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博士赴英国剑桥大学访学取得圆满成功
从2013年10月开始,中国音乐学网站长、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杨健博士在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等项目的支持下,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外方邀请函首先由剑桥大学音乐系(Faculty of Music)发出,该系两位很有代表性的教授——音乐表演作为创造性实践的AHRC研究中心(The AHRC Research Centre for Musical Performance as Creative Practice, CMPCP)主任林克(John Rink)教授以及音乐与科学中心(Centre for Music and Science, CMS)主任克劳斯(Ian Cross)教授都愿意作为杨健的合作导师。此外,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剑桥大学的学院与系科无隶属关系)又连续两个学期授予他“海外访问学者”(Overseas Visiting Scholar)荣誉身份以及整个学年与该院院士同等食宿的优厚待遇。按照计划,杨健于2014年10月初按期回国。访学期间除了日常的听课交流以外,主要成果包括:
一. 文化与学术交流
1.
2.
3. 2014年2月,在剑桥大学老图书馆,发掘了沉睡210年的罕见中国古乐谱,引发CCTV、BBC、《中国文化报》、《人民音乐》、《华闻周刊》、Cambridge News以及剑桥大学官方网站等海内外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在英国乃至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华文化的热潮。参见:http://english.cntv.cn/program/cultureexpress/20140305/104330.shtml 、http://www.bbc.co.uk/news/entertainment-arts-26434164 、http://www.cam.ac.uk/research/news/odd-little-book-revealed-to-be-chinese-musical-gem 。
4.
5.
6.
7.
8.
9.
二. 发表论文与完成课题
1. 参与圣约翰学院“阵亡将士纪念日”仪式,写出了论文:《一日三省——剑桥爱乐、圣约翰和国王学院的福雷<安魂曲>》,发表于《人民音乐》2014年第1期,参见:http://musicology.cn/reviews/reviews_8726.html 。
2. 基于与剑桥大学艺术史系前主任霍华德教授(Deborah Howard)的多次交流,了解到她开拓性的代表作:《文艺复兴威尼斯的音响与空间——建筑、音乐和声学》(Sound and Space in Renaissance Venice: Architecture, Music, Acoustics),写出了长篇书评:《打通艺术门类与学科界限的经典范例——<声音与空间在文艺复兴的威尼斯: 建筑, 音乐与声学>》,发表于《艺术评论》2014年第3期,参见:http://musicology.cn/reviews/reviews_8816.html 。
3. 基于在剑桥大学老图书馆发掘沉睡210年罕见中国古乐谱的重大事件,写成了论文“Ancient Chinese Musical Notation Discovered in the Old Library of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中文版发表于《人民音乐》2014年第5期,英文版发表于East Asian Publishing and Society 4 (2014) 175-180,并由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院刊以配图形式刊载了详细版,参见:http://musicology.cn/reviews/reviews_8815.html ,http://johnian.joh.cam.ac.uk/the-eagle ,http://booksandjournals.brillonline.com/content/journals/10.1163/22106286-12341261 。
4. 部分基于在剑桥大学工程系讲学的内容,论文《一生相伴的永恒旋律——亨德尔咏叹调<让我痛哭吧>之版本研究与演绎指南》发表于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2014年第3期。
5. 有两篇写于赴英访学之前的论文也于访学期间发表:《新媒体平台下的音乐学术型编辑——以 “中国音乐学网” 的得失经验为例》发表于《音乐探索》2013年第4期,《技术训练与艺术创造——对在专业或非专业环境下研习小提琴等乐器的几点建议》发表于《演艺科技》总第97期。
6.2014年9月初,在BBC逍遥音乐节期间,为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周龙的钢琴协奏曲《态势》首演撰写了乐评,全文和缩减版分别以《周龙〈态势〉再掀BBC逍遥音乐节中国热潮》与《中国元素闪耀英国逍遥音乐节》为题发表于BBC英伦网(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entertainment/2014/09/140903_ent_bbcproms_chinese_elements.shtml)和《中国文化报》(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9/11/content_135457.htm )。
7.2014年9月底,完成了长篇述评《全才音乐家的日不落帝国――写在ABRSM英皇考级125周年庆典之际》,对当代艺术考级的鼻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The 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缩写ABRSM)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试图借此对国内考级市场提供更深刻的认识和预见。
8. 主持的原版教材翻译项目《音乐表演:理解指南》(Musical Performance: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作者是杨健在剑桥的导师John Rink教授)已完成90%,版权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向剑桥大学出版社购买转让,将于2014年底翻译完成,并于2015年正式出版。
9. 完成了教育部青年课题《计算机可视化分析方法在音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其中,音乐表演可视化分析在线平台:http://www.vmus.net ,自
三. 获奖与其它
1.2013年10月与2014年1月,两次被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授予“海外访问学者奖”(Overseas Visiting Scholarship)。
2.2014年3月,被授予霍英东基金会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一等奖,这是本届唯一来自江苏高校的一等奖,也是历史上极个别来自人文艺术类专业的一等奖。该奖项在剑桥大学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圣约翰学院官方网站给予了首页图片新闻报道,参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3/289856.shtm ,http://www.joh.cam.ac.uk/jian-yang-awarded-fok-ying-tung-foundation-prize 。
3.2014年6月,被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参见:http://www.ec.js.edu.cn/art/2014/6/26/art_4266_151884.html 。
4.2014年8月,《看得见的好声音——计算机可视化辅助声乐教学之案例分析》(与黄莺合作)获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5.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剑桥广泛开展了从初学到专业文凭等各个层次的小提琴教学,获得了各国学生及家长的极高评价,在英皇考级以及各类比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6.2014年9月,先期录制的采访片段被应用于剑桥大学音乐系官方宣传片中。
7.2015年2月,杨健将应邀赶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唯一的中国专家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以及牛津、剑桥等顶级名校的著名教授在“数学与音乐的对话”(Mathemusical Conversations)国际研讨会上进行主题发言。参见:/news/news_8870.html。
结语
杨健博士在为期一年的访学过程中不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真情与友谊,并加强了国内相关院校与剑桥大学、皇家音乐学院等世界顶尖名校的长期合作与联系。临走前,导师林克教授专门设宴送行,对杨健副教授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而著名汉学家、金庸的导师麦大维(David McMullen)教授则将年轻时受好友相托、自己收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一本源自中国民歌的珍贵乐谱题献给了杨健博士,希望他作为第三代圣约翰学院成员将该乐谱带回中国并继续妥善保管……杨健副教授回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剑桥大学1684音乐教授尼古拉斯·库克院士便根据先前的约定,来到南京艺术学院举办讲座并对未来的合作以及今后再次来华讲学的计划提出了设想(参见南京艺术学院官网:http://www.nua.edu.cn/2b/11/c332a11025/page.htm,以及剑桥大学音乐系官网:http://www.mus.cam.ac.uk/news/prof-nicholas-cook-gives-lecture-tour-in-china-and-was-awarded-distinguished-visiting-professorship )。相信随着更多优秀青年教师不断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音乐学术的整体水平以及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将有望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