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中西基本樂理教程中的根本性誤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jLegrwwnJc/

    http://www.tudou.com/v/mjLegrwwnJc/&rpid=103688857&resourceId=103688857_04_05_99/v.swf

    內容摘要 

    「中國」基本樂理之所以至今仍無法在海峽兩岸「正確」建立(──助於古譜的翻譯就絕不能算「正確」)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峽兩岸的樂界,對「西洋」基本樂理,原就根本已有誤解、誤引、誤用。如下之所述:

    1Key(調),當是:七個五度音所組成的「五度鍊音列」──中國稱為「

    Key(調)內七音中的任一音為主音Tonic宮,將其餘六音,經八度移動後排列於主音Tonic宮之後,所組成的「鄰音列」,方稱為Mode(調式)

    故一個Key(調),可構成七個不同的Mode調式。──總之,Key(調)Mode(調式)並非同一物事!

     2(/)Scale音階,只是七Mode調式的部份集合──以是(大小)音階才會=(大小)調式

    同理,燕樂四聲調(音階),傳統民樂的四調、日本(/)兩唐傳雅樂調,也是龜茲.蘇祇婆所傳七聲調(音階)的部份集合。

    3、無論古今中外,所謂主音(Tonic)是:音階的首音──宮音。中國稱為「調首」

    而無論古今中外曲調主音(結音?)則非必為宮音! ──總之,Tonic(主音)曲調主音(結音?),亦並非同一物事!

    黎英海、李重光、黃翔鵬、陳應時……等前輩,卻誤以為:

    以「音階」內七音中的任一音為「(曲調)主音」,都可構成(?)不同的「調式」。

    以是就混淆了:Key(調)Mode(調式)之區別;

    混淆了:Tonic(主音)與「曲調主音(結音)」之區別。

    黎英海

    「李重光教授」的圖片搜尋結果

    <a黄翔鹏3 src="/papers/UploadFiles/201607/20160724215311275.jpg" width=127 height=154>

    「陳應時教授」的圖片搜尋結果

    黎英海

    李重光

    黄翔鹏

    陳應時

     

    卻反將「本質」與「形式」,都完全相同的音階Scale調式Mode,硬分為不同的兩物事。

    中國又何嘗有什麼「七」個調式?反之,又何只有「四」個調式呢?

    無論古今中外,都只據「宮(Tonic)」與「音階」論調而已,何嘗有論及與唱/奏無關的什麼「曲調主音」呢?

    單由此,亦可知此與事實不符誤說之非是!

    4、實則a小音階,並非C大音階(La調式)。否則:

    F正聲音階(Mi調式)C下徵音階(La調式)G清商音階(Re調式)、律旋音階(So調式)a小調音階(Do調式),豈非就也全都是a小音階了!

     

     

     

     

     

     

     

    變宮

    變徵

    燕→

    四→

    聲→

    調

    音階→

    →→→

    宮調

    正聲音階

    Do

    So

    Re

    La

    Mi

    Si

    #Fa

    西洋→

    大小

     

    音階→

    徵調

    大調音階

    Fa

    Do

    So

    Re

    La

    Mi

    Si

    商調

    清商音階

    bSi

    Fa

    Do

    So

    Re

    La

    Mi

    羽調

    律旋音階

    bMi

    bSi

    Fa

    Do

    So

    Re

    La

    正角調

    小調音階

    bLa

    bMi

    bSi

    Fa

    Do

    So

    Re

    →→→

    閏角調

    變宮音階

    bRe

    bLa

    bMi

    bSi

    Fa

    Do

    So

     

     

    變徵調

    變徵音階

    bSo

    bRe

    bLa

    bMi

    bSi

    Fa

    Do

     

    但事實上,(/)Scale音階=(/)Mode調式──故無論古今中外,都只論「音階」,而並不再論什麼「調式」!

    故也絕沒有C/大音階/La調式、C/下徵音階/La調式、……這樣的三層次調名。

    5、無論古今中外,「調關系」只論:

    同不同「 均 」(調號)?

    同不同「 宮 」(Tonic主音)?

    同不同「音階」?

    並不論什麼

    同不同「曲調主音」!

    因為無論古今中外,原就絕無上述的什麼(

    F正聲音階Mi調式、

    C下徵音階La調式、

    G清商音階Re調式……這樣的)三」層次調名。

    6、關系大小調(C大調與a小調,)並非:

             (調號)

             」、

    ()「音    階」、

    不同 「曲調主音」,的「同宮音系統」調關系。

    而是:

           「 均 」(調號)

    不同Tonic「 宮 」、

    不同     「音階」的「調關系」。

    C正聲音階、

    C下徵音階、

    C清商音階、

    C律旋音階、

    C小調音階……豈非才更是真正的

    同宮音(Tonic主音) 系統的「調關系」?

