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22日,在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举办之际,由中国音乐学院、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办,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承办的“城市化进程中节庆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会议厅隆重召开。来自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国学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院所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在致辞中提到:“传统这个词在今天是一个比较广泛使用的词,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现代生活下的人们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滋养、指导、启示作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大会致辞中呼吁:“希望在节庆研究中,音乐学界能和民俗学、人类学界能够做出很好的对话,让北京音乐节在未来怎样走的更好,在现在城市的文化条件下,能走出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望专家学者在顶层设计或操作层面,能够有良好的建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则强调:“当前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如何能够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市化为我们提出的新的时代课题。节庆是重要的文化传统,也是城市化可以取用的重要资源,探讨城市化进程中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亦有益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研讨会历时2天,与会代表共提交论文21篇。第一天的会议以民俗学、人类学专家学者发言为主,参与者主要有王霄冰、关昕、陆地、张勃、王加华、洪淑苓等,中心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传承,建设优秀的传统节日和现代节庆。第二天的发言者主要是来自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是北京传统音乐节的主要参与者,如多年来对北京传统音乐节给予无尽关怀与支持的乔建中李西安樊祖荫沈洽、傅谨、张伯瑜等,中心议题是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历史与未来

    一、“传统-现代”、“国家-社会”--民俗学界对传统节庆文化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适应性的探讨

    民俗学界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城市化”对节庆的影响;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传承、建设优秀的传统节日和现代节庆,发挥节庆的多种功能等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其中包括“传统节日的当地传承与发展”、“公祭节日与当代城市人文空间的构建”、“城市化进程中传统节日的变迁与功能”、“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传统节日转型”等主题发言。

    王霄冰《公祭节日与当代城市人文空间的构建》的发言,以祭孔仪式为例,探讨官方举办的公祭活动正逐步地从传统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典礼,转化成为服务社会为主旨的现代化节日,担负着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培养当代市民精神的重要功能。并提出各种各样的社会节日所担负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应对节日有准确与合适的文化定位,把节日文化打造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接近我们当代的社会现实,为当代构建现代城市文明有序的人文空间服务。

    张勃《城市化进程中传统节日的变迁与功能--以清明节为例》指出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节日时间、活动空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主题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造成清明节变化的诸多因素。最终提出,应重视传统节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层面的解决,并要正确看待传统节日与城镇化进程中的互动关系。

    台湾学者洪淑苓《城市、创意与传统节日文化--台南、仙台七夕活动的观察与比较》一文,将台湾的台北与日本的仙台七夕活动进行比较,得出台北、仙台的七夕活动都表现了现代都市、节日的创意文化。并认为传统不断的累积与流变,不断加进来新的节日文化,如果它经过时间的历练,被一般大众所接受,这就是在旧的文化上增添新的节日色彩,我们应当以一个乐观其成的方式来看它新的变化。

    王加华《“传统节日的当地传承与发展”--基于社会时间视角的考虑》探讨中国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传统节日的这种节点与坐标功能及其它的内涵逐渐消失。强调传承、发展传统节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重建节日在现代民众生活中的节点与作用。最后,提出“神圣性到底如何重建?”的问题。

    关昕《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传统节日转型》,从传统节日的政治合法性、基于传统节日的道德治理等方面探讨当代传统节日的演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作用,分析国家对节日传统改造利用的复杂过程,进一步阐释国家的治理结构对于传统节日发展转型的影响。

    陆地在《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与功能研究》报告中提出,城市化是去传统化的过程,过多的商业化娱乐化都冲淡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的纯粹,生活节奏的加快稀释了我们的传统情怀等观点。认为媒介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并呼吁现代媒介与传统文化联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介以便继承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介繁荣我们的传统文化节庆。

    田兆元《大型民俗节庆安全问题研究》一文,则是通过对北京密云、上海外滩踩踏等事件的回顾、总结与反思,强调民俗节庆安全管理的立法迫在眉睫,并呼吁加强自发性公共节庆活动的立法管理。

    王加华教授在评议中用三对关键词对专家学者所探讨的内容做了总结,“传统-现代”传统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国家-社会”我们如何发挥国家力量在传统节日建构中的建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是我们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而是我们具体如何做的问题。

    民俗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不论在论坛上的发言,还是在会间的交流,最受到普遍关注的中心话题,是传统节庆文化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适应性的问题,新兴节庆在当下如何孕育、生存、发展的问题,以及“国家在场”对传统、新兴节庆文化的影响,在这些问题上专家学者们都提出了相当宝贵的观点和意见。

    二、“历史、经验、展望”--音乐学界对“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反思与建议

    音乐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以“节庆文化的变迁”为中心,对于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看法,其中包括以“反思北京传统音乐节”、“传统艺术是民族节庆之魂”、“论节庆与民族音乐存在的关系”、“传统介入何以有用,何以为乐”等为主题的发言。发言中总结了过去六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举办的成果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在城市化背景下未来传统音乐节的发展。

    一)北京传统音乐节举办的意义

    民俗音乐家认为传统节庆是“国家时间制度的某种体现”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为了体现某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礼仪、文化认同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地自然形成的,其时间和地点具有稳定性;某些重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具有全民性(即全社会的火某区域的民众都会参与)。

