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马林巴比赛暨2005上海国际打击乐周第二次新闻通气会
第四届世界马林巴比赛暨2005上海国际打击乐周
第二次新闻通气会
一.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处长秦尚修老师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及企业代表
出席此次通气会的有: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教授、评委会艺术指导克劳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余震副主席、上海文光演艺中心王英副总裁、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主任朱磊教授,以及上海、北京的记者,企业代表。
二.杨立青校长介绍比赛情况
此次“第四届世界马林巴比赛暨2005上海国际打击乐周”由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音乐家协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主办。比赛将于2005年12月3日起在上海举行。
这是世界打击乐界规格最高的比赛,每三年举办一届。第一届和第三届在德国,第二届在日本东京,第四届在上海比赛,并确定以后将在德国斯图加特、中国上海、日本东京三地轮流举办。该项赛事的评委会评委都是由目前世界上打击乐界最著名的专家组成。此次活动时间定为2005年12月3日—12月11日,活动期间将有来自德国、韩国、日本、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台湾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50选手参加比赛;同时每晚将轮番在贺绿汀音乐厅、上海商城剧院、艺海剧院奉上世界顶级打击乐团的专场演出,以及世界著名打击乐演奏家的大师班音乐会。
通过此次活动,将使我国打击乐进入国际打击乐的决策层,成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一地位的提升,将为中国打击乐更早融入国际舞台,推动中国打击乐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让我们拓宽视野,可以清醒定位和评估;另一方面,此次活动也将成为上海城市的文化两点,为上海打造多元化主题城市增添新的组成成分。最后衷心祝愿此次比赛能够成功,谢谢大家!
三.朱磊教授介绍背景情况
中国打击乐历史和现状
20世纪60年代在瑞士出现的第一场打击乐音乐会,标志打击乐器开始独立于乐队,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认同的一体化的音乐。打击乐形成源自七千年前我国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人们作为生命、信仰的一种图腾;商代时期其形式逐渐趋于完整;到了战国时期,编钟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音乐的一个顶峰。随着地域和语言差异使打击乐极具地方色彩,并诞生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打击乐体系,如浙江锣鼓、山西鼓乐等。但不可否认,这些体系表现形式单一,内容贫乏,没有完整、丰富的手段满足社会各层次、多方位的需求。如何挖掘、丰富这一东方文化遗产,保持鲜明地方民族特色,吸收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并用新的理念、守法赋予她更深的思想内涵,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世界打击乐风格,使上海打击乐团跻身世界音乐主流舞台,做到国际大都市里的国际一流团体的目标,更加符合上海国际城市形象,这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和谭盾、瞿小松等一批中国音乐家创造了一些节目、并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引起关注、轰动,被誉为“中国乐器的瑰宝”、“世界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团”,并被国际演艺基金会(ISPL)称为最具国际色彩乐团,入选文化部20台演艺成果展。如何保持这种赞誉,我们认为是教学体系、形式的改善;教育手段及理念的更新和打击乐深入人心的普及宣传。
上海打击乐发展的举措
西方音乐经过几百年科学、理性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体系和群众基础。而中国音乐相对西方而言缺乏规模化理论体系,虽有金色大厅的轰动,但无法形成持续热热点。中国乐器对西方而言只是民间乐器,而非主流,唯有中国打击乐器有希望成为一种主流乐器。目前中国打击乐已进入西方交响乐团常规编制,许多音乐学院开设中国打击乐课程。如何唤起人们对最有可能做到世界一流打击乐团的重视,首先我们在教学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们的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并开始收获:今年,我系三年级学生在日本获得国际新人表演第一名,这是中国打击乐界唯一一次国际大奖。填补了中国打击乐界的空白。但问题仍然存在,目前上海缺乏世界级的领军人物。这是遗憾,也是鞭策和机遇。因为世界打击乐器起步较晚,东西方乐器、体系融合尚未完成,如何依托上海在国际社会上瞩目的地位,抓住机遇,在四、五年后,将上海建为世界打击乐中心,因此除了教学体系的完善,如何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也是极为重要的。
此项活动的意义
申办“第四届世界马林巴比赛暨2005年上海国际打击乐周”,为中国、上海打击乐都带来了契机。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进入国际打击乐的决策层,成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一地位的上升,将为中国打击乐更早地融入国际舞台,推动中国打击乐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乐观估计它将成使中国打击乐水平提高20年。一方面,让我们拓宽视野,可以清醒定位和评估,全面推动打击乐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全国第一个专业打击乐比赛及世界性的比赛和打击乐周也将成为上海城市的文化增添亮点。为上海打造多元化主题城市增添新的组成部分。
此项活动虽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诸多困难,我们曾经想放弃,但事关中国打击乐前途、上海城市形象,时时鞭策我们,再大的困难也要办好此次活动。
由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远播,此次比赛,已经成为世界音乐界中的焦点。为今后上海打击乐团傲立于世界音乐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评委会艺术指导克劳斯教授讲话
在1996年我和我的同仁为全世界年轻有为的马林巴选手举办了这个马林巴比赛,目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也为打击乐界提供一个交流动态的平台。前三次比赛在世界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这让我们觉得我们做的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继斯图加特和日本之后,此次马林巴比赛在上海举行。这标志着马林巴音乐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成了世界性的音乐。我非常感谢杨立青院长和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这次比赛,同时要感谢我的同事和组委会成员,当然也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选手前来参加比赛。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次马林巴国际比赛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让大家交流的机会。祝愿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并祝此次马林巴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五.上海文广演艺中心副总裁王英讲话
祝此次参赛选手取得优秀成绩,祝此次世界马林巴比赛暨2005上海国际打击乐周举办成功!