    7、相對大小調(C大調與c小調,)並非:

    不同 「      Tonic

    ()「音    階」、

      (曲調)主音」的「調關系」;

    而是:

      「 宮 」(Tonic主音)

    不同「音階」的「調關系」。

    8上述的:關系(大小)調、相對(大小)調,都有被稱為「(大小)調式交替」的事實與理論。

    但黎英海所謂的:同均、同宮、同音階、不同「曲調主音」的:

    C大調Do調式、

    C大調So調式、

    C大調Re調式、

    C大調La調式、

    C大調Mi調式、……則並無被稱為「調式交替」的事實,與必要!

    ──因為:調式=音階、調式交替=音階交替

    無論古今中外都只據「宮」與「音階」論調從不再論什麼「曲調主音」。

    以是:無論古今中外,也才都絕無黃翔鵬所謂的什麼:

    C下徵音階Do調式、

    C下徵音階So調式、

    C下徵音階Re調式、

    C下徵音階La調式、

    C下徵音階Mi調式、……這樣的三層次調名。

    中國也絕無黃翔鵬所以為的什麼:12X3音階X5調式=180調

        ()、現有「西洋」基本樂理教程中的根本謬誤

    在海峽兩岸眾多的《西洋基本樂理教程》中

    柏頓紹樂理初步

    伊·斯波索賓汪啟璋音樂基本理論

    童忠良現代樂理教程

    黑澤隆朝樂理

    柏頓紹著

    繆天瑞譯

    樂理初步

    伊·斯波索賓著

    汪啟璋譯

    音樂基本理論

    童忠良

    現代樂理教程

    黑澤隆朝著

    邵義強譯

    樂理

    t01cf402484dfba5cb6

    「基本樂理」的圖片搜尋結果

    t0189d8abe34e01a081

    t018d520db582a6504a

    李重光

    基本樂理簡明教程

    李重光

    新編通俗基本樂理

    李重光

    音樂理論基礎

    李重光

    基本樂理通用教材

    基本乐理教程

    s6634100

    新音乐基础理论教程

    張錦鴻

    基礎樂理

    晏成佺、童忠良

    基本樂理教程

    劉永福著

    新音樂基礎理論教程

    「方晛燿」的圖片搜尋結果

    41Isd0v60-L

    T1SaE7XcBXXXXXXXXX_!!0-item_pic

    1753

    方晛燿

    音樂基礎理論

    吳華山

    基本理論

    (美)布林霍尔

    樊建勤

    樂理自學指南

    郭锳

    基本樂理教程

    (修定版)

    s7639553

    s8842330

    「基本樂理」的圖片搜尋結果

    s2796170

    袁麗蓉 

    基本樂理教程

    200375191315

    201047164615

    基本樂理(簡體書)

     

    蔡盛通

    實用基礎樂理

    邱垂堂

    簡易解析樂理  -

    ·                      趙易山

    基本樂理

    蕭而化

    標準樂理

     

    有關於:

    Key                      (調)

    Tonic                    (主音)

    Mode        (調式)Scale(音階)                       

    Minor                    (小音階)

    key relationship            (調關系──

    modulation                (轉調)

    relative key               (關系調)

    opposite                  (相對調)

    intershange of mode        (調式交替))

                             (調高)……西洋基本音樂名詞之定義與本質部份,採И.B.斯波索賓(1900~1954)體系的李重光,與採該丘斯(Percy goetchius  1853~1943)體系的繆天瑞(19082009),其理論實有著很大的差異性([i])

     

    該丘斯

     

    繆天瑞2

    伊·斯波索賓1900_54

    該丘斯

    ()柏頓紹

    Bertenshaw, T. H

    繆天瑞

    伊戈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斯波索賓

     

    李重光

    dacm201103_016_ph0044

    「邵義強」的圖片搜尋結果

    汪啟璋

    李重光

    黑澤隆朝

    邵義強

    「張錦鴻」的圖片搜尋結果

    1AEBA418A70295DBD9B9E8496E8293B4

    童忠良

    劉永福

    張錦鴻

    晏成佺

    童忠良

    劉永福

     

    20150615010210881088

     

     

    方晛燿

    吳華山

    (美)布林霍尔

    樊建勤

    郭鍈

    20130414162913718

     

     

     

    趙小平

    王令康

    袁麗蓉

    毛傑

    「蔡盛通」的圖片搜尋結果

    「邱垂堂」的圖片搜尋結果

    「趙易山教授」的圖片搜尋結果

    蕭而化2

    蔡盛通

    邱垂堂-

    ·                      趙易山

    蕭而化

     

     

    其間,也就必有著根本性的誤謬──而且必會,也實已影響到《中國基本樂理教程》的研究與建立。

    作者有感於此,茲分別詳述如下:

    1有關於:Key(調)

    繆天瑞之該丘斯體系所謂的「Key(調)」,其屬性是「五度音列」──中國稱為「均」

    「均」的定義是:旋迭(/////變宮/變徵)七聲為「均」”([ii])

    繆天瑞亦云:七個音構成了「調Key……──亦可稱為「音族Family of Tones」。

    「調」中各音「和聲音級Harmonic degree(────五度鍊circle of fifth)而聚集如下: ([iii])

    這樣由七個音構成的一列音是真正的「天然音級Natural scale ([iv])

    「調Key」便是由五度鍊中,任何七個鄰接的音所構成。 ([v])

    故該丘斯體系所謂的「Key(調)」(與中國所謂的「均」),都與屬性為「鄰音列」的「音階(調式)是截然不同的!

