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国以来,省内各方面音乐工作者就对羌族民歌进行过多次调查、搜集整理的工作。

    1950年,原四川省艺专(四川音乐学院前身)组织学生深入实地调查、采风,并将民歌带进了课堂用于教学,是目前知道的最早对羌族民歌进行的调研;1954年后,省音乐家协会成立民间音乐组,其中杨羽健先生多次个人和率队赴羌族地区对羌族民歌进行搜集整理,于1962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羌族民间歌曲选》,共计185首;1959年四川音乐学院建立后,也曾多次派人赴羌族地区对民歌进行采风和调研,相继出版过不同篇幅的羌族民歌集。1980年后,对羌族民歌进行过大面积的普查及收集工作,但所搜集的资料大部分留存在个人手中。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到了茂县和汶川两地的七个寨子,对与本课题相关的人员做了尽可能详尽的采访和电话调查。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调查地点按中心区域和偏远区域划分,拟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文化特征的区域的调查,对羌族民歌的现状有个基本、大致的认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北川县,从晚清的改土归流到上世纪20年代,当地羌人就已经自称为“汉人”并全部改为汉姓。汉化不仅改变了当地村寨人群的族属身份认同,也改变了民族的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北川的本土文化丧失殆尽已成为公认不讳的事实。在政府的倡导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北川人恢复了“羌”的族属,在强烈的民族认同危机下,北川羌族民众积极的恢复早已消失的文化,并派人到邻近的茂县、汶川学习或请两地的专家、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到当地传授从服装、宗教祭祀、风俗及音乐舞蹈等羌族文化,严格的讲,北川现在所展现的羌文化是不完整甚至是不地道、非原真的。所以,本次调查中,我们没有将北川片区的羌族民歌置于调查范围内。
    羌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最悠久的古老民族。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羌”原是古代汉人对羌民族各部族群体的泛称。古代羌人并不是单一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早在东周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今甘肃、青海、四川接壤处)流域一带的、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的羌人,在秦国势力的威胁下,多次、大量地向西南迁徙,其中一些部落陆续迁徙到今四川岷江上游一带并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羌族。

    羌人自称“尔玛”, “尔麦”、“尔咩”、“阿尔满”、“日麦”,即羌人之意。

    羌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在羌族民歌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世代口授和长期歌唱而传承的。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羌族民歌原始古朴,是羌族人民的集体创作,反映了羌族人民的历史、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表现了羌族人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羌族民歌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舞歌类

    歌舞音乐有丧事歌舞、喜庆歌舞两种:

    (1)丧事歌舞:用于丧葬仪式的丧事歌曲并不表现悲伤情绪,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忆述、赞颂、怀念和对死者亲属的安慰,表现形式多为一问一答,即兴性较强;随后通常围绕火塘和棺材唱八迷歌,跳八迷舞或接跳忧事萨郎。

     (2)喜庆歌舞:羌语北部方言称“萨朗”,南部方言称“哟步初”,广泛用于各种喜庆、嫁娶、节日庆典,迎送宾客活动及集体的自娱自乐时演唱。表演时,演唱者人数不限,围成圆圈,人们分成两组,男女各为一组,由男齐领唱一句,女齐跟唱一句。一曲结束后饮酒及稍事休息,再换一曲,轮番歌舞。充满明快、流畅、热烈、欢乐的气氛,各地羌族舞蹈大体相近,音乐则因地而异。 

    二、山歌类

    羌语称“拉那”或“拉索”,通常以“纳吉纳那”衬词作为开头。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节拍较自由,即兴性较强。羌族山歌曲调悠长,抒情性较强,即兴编词,自由发挥,借以表达情感和各种思想内容。山歌通常由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组成,有的带有曲头或曲尾衬句,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山歌中苦情歌很多,反映了旧社会羌族人民的苦难生活。

