是忠实于自己的直觉……他放CD,我们听见群鸟鸣唱,听见这自然的音乐如何融入其新作《对话山水》当中。

    当晚在贺绿汀音乐厅上演了他的7部作品:《怀沙》、《琵琶辞》、《风的挽歌》、《太阳的影子VII》、《吹响的经幡》、《风中的圣咏》、《大地晨曲》。

    《风的挽歌》和《大地晨曲》皆为今年新作。第二弦乐四重奏《风的挽歌》根据四句与风有关的诗句,铺就缓急相交的四个乐章。开篇用微分音滑奏表现风的声音,手指虚按琴弦不碰指板,逐渐呈示出全曲四个材料,并在其后乐章展开性变奏,通过音阶移位获得统一。此曲演奏难度极大,尤其是急速的第二乐章,奥地利20世纪乐团表现近乎完美,合力编制出多维度色彩的网状音响。

    《大地晨曲》延续了秦文琛的惯常手法,且由于和《风的挽歌》同时创作,两者异曲同工之处颇多。乐曲以单音模仿西藏宗教音乐,并融合蒙古长调的持续音,经过腔化处理,将单音技法抵至无限的音响空间,简约而不简单。

    古筝独奏《吹响的经幡》和《风中的圣咏》曾收录于专辑《在远方》,百闻不如一见。一袭白衣的刘文佳演奏异常精彩,仿若陷入癫狂状态的她拍击、轻抚、弓拉古筝,弓毛抖落的松香在昏黄的灯光下雾气缭绕,独特演奏法爆发出阵阵神秘声响。

    最后一个音落下,掌声和欢呼声响彻贺厅。尽管如此,期间还是有一些听众陆续离场,陈丹青在第一首奏毕便起身离去。第二天在他的讲座上,有人追问缘由,他说:“我对中国当代音乐了解非常少,昨天提前走,因为我在纽约听的这类音乐有点多了。”真遗憾,他没耐心听下去,没听到渐变过程中的秦文琛,近十几年所作出的不一样的探索。

     


  • 文章录入:烹橙客责任编辑: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