     

    李重光認為基本音級(?)所構成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調」

                       由七個基本音級(?)所構成的調(?),叫做「C調」”

    可見李重光體系所謂的Key(調)」,其定義非常模糊──連「調」C調」都混為一談!

    且因論及「(基本)音級」(?)之故其屬性則似為一個類如「音階、調式」等的「鄰音列」。

    故其所謂的Key(調)」,與Mode(調式)(──如:X調())之間並沒有、也無法繆天瑞(該丘斯體系)所謂的「Key(調)」那樣,在基本概念上能有、已有清晰而明確的區別!

     

    2有關於:Tonic(主音)

    該丘斯認為:

    一切的「音階」(scale,都發源於「調」Key([vi])

    (調Key)任何一音都可選為主音Key  note——Tonic)([vii])

    “(「主音」為首)將上舉「調」Key中七個音根據八度關系,上下移動,使之互相接近,(排列於所選的「主音」之後)就構成「自然音階Diatonic scale(七種「調式(=音階)([viii])

     

    然則,何又謂之什麼「主音」(Tonic)?

    《國語》有載:「宮」,「音」之「主」也!第及於羽。 ([ix])

    《舊五代史》亦有載:為「均」之「主」者,「宮」也!”([x])

    《魏書》載:商徵既定,又依琴五調調聲之法,以均樂器。

    其瑟調以宮為「主」,清調以商為「主」,平調以角為「主」

    五調各以一聲為「主」([xi])

    關於《魏書》所稱的「為主」丁承運考證曰:清商三調之各以一聲為「主」,與「(曲調)主音」無關,而是各以一聲為「宮」的三個「音階」。 ([xii])

     

    「丁承運」的圖片搜尋結果

    丁承運

     

    黃翔鵬的「同均多(?)宮」說,即類同於此原理!

    王沛綸(19081972)《音樂辭典》也載無論何調,「主音」均唱Do([xiii])

     

    「王沛綸」的圖片搜尋結果

    「王沛綸音樂辭典」的圖片搜尋結果

    王沛綸

    王沛綸音樂辭典

     

    繆天瑞編《音樂百科辭典.調首》載:調首 各調音階中的「宮音」......相當於歐洲音樂的「Tonic(主音)”([xiv])

    繆天瑞

    繆天瑞音樂百科辭典

    繆天瑞

    音樂百科辭典

     

    陳聆群1933 —《蕭友梅音樂文集》載:各音都可以作「起調音」(──key  note 今譯:「主調音、基音」),就是每調的頭一個音,又叫作「宮音」(Tonic (日本)今譯「主音」)”([xv])

     

    「陳聆群」的圖片搜尋結果

    萧友梅音乐文集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purple" href="https://img3.doubanio.com/lpic/s27238865.jpg">萧友梅音乐文集

    「蕭友梅」的圖片搜尋結果

    陳聆群

    蕭友梅音樂文集

    蕭友梅

     

    孟文濤1921-2005認為:”dominant一詞,日文譯為漢字「屬音」。

    dominant一詞,不但不含有絲毫「從屬」、「附屬」的含義,相反地,是真正爲「主」的含義

    tonic,其正確而准確的中文翻譯,就也應是「調音」。

    而不是已誤譯的「主音」”([xvi])

     

    E76FF0F29A47C85C7E589F2CD43875D1

    「韓萬齋」的圖片搜尋結果

    孟文濤

    韓萬齋

     

    都可見得「主音」就是「宮音」──中國又稱為:「調首」。

    然則,何又謂之什麼「調首」?

    黃翔鵬認為「調首」是:「正調」(或稱「()本調」)的起點()調的關鍵(標準)。([xvii]

    實則「調首」一詞,語出《隋書》:
    案今樂府,黃鐘乃以林鐘為「調首」,失君臣之義……
    今請,雅樂:黃鐘宮,以黃鐘為「調首」([xviii])

    關於《隋書》所稱的「調首」黎英海(1927--2007)《漢族調式及其和聲》載:

    這說明當時流行著一種,和雅樂音階不同的清樂音階

    照記載上說,這種音階好像是以雅樂音階的「林鐘」為「宮」。

    (設雅樂音階以黃鐘為「宮」)

     

    黎英海

    黎英海漢族調式與和聲

    黎英海

    漢族調式及其和聲

     

    也就是說:調首=「宮音」。

     

    「調首」一詞雖只見於《隋書》但與「調首」同義的名詞與概念古今皆有

    除上述的:「音主」、「為主」、「之主」、起調音」、「主(調)音」、「基音」……之外,最少尚有近十種之多。如下:

    《隋書》的「調聲」:其聲亦應黃鐘、太簇、林鐘、南呂、姑洗五「均」,

    已外七「律」,更無「調聲([xix])