    (一)山歌:羌语为“喔都惹木”,既山野、田间所唱歌曲的泛称。“喔都”意为“山野”,“惹木”意为“歌”。 

    (1)“拉那”(或“拉索”、“纳基纳拉”):南部区域的单声部山歌,有时在田间劳动时唱,但并不配合劳动;“苕西”:山歌曲调名,特定衬词。

    (2)“古纳”(或哈依哈纳):北部区域流行的二声部山歌,在山上或行路时唱,以二人唱为多;“原罗”:只限两人唱的二声部山歌,多用颤音,两声部穿插交替,演唱场合广泛。

    (3)“娄”:为女声的二声部山歌,是妇女薅草或结伴时唱,人数不限。

    (4)“俄若纳勒”:苦歌,倾述苦情内容。 

    (二)情歌

    羌语称为“柔西”,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歌内容丰富多彩,有试探歌、赞美歌、求爱歌、定情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恋歌等种类,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合的全过程。如“花儿纳吉”:“大河流水小河(哟)清(哟,花儿纳吉),不知小河(儿吉,哟)水有多深(哟,节节马儿舍);丢个石头试深(哟)浅(哟,花儿纳吉),唱个山歌(儿吉,哟)试妹(哟)心(哟,节节马儿舍)。太阳出来喜盈(哟)盈(哟,花儿纳吉),叫声阿妹(儿吉,哟)仔细(哟)听(哟,节节马儿舍);要学松树万年(哟)青(哟,花儿纳吉),莫学花椒(儿吉,哟)黑了(哟)心(哟,节节马儿舍)”。可以说是试探、求爱、定情、盟誓的总合。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渭门、土门、南新、沟口、沙坝、叠溪镇一带的情歌中,绝大部分使用汉语歌词。高半山村寨流传的情歌,保持着羌语的传统民族风格。如《我爱心中的一朵花》、《想起纳吉》等。这类轻快的情歌,歌词内容极为丰富,歌唱者即兴编词,感情纯朴、真切,以景物比喻,抒情性较强。

    (三)苦情山歌:常用来倾诉个人的忧怨,排解自己的愁烦,唱歌场合是一个人在户外山野独处时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楚。苦情歌音调音域较宽广,节奏自由,曲调委婉悠扬。如思娘歌(出嫁后对母亲的思念或对逝去母亲的怀念等)、一个鸡蛋两个簧(回忆亲娘对自己的好和对比后娘的不好)、苦命媳妇(在婆家受苦受气的怨述),打猎歌(清早出门上山打猎,爬了几匹山还无收获,想到一家人在等食物下锅…又下大雨了,浑身湿透,无处躲藏…..又冷又累,担心家人日子怎么过)等。当歌唱者唱得投入时,连对面山上的人听见也会落泪…..

    三、酒歌类

    羌语“西惹木”,为酒歌之意。羌人谚语有“会喝水就会喝酒”一说。在羌区,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欢庆丰收,祭祀天地或节日聚会,酒和歌不可缺少。是时,羌民们在放于火塘边的咂酒坛中插酒杆数根,轮翻吸饮,由一人引吭高歌,众人齐合,酒助歌兴,直至通宵达旦。酒歌有颂扬先辈、歌唱英雄人物和礼仪待客两类。颂扬、叙事性酒歌,以齐唱和独领、齐合唱的形式进行,由高龄年长老人们传唱,歌词冗长,内容以歌唱英雄及生平追忆,追述历史、颂扬祖辈功劳为主;礼仪待客的酒歌,主要是为长辈及宾客敬酒时所唱;其它还有歌唱山川景物,追述名人轶事的酒歌。酒歌气氛隆重、端庄,感情真挚、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是羌寨生活习俗、礼仪中特有的情感表达形式,用以增强相互间的友情和集体的凝聚力。