六.组委会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教授讲话
此次活动对上海音乐界、上海人民的音乐生活、上海音乐事业的发展都有开拓性的意义。打击乐作为一种新兴的乐器,需要我们去得取得一种全新的认识。20世纪初期瑞士开始有独立的打击乐乐曲,而打击乐在传统乐曲中都作为一种陪衬。现在我对打击乐的理解是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的结合——传统的表现手段和现代的表现手段结合,传统审美习惯和现代审美习惯的结合。打击乐表演艺术的表现空间是极其宽广的,有着特殊的感染力、表现力、震撼力。能够看到这种新兴音乐已经在上海发展起来,我是非常高兴的。
我国的打击乐历史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虽然我们的现代打击乐才刚刚起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打击乐发展已经非常快,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对打击乐有个更新的认识,对我们国家音乐事业的发展一定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觉得在舆论上我们对打击乐的宣传始终是跳出音乐圈的,希望广大媒体记者能够对它的报道更翔实、具体。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新的打击乐观念,一定会很快有很好的作品和表演家会在这里涌现出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学派。像杨茹文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年轻的学子们这样有雄心壮志的人才,定能为世界打击乐作出贡献。
六.企业代表讲话
(略)
七.记者自由提问
Q:一般说来,作为世界级的赛事,得奖者会由组委会推荐参与等一系列活动(如举办音乐会),此次马林巴比赛是否会有?
A:我们的比赛中都会涌现出一些年轻的音乐家,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前三次比赛中的获奖者都会被推荐去举办音乐会。
Q:这次活动中有很多著名打击乐队会前来演出。请介绍一下他们演奏风格、乐器。
A:我们会既会请到现代派演奏家,也会请来古典演奏家演奏。他们的乐器当然也是因乐曲的不同而不同的。亚洲演奏家的风格是东西音乐元素结合;欧洲演奏家的演奏有很强的非洲音乐色彩,因为马林巴来自非洲;美国演奏家是爵士风格的。
Q:此次比赛对马林巴乐器本身是否有什么规定?
A:马林巴源于非洲。此后南美洲人对这种乐器非常着迷,而北美洲人运用它演奏爵士音乐,在欧洲和日本也已非常流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们考虑为年轻选手举办比赛。此次比赛采用的是五个八度的马林巴。
Q:马林巴在中国的销售情况
A:马林巴在中国一般作为学校打击乐的一种并不受到重视,现已慢慢进入中国管弦乐队的编制中,成为乐队中的一部分。相信马林巴在中小学乐队的份额会加大。目前马林巴以音乐学院、专业学校购买为主。在一些中专已经有销售。普通马林巴一架价值在二十万人民币左右。苏州也是一个制造打击乐器的基地。这些马林巴的价格大约四、五万。
Q:比赛的规定、艺术要求是什么?
A:站在古典角度说,马林巴还是新兴的乐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的观念去审视这种乐器。我们希望有更多音乐家为马林巴写作更多乐曲。比赛中规定曲目和自选曲目都有,但是没有很多像钢琴那样大量的乐曲。这些乐曲在社会上不是很流行。为了这次比赛,也有作曲家创作了专门的乐曲。有四部作品在选手比赛时已经选定了(这是进入决赛后要演奏的作品)。
八.记者自由采访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