    《樂府雜錄》的「調頭」:太宗於內庫別收一片鐵方響。

    下於中呂「調頭」(),聲名大呂,應高般涉調頭」([xx])

    沈括《夢溪補筆談》10311095的「殺聲」: 法雖如此,然諸調「殺聲」(的譜字)

    不能盡規本律(譜字相對之律)

    故有:偏殺、側殺、寄殺、元殺之類([xxi])

     

    沈括1031_1095

    宋沈括夢溪筆談選注

    宋.沈括

    夢溪補筆談

     

    《白石道人歌曲》姜夔11551209的「住聲、住()」:

    黃鐘以林鐘為徵,「住聲」於林鐘,

    若不用黃鐘「聲」,便自成「林鐘宮」矣!([xxii])

     「住」同,故道調曲中犯雙調,

    或於雙調曲中犯道調,其他准此。

    ……十二宮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xxiii])

     

    姜夔画像

    白石道人歌曲

    宋.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

     

    蔡元定11351198的「起調、畢曲」:

                      然五聲者,正聲,故以「起調、畢曲」,爲諸聲之綱。……

                     黃鍾()宮至夾鍾()羽,並用黃鍾「起調」、黃鍾「畢曲」。……

    聲者,所以「起調、畢曲」,爲諸聲之綱領,

    正《禮運》所謂「還相爲宮」也 ([xxiv])

     

    「元脫脫將軍」的圖片搜尋結果

    「宋史」的圖片搜尋結果

    「蔡元定」的圖片搜尋結果

    元.脫脫

    宋史

    宋.蔡元定

     

    明.王驥德(?-1623《曲律》的「起宮」:

    其宮調之中,有從古所不能解者,宮聲:

    於黃鐘「起宮」,不曰黃鐘宮,而曰正  宮;

    於林鐘「起宮」,不曰林鐘宮,而曰南呂宮;……”()

     

    「明.王驥德」的圖片搜尋結果

    王驥德曲律

    明.王驥德

    曲律

     

    但目前只有出於《隋書》中的「調首」一詞,是經黎英海闡釋為「宮音」之後,已被學界所普遍接受的。

    其餘的眾多名詞,則仍被海峽兩岸樂界,曲解為「曲調主音」。

    譬如陳應時即明說:“「殺聲(煞聲)」、「住字」、「結聲」……等一類,相當於現今所謂:「調式主音」的專門術語出現之後,「調」指「調聲」的意義,也就越來越明確了([xxv])

     

    惟如上之所述不但古人所謂的「主音」及西洋的Tonic主音」就是「宮音」;

    在中國古文獻中,如上所載的許多「名詞」,無論:為主、音主、調聲、調首、調頭、殺聲、住聲、起調()、起宮、基音、主調音……同理也全為「宮音」──而非什麼「曲調主音」。

    因為「曲調主音」與:唱/奏、調號、調名、調名制、調關系、和聲法……都完全無關!

    以是:無論古今中外,才都只據「宮」與「音階」論調而從不論什麼「曲調主音」。

    以是:無論古今中外,也才都絕無(黃翔鵬所謂的)什麼:三層次調名。

    實則:中國連八十四調都還並不真有呢!([xxvi])

    又那有(黃翔鵬所謂的)什麼:12X3音階X5調式 (三層次) 180調呢?!([xxvii])

    「黃翔鵬」的圖片搜尋結果

    「崔憲」的圖片搜尋結果

    「中國傳統音樂一百八十調譜例集」的圖片搜尋結果

    黃翔鵬

    崔憲

    中國傳統音樂

    180調譜例集

    惟民初的王光祈(18921936)卻認為Tonika(基音)是:

    多為曲調的「結聲」,且在全篇樂中,亦佔有重要位置者。

    (──如:「長音」、「強音」、「重複音」、「多用音」,…..)”([xxviii])

     

    「王光祈」的圖片搜尋結果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的圖片搜尋結果

    王光祈

    中國音樂史

       

    惟當時似尚無:“「音階」與「調式」為不同兩「層次」”的概念與理論。

    到了黎英海卻無中生有的在《漢族調式及其和聲》一書中更載:

    (?)種類型的「音階」,在「理論」上都可各有(?)個「調式」。

    即:「音階」的每一個音(?),都可作為一個「調式」的(曲調)主音

    之後李重光《基本樂理》則雖載:

    調式」(?)音級除了羅馬數字標記之外,還有各自的名稱──第級,叫做「主音……”

    卻又另載:調式中最穩定的音,叫做「主音

                樂曲的結束音,一般都是主音,很少例外

    則兩說顯然非同一物事後說顯然受了王光祈、黎英海等人的影響──將「Tonic主音」視同為「曲調主音」(──結音)!