    礼仪性酒歌

    羌语“忍木那·耸瓦”意为“唱给客人的饮酒歌”,羌族民歌里特有的一类传统歌曲,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逢年过节或婚礼、生日喜庆时演唱。主要形式有排坐引酒时的主客合唱或轮流对唱,多以羌语演唱。如《开坛酒歌》,由德高望重的长老领唱,众人合唱或宾客齐唱。唱《开坛酒歌》必须按羌族传统礼仪排坐次,围住咂酒坛子,由长者致祝酒辞后开唱。传统酒歌大多节奏缓慢,旋律优美,音域不宽。此外,情绪激昂之时,歌者还可以演唱部分与饮酒环境及宾客有关的民歌,前提是必须顾及饮者中每一个,尤其是辈分较高者,所唱之曲必须庄重、严肃,以尊重长者为前提。如无长辈,则可演唱一些幽默诙谐的曲调。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纳依哟》。外地宾客,无论到了哪家都被主人安坐在“咂酒”坛旁边,盛情款待以示礼节。主客靠近围坐,用小指扣住左右歌伴的腰带,由高龄年长男、女老人唱助兴劝酒歌,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内容以感谢光临山寨带来吉利之词为主。

    四、风俗歌类

    羌语为“祖惹木”。在婚嫁、喜庆节日、祭祀等风俗活动中唱。

    1、婚礼歌:按婚礼过程分为嫁歌和喜庆歌。嫁歌又称为姊妹歌,为新娘出嫁前夕陪伴新娘的姑娘们唱的歌,内容有哭嫁、惜别、安慰、感激父母、留恋亲朋、敬酒、骂媒婆等,歌曲有“迎亲歌”、 “离娘歌”、 “送别歌”、“赞新娘”、等。

    2、喜庆歌:在新郎家庆祝婚事的歌,内容是祝贺、赞颂新郎。有对唱、齐唱、集体的诵唱与重复式的对唱。有“赞新郎”、“敬酒歌”、“祝福歌”等。

    3、耍山调:农历五月初五,羌语叫“瓦尔喔觉”,又叫莫比节、领歌节或歌仙节,是羌族传统风俗“耍寨子”的节日。节日清晨,妇女们唱着“穿戴歌”结队上山,在白石塔前祭祀萨郎女神、明珠仙子,围绕白石塔载歌载舞,互教互学。节日期间,姑娘、妇女们结伴挨家挨户交流各类歌曲。有“召唤歌”、“上山歌”、“赞碉房”、“赞羌寨”、“赞女神”、“祭萨郎女神”、“唱穿戴”、“唱羊角花”
    、“唱幸福”、“送福歌”、“答谢歌”、“得福归家”及唱跳喜事(米热责)萨郎等。

    4、勒萨:在喜庆场合以盘歌形式演唱,流行于北部区域,形式为一问一答,人数不限。歌词为世代相传的古老传说、万物起源、四时节令等内容。

    5、礼仪萨郎:用于重大庆典活动,唱跳“巴绒”、“忍木那·耸瓦”等。

    6、五、劳动歌曲类

    羌人在从事各种生产劳动时所唱的歌曲。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场歌、搂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节拍规整,接近歌舞曲。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和词曲相同的重句对唱等形式。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热烈;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劳动歌大多短小简略,节奏强烈。如赤不苏、沙坝等地的《牛山歌》、《打场歌》、《薅草歌》《造房背歌》、《拉木歌》等。

    六、宗教仪式歌

    (一)释比经文类

    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是羌人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在羌族聚居区,特别是在汶川县以南以西的岷江和杂谷脑河沿岸,端公自称“诗卓”,尊称为“释比”,简称“比”,汉语称“端公”。在羌族的社会生活中,一切敬神、压邪、治病、祭祀以及成年冠礼、婚丧诸事均由释比包办。传说中,释比来自于天,能传神谕,达民情,充当祭司;释比又能同魔鬼打交道,并能以法降之,故又兼巫师。一般许愿还愿祭祀之类的神事,均靠释比主持。如遇魔鬼作崇,摄魂夺魄,致人凶死,释比则作驱魔之法,行招魂归穴之术,使死者能够超脱转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病痛之灾,事不顺心,前途多舛,释比则为其解秽禳痛,消灾降福;倘若全村寨举行大型的节日集会,释比不但要承担司祭任务,而且要诵唱经典——关于羌族的古老文化与历史渊源的神话传说和叙事长诗。因此,他是羌人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由于释比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信,所以释比史诗诵唱常常成为羌族人民自愿尊崇的民间法典。羌族人对于释比说唱,有着一种出自灵魂的敬畏。自2006年以来,阿坝州有关单位已对释比的经文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共计五百多部(段),三百多万字。

