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会场  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

    时间:8:15-9:55

    时间:南京艺术学院演奏

    主持人:萧梅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百年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以不同的视角,提出上海古琴发展的特点,其历时性与共时性是其它地方所不具有的。


    黄婉:《对立与妥协:上海韩国“飞地”传统音乐生活研究》,历史中韩国人主要聚居于霞飞路,创作了大量的革命体裁的音乐,当下的“飞地”音乐不仅是独立的音乐形式存在,也是一种依赖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存在。


    吴艳:《上海传统民俗音乐艺人群体的文化适应问题》,我们无法对音乐本身判别是不是民俗音乐。艺人群体的用乐和场合不同则是决定其是不是民俗音乐的关键。探讨民俗音乐变迁的问题,要考虑是否是民俗事项的变迁。


    陈婷婷:《群体模式与制度规范:上海群众合唱发展现状及管理运作模式研究》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合唱组织研究,以09年“万人黄河大合唱”和2010年《欢乐合唱会》大型季播电视比赛为个案,提出社会合唱团的组织与管理是共同兴趣基础上的集体认同,在集体中实现自我认同等观点。


    洛秦《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下的历史研究与民族志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音乐飞地”的历史叙事及其文化意义阐释》,俄侨“音乐飞地”,探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的音乐生活。提出了历史研究与民族志方法历史,1、历史学;2、历史的研究与撰写是特定阶段和特定意识形态社会对过去的认识;3、宽容、理解和接受各种治史的观念和方法。


    胡小满:《从民族学看“异域同族音乐”研究》“异域同族”这一概念的来源是受民族学的启发而来的,指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统一民族。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朝鲜族的音乐特点。多民族的国家,存在30多个“异域同族”的情况,这一研究工作具有开拓性。


    刘红《道乐研究30年——方法学几个层面的探讨》,从两个角度看待这30年的道教音乐,研究对象及研究者的身份鉴定与角色的转变,道人对道外研究者身份的认同及研究者身份的转变。对于民族音乐工作者,应该注意到:我们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研究者的手法和方法难道不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吗?


    时间:10:10-11:50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演奏厅

    主持人:李岩


    杨殿斛 :《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论题价值取向》,现代民族志功能重在“深描”而不是大批未经解读的资料。从民俗音乐切入,上升到大文化层面结题。论题价值取向: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的去从。中国音乐民族志较缺乏论题意识。音乐民族志研究,业余民族志和科学民族志风格逐渐让位于实验民族志的探索。


    孙凡:《从学者之文 溯学科之脉---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学家研究之构想》,提出了阅读中与学者的长期“对话”中,不可避免地受潜移默化。不仅与其“对话”,还要与其“结缘”。


    李亚:《本土宗教音乐》,提出本土性是差异与对话,本书突破了传统的对本土宗教的研究。


    杨和平《非遗保护视野里的民间音乐恢复》,中国从最早的昆曲、古琴、木卡姆到蒙族长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路能走多远,因为在我的采访之中发现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中,有很多已经名存实亡。


    时间:14:00——15:40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演奏厅

    主持人:刘承华


    仲立斌:《论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的“中和”之美》,释义了“中和”之美 京剧梅派唱腔艺术是最能够贴切体现中国传统艺术“中和之美”的戏曲唱腔艺术流派之一,自然之美、寓浓于淡、渐变之美、刚柔并济等是梅派唱腔的特点。


    宋少哲:《现代京剧红灯记音乐美学的分析》,分析了全局音乐的布局美的特征,音调使用的多样美,生活化音调的使用、特性音调的使用、传统字韵音调的减少,借鉴西方歌剧结构。


    杨柳成:《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悲剧意识》,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音乐生活中表现为感性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排除在外。儒道思想对先秦以来的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毋庸置疑的。儒家思想是轻视民间音乐的,提倡宫廷雅乐的。悲剧艺术的源起——阴柔的“候人”女性审美形象,悲情的中国作品还是很多的,但是与西方中的音乐悲剧文化是不同的。“候人”成了中国音乐悲剧的开端。


    王晓俊:《民族乐器演奏技法之美学研究的必要性》,演奏技法看做是情感表达的语言,特定的指法是模仿某种音腔。反映人的生命精神、特显民族审美心理、蕴含时代风尚。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