    黃翔鵬更誤以為:中國傳統音樂中,同「均」可以有不同的「宮(與不同的音階)」,

    同「宮(音階)」可以有不同的「調(式主音)

    ──均、宮(音階)、調()是三個層次的概念。([xxix]

        則顯然已將「音階」與「調式」,進一步視為不同「層次」之兩物事了。

     

    以是,西洋的「主音(Tonic)」一詞在近代有了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式:

    第一種:西洋的「主音(Tonic)」一詞等同於「宮音」;

    第二種:中國將「主音」一詞「錯誤」的等同於「曲調主音」(──結音)

    此處我人之所以能肯定將「主音(Tonic)」一詞等同於「曲調主音」(──結音),是一種「錯誤」乃是因為:

    無論古今中外,事實上都只據「宮」與「音階」論調而從不論什麼「曲調主音」──因為「曲調主音」與:唱/奏、調名、調名制、調號、調關系、和聲法……都完全無關!

    故古人絕不可能不論及與唱/奏有關的「宮音」而反論及與唱/奏無關的什麼「曲調主音」。

    同理古人也絕不可能不論及與唱奏有關的「音階」而反論及與唱奏無關的什麼「調式」。

     

    此理論可參見《燕樂考原》一書中清.凌廷堪、毛奇齡等所論之:「宮調之辨不在(曲調的)起調/畢曲」。([xxx]

    「凌廷堪」的圖片搜尋結果

    「燕樂考原」的圖片搜尋結果

    「毛奇齡」的圖片搜尋結果

    清.凌廷堪

    17571809

    燕樂考原

    清.毛奇齡

    16231713

     

    3有關於:Mode(調式)Scale(音階)的關系

    黃友棣(19122010)認為:

    調式是古代流傳下來的音階

    ——16世紀以後,各調式因為加入了升高的導音,漸漸演變成今日的大/音階([xxxi])

     

    「黃友棣」的圖片搜尋結果

    黃友棣中國風格和聲與作曲

    黃友棣

    黃友棣中國風格

    和聲與作曲

     

    也就是說:西洋是先有七個(羅馬教會)「調式」而後才只有大/小此兩「音階」的。──西洋的大/小此兩「音階」是七個(羅馬教會)「調式」的部份集合。

    故繆天瑞也認為:

     從本質、形式來說,「調式」(Mode)和「音階」(Scale),完全相同——「大/小音階」亦稱「大/小調式」。 ([xxxii])

    「音階」(Scale)和「調式」(Mode),含義基本上相同;但用法略有差異——由一種音階(調)中的各音,輪流作為「主音」,而構成的各種「音階」,一般不稱為「音階」,而稱為「調式」。 ([xxxiii])

    古代中國當然沒有「音階、調式」此兩西洋音樂名詞而稱為:「調法」──語出《晉書》:

    笛之制也正聲「調法」:黃鐘為宮……

    下徵「調法」:林鐘為  ,第四孔也。

    本正聲黃鐘之徵。……

    清角之調:以姑洗為宮,即是笛體中翕聲。於正聲為角,於下徵為羽([xxxiv])

    其中的:下徵調法就是西洋的大音階、清角調就是西洋的小音階。

    近代中國則因已將「調」與「調式(音階)」混淆之故已將「音階」與「調式」,硬分為不同的兩物事(──層次?)!譬如:

    黎英海即認為:

    「音階」便是構成各種「調式」的素材

    “「調式」是採取「音階」中(──而已非「Key調」中)某一音作為自己的「(曲調)主音」(──而非「Tonic宮音」)而形成的([xxxv])

    俄.斯波索賓《音樂基本理論》亦載﹕
    音樂體系(?)中的音按照上(或下)行次序排列,叫作「音列」。

    幾個音,根據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而聯結成一個有「主音」的體系(?),這些音的總和叫「調式」。

    「調(?──而非「調」)」中諸音按照音高次序依次由「主音」到「主音」地排列叫作「音階」。([xxxvi])

    故採用斯波索賓體系的李重光也認為

    音列」(──而非「音階」)是構成「調式」的素材

    個音按照一定的關係(?)聯結在一起,構成一個體系(?)並以某一音為中心這個體系,就叫做「調式」 

    調(?──而非「調」)中的音,從「主音」到「主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階」”。

    黃翔鵬則更認為:

    因為歐洲的大、小調體系只有調(Key)(宮高Tonic)與調式(mode)兩個層次的原故。因此:

    均=宮=調高(?)

    調(?)=調式。……結果是把三個(?)層次簡化成了兩個層次。

    但同屬黃鐘宮,同一個「音階」(調?)中的五種「調式」,在西洋大、小調體系的理論中,認為(?)它們是五種「音階」(調式?)

    中國傳統音樂中,同「均」可以有不同的「宮(音階)」,

    同「宮(音階)」可以有不同的「調()

    ──均、宮(音階)、調()是三個層次的概念 ([xxxvii])

    總之,都誤認為:先有(多種?)「音階」而後在(多種?)「音階」中才又各有五(?)種「調式」!

        此誤說顯然與中西樂史事實上都不相符!