    释比在各类宗教活动中所唱的经文歌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上坛、中坛、下坛经文歌。

    上坛经:主侍神事,以唱为主,是释比向神灵祈愿时所唱的经文歌。用于祈求、答谢神灵降福人间,内容多为祈祷人畜兴旺,人寿年丰,合家安康,山寨太平等。有十二段经文。

    第一段:祭山还愿仪式时念唱的经文歌。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诸事顺利。

    第二段:庆祝丰收的仪式。将天神、地神、水神、树神………全部请到,感谢诸神保佑全村丰收,唱“木姐珠”经文段。

    第三段:请十八寨地盘业主神的仪式。祈求保佑整个地盘的村民平安,丰衣足食。

    第四段:请本寨的寨主神保佑本寨村民诸事顺利。

    第五段:请铁神,唱铁的来历和用途。

    第六段:唱被羌人视为祖先的木姐珠下凡来到人间,制定礼仪和规章,追述本民族的历史。

    第七段:祭玉皇。羌人视玉皇为天上最大的神。赞扬玉皇保佑了地上的万物生长。

    第八段:祭寨主神。赞扬寨主神保佑全寨吉祥平安,唱完即杀羊表示感谢。

    第九段:祭牛王。在羌族传说中,牛王是管牲畜的神,赞扬牛王保佑了牲畜的兴旺。

    第十段:祭药王。对药王的赞扬,感激他保佑村民身体健康平安。

    第十一段:警告野猪、熊、害鸟等猛兽野禽不要来扰害人畜和践踏庄稼。

    第十二段:结束段:释比杀一只鸡后将其绑在竹杆上,警劝村民勿做偷、拿、摸等坏事,否则将象这只鸡一样要受到神的惩处。

    中坛经:主侍人事,说唱兼有。是释比在主持婚丧嫁娶、解秽驱邪、治病救人、招财进宝及打太平保护等法事时所念唱的经文歌。内容为向神灵祈求家庭和村寨无灾无难,林茂粮丰,人畜两兴,人财两旺等。经文中多包含对邪魔鬼怪的斥责、警告乃至驱赶,夹杂咒语。

    第一段:婚俗。是新娘被接到男方家门口时念唱的经文歌,内容为祝福新家庭幸福和美,兴旺发达,新娘能干,夫妻和谐。

    第二段:修房造房时念唱的经文歌。唱述修房建房的经过及房屋的布局安排。唱述修屋建房是件大事,需要所有工匠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赞扬工匠们的功劳。

    第三段:安神。房屋建造好后把各路菩萨请到并安排座次的仪式。

    以上三项内容每项均由若干首经文歌组成。

    注:上、中坛经文歌部分,因释比不同,各段落中念唱的具体内容和曲调亦有所差异。

    下坛经:主侍鬼事。通常有十二段,只念不唱或近似于吟诵。是释比驱鬼治病、超度亡魂、招魂安魂时所念唱的经文。其目的是请求诸神协助驱赶鬼怪,对鬼怪先安抚规劝,再呵斥怒骂,再用法器法术降伏。诵经与施术并行,经文中有多种咒语。

    (二)征战祭祀类

    1、“克什几·黑苏得”,意为“跳铠甲”舞时唱的歌,舞蹈俗称“铠甲舞”、“跳盔甲”,是为战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举行隆重葬礼时,由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头戴盔帽、手执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中所唱的歌曲。歌曲音调悲切,速度缓慢,表达悲愤、哀伤的情感。风格古朴、神秘、庄重,群体的呼喊、吼叫雄浑有力,震憾山谷。主要流传地区为沟口、渭门、黑虎乡等地。

