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中教授《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与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讲座概要
-
P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px 0cm;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
——“国音讲坛”系列讲座·十一
时间:2007年7月4日15:00
地点:中国音乐学院主楼513教室
主讲:乔建中
主持:高佳佳
前言:问题由来:
中国的现代民族管弦乐是20世纪中西方文化长期碰撞、交流的产物;也是世纪文化转型的结果之一;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它是一个全新的样式,新兴的乐种,中西结合的新型音乐体裁。如果从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管弦乐队,即成立于1924年的“大同乐会女子古乐团”算起,已经有83年了。这期间,“民乐”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难的路。但总的来说,它是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历程中走过来的。今天,在华人世界,可能已经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同类乐团,也积累了数以百计的不同体裁、题材、风格的优秀作品,俨然成为世界上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成熟的乐队样式之一。那么,这种乐队是在何种文化环境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它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人们曾经对它作出什么样的评价?当前人们对它抱有什么态度?它今后会如何发展?等等,就成了关心民族管弦乐命运的人们的一个普遍话题。我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民族管弦乐诞生前的历史积累和文化准备
(一)乐器:
(二)乐队:
(三)明清以来逐步稳定的十类乐队组合
1、宫廷乐队
2、锣鼓乐队
3、民间吹打乐队
4、民间丝竹乐队
5、弦索乐队
6、民间戏曲乐队
7、民间曲艺乐队
8、宗教乐队
9、各类单编乐队
10、维吾尔族木卡姆乐队
二、从郑觐文“大同乐会”到中央广播电台国乐组——开风气之先的乐人与乐队
(一)郑觐文和“大同乐会”。
(二)南京国民政府 “中央广播电台国乐组”
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新起点、新历史
总之,自1919年大同乐会正式成立至今的八十四年间,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先后经历了初步试验(1919-1949)、全面探索(1949--1966)、停滞(1966--1978)及再度发展(1979--)等不同阶段。目前,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编制较全的乐队大概不会少于50个,历年创作并演出的曲目大概不会少于1000首。一个不到100年的民族乐队发展到这样的规模,达到这样的水准,确实来之不易。它凝聚了几代中国器乐艺术家的心血,它也是20世纪中国新音乐文化的一个硕果。
从诸阶段呈现的发展状貌而言,八十多年来,民族管弦乐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
1919—1949
1949—1984
1984—1990
1990年以后
四、走出20世纪:传统还能给我们什么?
限于篇幅,我不想展开来谈,仅作一个概略的表态:
(一)民族管弦乐队是在以中国传统为本的主导思想指引下组建并日益完善的。
(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其最初酝酿、产生时,尽管取向、立意都是好的。但理论准备不够充分。
(三)我们一方面肯定民族乐队以传统为本的指导思想,但同时也应该指出,对这个指导思想的理解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十分明晰或准确。在数十年的实践中,不彻底、游移摇摆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鉴于上述种种,我想在本文的最后,提出“走出20世纪”的建议。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该随时以“传统还能给我们什幺?”激励自己,保持与这片沃土的亲密关系。唯其如此,中国民族管弦乐才有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若干年内国乐乐坛上才可能出现多个不同组合编制的民族管弦乐队,并以自己的特殊色彩与20世纪的民族管弦乐队构成一种争奇斗艳的兴盛繁荣局面。我们多幺盼望,在2019年,即20世纪中国管弦乐队建立100周年时,这样的局面能够呈现在世人眼前。
详情登陆http://www.ccmusic.edu.cn/zzjg/xzbm/kyc/xsjl/
-
关于
的新闻
-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