     

    4有關於:minor(小音階)

    黎英海認為:(下徵音階)羽調式和自然小調,有很大的共同點

    李重光亦認為:自然小調看起來好象是由自然大調第級音開始的一種「調式」

        也就是說都認為:

    C小調就是bE大調的La調式、

    a小調就是c大調的La調式、……

    以是繆天瑞將這種「近代中國式」的「()調式」理解方式特稱之為:「不同排列論」──以別於西洋的「一元論/二元論」。([xxxviii])

    然而該丘斯則早就已經直言:

    小音階開始大音階的第六度的此種學說,是無稽之談!”

     “是一種非常有害極易引起誤會的見解!”([xxxix])

    切不可把a小音階﹐與C大音階聯在一起。這不僅是無法補救的混亂﹐並且是學術上的重大誤謬!([xl])

    三層次調名此錯誤理論的始作俑者黎英海亦曾言及:

    用唱名(首調的、簡譜的唱名)來代表調式,性質很不容易明確,如下表在不用升降號的情形下,可能會把同樣一個調式,分別被稱為三種調式:

      (23#4  67 Re調式?

        567  23 So調式

        123  56 Do調式

        456  12 Fa調式

      b712 45 bSi調式?

    這三組音之間的關系是一樣的!

    如果調式名稱不相同,就使人難以理解了。

    正如:把大調叫成do調(式?)、小調叫La調(式?)一樣不合理、不明確([xli])

    連始終頑固地認為燕樂四聲調竟就是四調式的陳應時也說:

    我們反對:稱我國傳統音樂裏「新音階」的七聲宮調式、羽調式是:大調式、小調式”。([xlii])

     

    實則,在西洋的和聲學教程中都明載自然小音階與大音階之別在於:自然小音階的第三、六、七級須降低半音。

    也就是說小音階的首調當記為   :

    1

     

    2

    b3

      

    4

     

    5

    b6

     

    b7

     

    1

     

    而非俗見所誤以為的(大音階La調式?): 

    6

     

    7

    1

      

    2

       

    3

    4

     

    5

     

    6

     

    惟網站上的宋(及正)大叔雖自己也說:“男人穿褲子,但穿褲子的卻非必男人”

    卻同時又明知故犯地說:(大音階)La調式就是小音階、小音階就是(大音階)La調式”。([xliii]

     

    宋及正1937

    宋及正

     

    然則正聲音階Mi調式

    3

     

    #4

    5

     

    6

     

    7

    1

     

    2

     

    3

    下徵音階La調式

    6

     

    7

    1

     

    2

     

    3

    4

     

    5

     

    6

    清商音階Re調式

    2

     

    3

    4

     

    5

     

    6

    b7

     

    1

     

    2

    律旋音階So調式

    5

     

    6

    b7

     

    1

     

    2

    b3

     

    4

     

    5

    清角之調Do調式

    1

     

    2

    b3

     

    4

     

    5

    b6

     

    b7

     

    1

    之調型結構豈非也與「大音階La調式」一樣也都等同於小音階?

     

    然而,就與:”F正聲音階Mi調式、C大調La調式、g清商音階Re調式、d律旋音階So調式、a小調音階Do調式,既非「同名」,亦「同宮調」一樣a小調與C大調的La調式既「不同(調)名」也難謂「同調」!

    因為無論古今中外都絕不論什麼「曲調主音」!──既分別屬於:”F正聲音階、C下徵音階g清商音階、d律旋音階、A小調音階,又怎會是什麼「異名同調」?

    “a小調與C大調的La調式若竟是什麼「異名同調」的話,難道西洋竟是就只有一個(大調)「音階」而已的麼?

    既否則又豈能說: (大音階)La調式就是小音階、小音階就是(大音階)La調式呢?

    男人何嘗「都穿褲子」;小調又何嘗「必是La調式」?

    單由此也可知此誤說之非是!

     

    實則既然西洋的(大小)音階=(大小)調式也就根本沒有什麼:XX音階/y調式”這樣東施效顰、畫蛇添足式的怪物。

    故溫州大學的陳其射主張:應將樂界目前所謂的「調式」,改稱為「調主」!

     

    「陳其射」的圖片搜尋結果

    陳其射

     

    惟這仍是多餘的──因為「(曲)調主(音)」為何?與:唱奏、調號、調名()、調關系、和聲法……盡皆無關!

    故無論古今中外,都只據「宮」與「音階」論調,並不再論什麼「曲調主音」。

    以是無論古今中外,也都絕無什麼三層次調名;中國也絕沒有黃翔鵬所以為的什麼:12X3音階X5調式,這樣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式的180調!