    2、“出征歌”又叫“练兵舞”,是羌人跳的练兵舞中所唱的歌。由释比为出征将士念太平保护经时的祭祀舞演变而来的显示军威的大型男子群舞。歌曲节奏明快,情绪激烈。

    3、《卡斯达温》又名"大葬舞",是一种古老的羌族民间传统祭祀歌舞,用于古代征战阵亡英雄的大型葬礼仪式。按羌人习俗,凡男子征战而亡为吉,病终为不祥。在《后汉书》中有"其为兵,长于山谷,短于平地。男子兵死有名,病死谓之劣,又以为不祥。"的记述。从《卡斯达温》的内容及表演程序来看,既是对阵亡英雄的追悼,也是对从开始到获得胜利的战争场面的追忆和再现。举行《卡斯达温》仪式时,众人围站成一大圆圈,男、女各站半圆。仪式以深沉悲缓的挽歌开始,曲调高亢而无凄凉,意为向阵亡英雄表示敬意和哀悼。此时,仪式中的众男子皆手执长刀,身穿生牛皮铠甲,头戴插有野鸡毛和枯麦杆的牛皮头盔,披发瞠目,气宇轩昂,威武雄壮。随即,歌曲情绪转为高亢雄壮,节奏铿锵有力,舞者随着歌唱节奏,挥舞手中长刀作厮杀状,并不时朝天鸣枪,口中连续发出威逼恐吓性的"嗬哈声",吼声震天动地。此为模拟战场上的殊死拼杀场面。当此情节进行到高潮时,厮杀突然停止,所有舞者集体爆发出令人心悸的狂笑,表现经残酷拼杀后终于获得胜利的情景。随后,众人肃立,由巫师念诵经文,超度并祈祷阵亡英雄的灵魂顺利升天。此时,女声以极为虔诚的情感和平淡的声调,反复吟唱一首情绪虚幻飘渺、终止极不稳定的颂歌,象征阵亡英雄的灵魂已顺利升入天国。从《卡斯达温》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是羌人在这一历史时期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社会生活,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生存环境下羌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态的客观写照。在形式上,《卡斯达温》仍然还保持原始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在音乐形态上,歌曲的调式结构不明显,一些段落的曲调因演唱者性别不同而差异很大,音符的增减与时值的变化的随意性较强。在音乐表现手段上,两个声部纵向平行大二度音程关系制造出极尖锐、极不协调、极不稳定以及两声部旋律线极难分辨的音响效果。以上征战类祭祀歌主要流传于茂县北部、黑水等比较边缘的山寨。

    1984年采集时,《卡斯达温》按程序表演共12首歌曲,每首歌无曲名,按顺序演唱。2005年底再到黑水地区对《卡斯达温》再次作实地考察时,发现一些村寨为了现实需要,已将《卡斯达温》改变为《欢庆》和《丧事》两种用于旅游的表演仪式。 

    4、男子节,羌语为“吉隆吉萨”。如当年寨子里无十八至五十岁的成年男子死亡,即可在十月举行男子节,故又称十月男子节。先由长者唱开坛词,每首歌再由长者领唱,众人合唱,通常要按顺序唱十二歌。歌曲速度缓慢,情绪高亢。现在能全部唱完男子节十二首歌曲的歌手已经很少。

    七、歌手现状

    1、年龄结构:通过近半年的电话采访及此次赴茂县、汶川对七个寨子两个乡镇和两个县城所进行的调查,共对48位歌手进行了采访。所采访的歌手从年龄结构看,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而能演唱几十乃至上百首歌曲的歌手更是屈指可数,年轻人很少,少年及儿童歌手没有;

    2、性别比例:所采访的歌手主要为男性,约占性别比例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释比均为男性,所唱经文歌曲数量约占本次调查歌曲数量的百分之二十;

    3、主要歌手:现尚健在的主要歌手约有20名左右,释比经师约四十五名左右;(仅为茂县、汶川两县)

    4、歌手成分:主要为各村寨的农民。

    八、传承方式

    1、 羌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为自然传承,即歌手主要靠在劳动及民俗活动等各种场合“听”“学”会各类民歌,基本不存在拜师学艺的传承方式;

    2、 释比经文歌必须经由师傅教授的方式得以代代相传。以前,释比职业带有世袭的性质,小释比在师傅的传授带领下经过数年的学习,经师傅认可后方能外出做法事。现在茂县、汶川等地的释比以中年男性为主,一些青年释比也比较活跃。