    乔建中提出,表面上看北京传统音乐节与传统的节日有着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比如传统音乐节每年在九、十月举行,体现了所谓的“时间制度”;节日主题未离传统音乐的大框架,即体现了节日的所谓“规定性”和“文化载体”。同时,乔建中指出,虽然在表面上看,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的传统音乐节与传统节庆之间有一些相似性,但是从深层上看,它们之间尚存一定的区别;实际上,北京传统音乐节旨在“借助”节日的外壳和它具有的传统功能,“人为”地、凭空地创建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新兴的音乐节。专家们在会议上从音乐学的角度探讨了北京传统音乐节在“节庆”和“乐”上所具有的双重含义,对于“节庆”本身来说,一个富有共性的主题贯穿在其中,人们对这个主题的崇拜往往形成了节日的主导意义;而自古以来中国礼乐中,“乐”便是不可缺少一部分,因此“乐”成为了中国传统礼乐观念中整体性、全面性的体现。

    薛艺兵在主题报告《音乐节庆:传统遗俗与现代变异》中说到,现在的音乐节庆活动很多,现代化城市化或是各种现代意义上的音乐节庆也很多,但总体上还是沿袭着我们中国传统节日、节庆的习俗,所以它有传承的问题,但是现在的音乐节庆,它在主题、形式各方面都有所变异。北京传统音乐节找到了一条以音乐为主体,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主要关注点。这个思考,已经突破了音乐人、音乐学者本身的对于音乐本体的关注,而是让音乐像古代那样成为礼的载体,成为节的形式,在新的社会环境,让它发挥更好的文化功能。

    (二)传统的定义和传承

    乔建中指出,在这样的“节日”比比皆是的现代社会里,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如何实施?如何推进?如何坚持?如何让它逐步完善并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理想?这几个方面应当是传统音乐节举办的最高追求。关于如何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会议强调必须从北京传统音乐节举办的初衷谈起。谢嘉幸指出:传统的概念,是一种传递的关系,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文化自觉;同时,文化的传递性需要我们有一种历史维度,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要明确传统不会终结,我们的角色是需要做一个“传递者”而不是一个“终结者”。此外,谢嘉幸进一步提出“过程比产物更重要”,他说:“传统有转让或传播的含义,也涵盖移交或传递的动作以及被移交或传递的物体;因此,传统既指过程也指产物,就传统而言,过程远比产物重要。传统之所以为传统是过程使然。过程创造了产物。没有过程,被称之为“传统”的事物,将很难与其他文学观念与实践想区分。那么这个过程是什么?”显而易见,北京传统音乐节举办的一个初衷,即是作为传承传统音乐的一个过程、一个平台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确,北京传统音乐节成功举办七年以来,作为以弘扬传统音乐为主要任务的盛大节日,为诸多优秀的传统音乐家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大舞台;同时,结合教师的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实践活动,成为了促进传统音乐发展的高端平台之一。会议中,沈洽提出:音乐节举办的目的不是音乐学的促进工作,而是一个小众的平台,要坚持以“实践”为主体,脚踏实地。虽然我们以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为己任,但是我们不是“救世主”。关于保护传统音乐的途径,李西安指出:传统音乐中,乐种的保护需要将其纳入主流的体制。

    中国传统音乐节要达到乔建中提出的“最高目标”,要迎合会议提出的宗旨和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地去改进传统音乐节的举办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如沈洽所说:“我们不是救世主。”那么,传统音乐节的举办面对高额的费用开支、面对专业人才是否充足、面对音乐节的宣传手段是否到位等问题,必须脚踏实地,以专业的眼光和有效的宣传手段来提高音乐节的知名度,提高节目举办的含金量,提高音乐节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而不是一味地高喊“弘扬民族音乐”的口号。

    (三)关于北京传统音乐节未来发展的建议

    第二天的会议,无论是有准备的PPT报告,其中心话题,都是围绕北京传统音乐节六年来的发展,话题集中于经验总结、借鉴相关节庆活动、规划自身未来三个方面。

    乔建中教授以《让传统落户校园的有益尝试:六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评述》为题,以自己六年来全程参与北京传统音乐节的经历为背景,全面梳理了北京传统音乐节六年来的功过得失,并对传统音乐“落户”高校的实质、可能性等理论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沈洽、祖荫、李西安、傅谨等教授则以口头形式,同样结合他们多年来参与北京传统音乐节的体会,从不同侧面指出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上海音乐学当代音乐周总执行院陆小璐、上海半度音乐节总执行小草,分别介绍了“上海当代音乐周”和“半度音乐节·阮”的活动概况和经验,得到与会学者的良好评价。黄虎向大家汇报了《北京传统音乐节十年规划》(2016-2025),主要内容包括举办时间、地点的调整(“大小年”、“院内外”)、活动资料的整理出版、十年主题的两套方案设计(体裁和区域)、音乐节名称的调整等等。围绕这个话题,在场学者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此外,项阳教授以《传统节日何以有用,何以为乐》,张伯瑜教授以《论节庆与民族音乐存在的关系》,张振涛教授以《一个岁时节日的民间重构》为题,以PPT或书面形式,宣读了三篇学术论文。

    余语

    为期两天的“城市化进程中节庆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无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节庆问题,还是北京传统音乐节的经验梳理与未来设计,不仅没有结束,而是一个新开始。

    “城市化进程中节庆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实现了音乐界与非音乐界(民俗学、人类学界)的跨界对话。此次会议,不仅深刻探讨了 “城市化进程中节庆文化”、“北京传统音乐节”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同时也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这个课题注入了新的生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传统、新兴节庆,北京传统音乐节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分享到:


  • 文章录入:思之责任编辑:sizhi
    关于 的新闻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