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专家讲习班”(第四期)通告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专家讲习班已经连续举办三期,得到了参与者们的大力支持,取得了积极效果。今年将配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庆三十周年”活动,于2012年11月17日(周六)一天,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2012年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专家讲习班”(第四期)。
本期讲习班的研讨主题及专家演讲题目:
“音乐人类学的历史纬度(续)——上海及城市音乐研究”
洛秦:音乐1927年——以萧友梅及国立音乐院为例的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杨燕迪:音乐现代性进程中的公共空间转变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韩锺恩:通过声音记忆——上海城市音乐考源三则九问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萧梅:摆渡于边际——城市音乐体验三题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管建华:后现代经济视野下城市的音乐生产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薛艺兵:中国城市音乐的结构层次与研究视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航天航空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宋瑾:台湾城市音乐印象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杨民康:论当代佛教音乐的城市化及“保持、求变、跟踪”三种发展趋向——以中、泰、老、日诸国城市佛教音乐的比较为例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吕梅丝:上海与广东丝竹音乐比较研究
(美国巴德大学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沈冬:以周蓝萍的《绿岛小夜曲》为例的音乐上海与台北的城巿音乐文化展示
(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郑苏:在家门口探秘世界 ——“关于广州的非洲人音乐”研究项目的设题的一些思考
(美国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中国2012-2013)、美国威斯理安大学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届时,还将举行青年学者黄婉、胡斌、吴艳和张延莉组成的“2012年《音乐人文地理》云南西双版纳田野考察汇报会”。敬请大家积极参与,谢谢!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