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文汇报》公布了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其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洛秦的论文《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下)》荣获一等奖。

    本次评选采用异地评审的方式,经过几度复审,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此特向洛秦教授表示祝贺!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下)》摘要如下:

    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国音乐传统、历史梳理及民间素材的收集与创作、形态分析、文化认知几个阶段。其转型特征体现为从民族感情及政治倾向走向科学研究及国际化理性思考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过程,这些发展不是替代的转型,而是交替,或并置进行的,是思想发展、学科成熟的自然进程。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音乐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发展中的经验,提出21世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明确的学术理念为核心、优秀的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及良好的运行方式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构架上,进行“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的探索。同时,介绍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及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围绕“中国视野中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所提出的学科建设的构想。第四部分:以区域音乐社会史研究为概念,提出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框架,试图以上海区域音乐研究作为“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探索的个案尝试。(载于《音乐艺术》2009年第1、2期,全文8万字数)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提供

    2010-11-1  

    分享到:


  • 文章录入:元_丝路羽音责任编辑: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