     

    5有關於:relative key(關系大小調)

    繆天瑞認為: 關系大小調──C大調和a小調兩者,同調號、不同Tonic()、不同音階。

     

    但李重光因為誤認: 同調號之C大調和a小調都以C為宮之故

    以是他也誤以為:調號相同的關係大/小調」──C大調和a小調叫做:「同(C)宮系統」(=宮音同為C)的「大/)調

    也就是說他竟誤認為:C大調和a小調兩者竟:同宮、同(大調)音階不同調式(主音)!──是屬於「同宮音」系統的「調關系」

     

    6有關於:opposite(相對調)

    繆天瑞認為:C大調和c小調兩者,不同調號、同Tonic()、不同音階。

    但李重光因為誤認:C大調和C小調分別以CbE為宮之故

    以是他也誤認為:“主音(Tonic)相同的各調──如:C大調和c小調叫做:同(曲調)主音(大小)調。”

    也就是說他竟誤認為:C大調和C小調兩者(大調)音階,不同調式! ──卻不同宮。

     

    6有關於:intershange of mode (調式交替)

    西洋所謂的「調式交替」,有下列(也就是上述)兩種:

    C 大調式/c小調式——調號(「均」)不相同、宮音(Tonic)   相同、音階不相同;

    C 大調式/a小調式——調號(「均」 相同、宮音(Tonic) 不相同、音階不相同。

    因為音階=調式、「調式交替」=「音階交替」。故上述兩種「調式交替」之「音階」當然也是必不相同的!

    而黎英海卻將:調號(「均」)、宮音(Tonic)、音階都相同、「曲調(調式?)主音」不同的調關系(──如:C大音階Do調式、C大音階So調式、C大音階Re調式、C大音階La調式、C大音階Mi調式、……),稱為:「調式交替」。

    因為他已將音階、調式視為兩不同事物之故,這樣的所謂「調式交替」,其「音階」竟是完全相同的。

    故無論與西洋所謂的任何一種「調式(音階)交替」,顯然都並非同一物事!

    若然,吾人試問:C正聲音階、C下徵音階、C清商音階、C律旋音階、C小調音階、…….這樣同宮、不同「音階」者究竟是否「調式(音階)交替」?

    它又能屬於什麼碗膏「調關系」呢?

     

    7有關於:modulation (轉調)key relationship (調關系)

    西洋所謂的調關係」,只有和均(調號)、宮音(Tonic)、音階(調式)有關的三種如下表之所示:

     

     

    均(調號)

    宮(Tonic

    音階(調式)

    C大音階nG大音階

    轉調

    不同

    不同

    相同

    C大音階nc小音階

    相對調──

    平行大小調

    調式交替

    相同

    不同

    C大音階na小音階

    關係大小調

    平行大小調

    /

    調式交替

    相同

    不同

     

    陳重光、黎英海、杜亞雄、童忠良、劉永福、陳應時……卻都誤以為,「調關係與「曲調主音」有關。故最少有下列四種(以上) 調關係

    譬如陳應時即明言

    旋宮」不僅包括調式保持不變的調高轉換,

    而且還可以包括同宮音調式之間的轉換,

    乃至不同宮音各「調式」之間的轉換

    “「旋宮」還包括調式不定純屬調高的轉換([xliv])

    轉調應該分為:

    同宮犯調(「調式」的轉調)、

    和宮同調(「調高」的轉調)、

    轉宮犯調(「調式、調高」的特調),

    移宮犯調(包括同「(曲調)主音」和異「(曲調)主音」) 兩類,

    還有以上這四種形式的暫轉調

    ……轉旋調(轉旋均)中,應包括同「(曲調)主音」和異「(曲調)主音」的轉旋調(──轉旋均)”([xlv])

    也就是說:陳老竟認為有:轉均、轉旋、轉均旋、轉旋均(轉旋調)……這樣無釐頭的「轉調」──「關關系」們!

     

    如下表之所示:

     

     

    (調號)

    Tonic

    音階

    曲調

    主音?

    C大音階       nG大音階

    C下徵音階?調式nG下徵音階?調式

    旋宮

    不同

    不同

    相同

    ?

    C大音階        nc小音階

    C下徵音階宮調式nbE下徵音階羽調式

    (曲調)主音

    不同?

    相同?

    相同?

    C大音階        na小音階

    C下徵音階宮調式nC下徵音階羽調式

          宮音

    相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同均/同宮/同音階/不同調式

    C下徵音階宮調式nC下徵音階調式

    n C下徵音階商調式nC下徵音階調式

    nC下徵音階調式

    調式交替

    ──轉調

     

    惟此體系的key relationship (調關系)雖然理論上最少有四種(以上)但「音階」卻確只有(大音階──又稱為自然音階)「一」種而已。

    C正聲音階轉C下徵音階C清商音階……這樣真正的同宮(/不同音階)的「調關系」(──也就是姜夔《白石道人歌集》中所載的「犯調」、西洋所稱的「相對調」──同主音Tonic轉調)竟被完全摒除在「調關系」之外了!

    則吾人試問若然:

    西洋又怎會有什麼(/)「兩」音階」呢?

    中國又怎會有「同均三宮」的什麼「三」種音階呢?

    中國的傳統地方民樂與日本、韓國的唐傳雅樂調,何以又都有「四」種音階(以上)?

    單由此豈非即已可知:李重光此所謂俄國體系之誤說與事實不符之非是!