    九、羌族民歌现状

    羌族民歌有着古老悠久的传统,它含盖了从古老的传说到今天的社会生活,在羌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没有文字予以记述,故现今未见对羌族民歌从体裁到种类及歌曲数量有较详尽的记载。从而,给本次羌族民歌的调查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1、 羌族民歌基本还处于原生状态,除几首典型歌曲如汶川的“格姆幺幺”、“花儿纳吉”,茂县的“纳吉纳那”、“新格尔松”,理县的“石奎余奎”、“麻纠泽吉”之外,绝大部分主要在各偏远村寨流传,其中的山歌、情歌、苦情歌、劳动歌曲类的即兴演唱成分较强;

    2、 由于羌族无文字,而现有的汉语拼音不能含盖羌语歌词的语音,四川各时期对羌族民歌的搜集整理更多体现在仅仅是旋律的记录或采集, 记录歌词时通常都译为汉语,曾经有人用国际音标记录过歌词 但效果不佳,故羌族民歌的保护传承面临所有羌语歌词无法记录的难题;

    3、由于羌族民歌很少有正式的(民族内通用的)曲名,通常以歌曲第一句为歌名,且因方言的影响,名称也不尽统一,使羌族民歌在分类及数量上难以统计;

    4、方言的差异,使得同一首歌的歌词差异较大,不少歌曲所用的语言为古羌语,现在的歌手也不知道其具体的内容和意义;

    5、相当数量的歌曲已完全用汉语演唱,在汶川地区尤为典型,而在北川已没有用羌语演唱的歌曲;

    6、 由于羌族主要生活居住在各条山沟里,各种大型活动(如婚嫁、丧事、祭祀、转山会等)通常以村寨为单位进行,交通的不便,使得羌族民歌的交流、传播在地理上受到限制;

    7、由于方言较多,人群居住较散,使得羌族民歌的流传受到语言较大的限制;

    8、羌族人群所聚居的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等县均为贫困县,当地财政无法对羌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乃至举办赛歌会等文化活动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一些羌族音乐干部把搜集到的民歌编辑成集后却没有经济实力制成光盘并传播;

    9、 羌族音乐干部及人才匮乏,基层尤其如此,各县仅在旅游线或相关景点找几个歌手(通常是唱几首酒歌跳两段萨郎舞)作为羌族文化的点缀;

    10、部分羌族群众受市场经济影响,在被邀请唱歌时要求给予经济报酬。我们此次到某寨调查时,沿途遇到几拨正在山间劳动的妇女,当被邀请唱歌时即要求付报酬,否则就不愿意唱。即便我们委托村里组织,被邀请的歌手也要在有报酬的前提下才愿意来,一些释比的要价则更高;

    11、 黑水地区的羌族多声部歌曲因连续两届在央视青歌赛上获得好评,在当地产生强烈影响并受到一定重视,但年轻一代喜欢并学习多声部的人却越来越少;

    十、后记 

    此次对羌族聚居区羌族民歌的调查工作,在近半年时间里,我们先后对茂县、汶川两县七个区乡的七个重点羌族寨子的实地调查,和对松潘、理县、黑水等地的民间艺人或歌手进行了电话采访。调查采访人数共约80余人次。今年三月中旬后,理县、松潘、黑水等地暂不能进入,茂县、汶川两地也是经我们一再要求,经两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方能进行实地调查。虽然客观情况对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及调查的深入确有不利影响,但我们在茂县、汶川两县领导的支持下,尽最大努力,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各村寨的民间艺人和歌手也在农忙期间抽出时间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我们实地考察的汶川羌峰寨、罗卜寨在5.12的地震灾害中已夷为平地,一些为我们演唱的艺人和歌手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哀悼!                                           

    二00八年六月初完稿                                    

    本文撰写得到余光远、张声杰二位同志大力相助,在此谨表示诚挚感谢。

    分享到:


  • 文章录入:mus责任编辑:mus
    关于 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