     



    [i]、詳見:田耀農</西樂學「調」的比較研究>《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9月第3(80)

    田耀農<中西樂學調的比較研究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0-08-30 (孫新財評注)

    http://suona.com/forum/forum_posts.asp?TID=3301&KW=%A5%D0%C4%A3%B9A&title=019-key

    [ii]、《舊五代史.王朴奏議》

    [iii]1960淡江書局該丘斯著繆天瑞譯《和聲學》<音階>§9

    [iv]1960淡江書局該丘斯著繆天瑞譯《和聲學》<音階>§11

    [v]1948上海萬葉書店,該丘斯著繆天瑞譯《音樂的構成》<由調演成音階>p8

    [vi]1948上海萬葉書店,該丘斯著繆天瑞譯《音樂的構成》<音階與調的關系p3

    [vii]1960淡江書局該丘斯著繆天瑞譯《和聲學》<音階> p3

    [viii]1948上海萬葉書店,該丘斯著繆天瑞譯《音樂的構成》<由調演成音階> p7

    [ix]《國語·周語下》。

    [x]北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王朴奏議>

    [xi]《魏書.陳仲孺奏議》

    [xii]、丁承運<清平瑟調考辯>《音樂研究》1983-4

    [xiii]1979樂友書房王沛綸編《音樂詞典》p476<首調唱法之發音>

    [xiv]1998人民音樂出版社繆天瑞編《音樂百科辭典》p138<調首>

    [xv]1990上海音樂出版社,陳聆群編<蕭友梅音樂文集> p258

    [xvi]孟文濤<Tonic  triad是主和絃嗎?>文刊《黃鐘》1993-1 http://cmusic.idv.tw/suona/forum/topic.asp?TOPIC_ID=12606(孫新財評注)

    [xvii]黃翔鵬<不同樂種的工尺譜調首辨別問題>文刊《民族民間音樂》1986-2及《傳統是一條淨流》p68

    [xviii] 唐.魏徵等的《隋書.開皇樂議》

    [xix] 、同注釋17

    [xx] 、唐末.段安節《樂府雜錄.上平聲調》

    [xxi] 、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28調殺聲》

    [xxii]、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徵召>注。

    [xxiii] 、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淒涼犯>注。

    [xxiv] 、元.脫脫《宋史.燕樂書》

    [xxv]、陳應時<一種體系兩個系統─—論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的宮調>中國音樂學(季刊)2OO2年第4期《中國樂律學探微》p120(孫新財評注)

    http://www.guanglings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23&pid=120592&page=1&extra=#pid120592

    [xxvi]、陳應時<八十四調新解>《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6年第4(孫新財評注)

    http://www.guanglings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05&page=1&extra=#pid86318

    [xxvii]黃翔鵬編、崔憲校讀《中國傳統音樂一百八十調譜例集》2003年人民音樂出版社。

    [xxviii]1967中華書局王光祈《中國音樂史》p170

    [xxix]1990人民音樂出版社,黃翔鵬《傳統是一條河流》p79<中國傳統樂學基本理論的若干簡要提示>

    [xxx]1971台灣商務印書館清.凌廷堪《燕樂考原》卷六<宮調之辨不在起調/畢曲說>

    [xxxi]1969正中書局黃友棣《中國風格和聲與作曲》p1

    [xxxii]1998人民音樂出版社繆天瑞編《音樂百科詞典》p136「調式」條文

    [xxxiii]1996人民音樂出版社,繆天瑞《律學》p98注釋

    [xxxiv]、唐.房玄齡等《晉書.泰始笛上三調》

    [xxxv]1959上海文藝出版社黎英海《漢族調式與和聲》

    [xxxvi] 1958人民音樂出版社斯波索賓著汪啟璋譯《音樂基本理論》p96

    [xxxvii]1990人民音樂出版社黃翔鵬《傳統是一條河流》p79<中國傳統樂學基本理論的若干簡要提示>

    [xxxviii]1973淡江書局,柏頓紹著繆天瑞譯《樂理初步.譯者序》

    [xxxix]1948上海萬葉書店,該丘斯著繆天瑞譯《音樂的構成》<關於小調起源的三種學說>p42

    [xl]1949上海萬葉書店,該丘斯著繆天瑞譯《曲調作法》<小調>p27

    [xli]2001上海音樂出版社。黎英海《漢族調式及其和聲》<第二章五聲音階五聲調式>p8

    [xlii]陳應時<就音階命名問題答杜亞雄>《音樂研究》20105月第3期

     

    [xliii]、十三評宋大叔<從簡譜中的1 = C這樣的定「調」談起——穿褲子的就都是男人嗎?>

    http://www.songdashu.cn/news_view1.asp?newsid=302    2009.8.15(孫新財評注)

    http://www.guanglings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251&page=1&extra=#pid123830

    [xliv]、陳應時<一種體系兩個系統─—論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的宮調>中國音樂學(季刊)2OO2年第4期《中國樂律學探微》p120(孫新財評注)

    http://www.guanglings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23&pid=120592&page=1&extra=#pid120592

    [xlv]、陳應時<轉旋/轉均/轉旋均─東川清一氏論文後>(此文連載于日本<音樂藝術>一九八三年七月號、八月號)及<廣州音樂學院學報>1983-3(孫新財評注)

    http://www.guanglingsan.com/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9&tid=11781&pid=110582&page=1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关于 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