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六祖惠能》于上音召开新闻发布会
音乐剧《六祖惠能》于上音召开新闻发布会
2007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
音乐剧《六祖惠能》是上海音乐学院和广东省云浮市联合进行艺术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该剧取材于云浮新兴县真实历史人物惠能(638-713),根据有关历史文献与民间传说创作。音乐剧《六祖惠能》将在100分钟内,展现中国禅宗创始人六祖惠能75年的人生以及他的佛学思想。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历时三年、耗资百万,八易剧本,创作出这出大型音乐剧《六祖惠能》。这也是中国音乐剧与佛教题材的第一次结合。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音乐剧《六祖惠能》将作为我院的主打作品参演2007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这也是该剧在上海的第一次公开演出。
该剧自然融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宗教音乐与流行音乐等诸多元素,广泛采用当代最先进的声、光、电组合等高科技手段,把华丽的舞蹈和美妙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在二个小时的时空里,展现了六祖惠能神奇的一生,凝炼出佛教禅宗文化的精髓。该剧没有刻意宣传宗教,它通过高雅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历史史实,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宣扬了园融、和谐的精神,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音乐剧《六祖惠能》自创编至首演,历时三载有余。其间,得到了广东各级领导同志的大力关心、尤其是云浮市市委赖斌副书记等人的支持和厚爱,同时得到了广东省云浮市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全体主创人员从制作、编导到演员和普通工作人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策划组织,反复修改打磨,精益求精,终成正果,成功地使佛教名人走上了现代音乐剧的舞台,实现了我国音乐剧与佛教人物题材第一次结合。这是国内音乐剧创作史上的个创举。
音乐剧《六祖惠能》是上海音乐学院和广东省云浮市联合进行艺术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艺术资源和云浮地方优秀文化相结合产生的艺术硕果。这不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荣誉,也是广东云浮人民的光荣。
我作为本剧的艺术顾问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向广东云浮市的各级领导和热情的云浮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音乐剧《六祖惠能》的全体主创人员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音乐剧《六祖惠能》已有的成功还只是开始,今后发展的空间还很广阔,路也会更长。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栽培,精心呵护、关心,激励经营运作,让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此,上海音乐学院将同广东有关部门对此剧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精雕细琢,努力将其打造成一部艺术精品,使之尽快登上世界艺术舞台。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我们预祝音乐剧《六祖惠能》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能够圆满成功。”
接着由广东省云浮市市委副书记赖斌向在场介绍了广东云浮市的概况以及六祖惠能的身平和基本思想并对策划创作音乐剧《六祖惠能》的缘由作了说明。
“我们本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积极挖掘六祖文化内涵。致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我们之所以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来弘扬禅宗文化、宣传六祖其人并非为了宣传法音,劝人出世,而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我们认为任何宗教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记载了各个时期的社会人文风貌,还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人文价值观、审美观、民族文化思想发展的脉络。正如想要了解西方文明必须了解《圣经》,要了解穆斯林文明必须了解《古兰经》,如要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就必须要了解《坛经》。
第二,六祖个人身平的传奇,尤其是他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杰出贡献使得宣传六祖有了特殊的意义。禅宗六祖是中国佛教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佛教的革新者。他不墨守成规,化繁为简,勇于创新。注重自我解脱,通过净化人心来成就独立人格。从自觉的精神中寻求觉悟的人生,自行把握人生的真谛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六祖惠能对中国佛教以及中国的思想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他将西方佛教中国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其次,他将崇神的佛教大众化,主张“佛自本性,人人皆可成佛”。第三,他把繁琐的修行仪式生活化。此外,他还强调实践等等。
第三,禅宗惠能思想的精华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也有他特殊的意义。
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从05年开始委托上海音乐学院创作并排练了《六祖惠能》的音乐剧,以音乐剧的形式演绎六祖惠能的生平与其主要思想。这是我们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联合打造文化工程的一个范例。此次借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平台在沪公演。次演出可以进一步打响六祖文化的品牌,让各界友人更好得了解云浮,了解禅宗六祖。我们市委市政府将全力配合,支持该剧走向上海,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舞台。让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在音乐声中得到弘扬和继承,并让该剧成为文化交流的舞台和增进友谊的桥梁。我们热忱得期待社会各界前来云浮参观、投资创业,共同创造美满和谐的生活。
董金平书记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六祖惠能》排演至今一共演出了三场。第一场是2006年11月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菁菁堂的排演,这也是为了11月10日在广东中山纪念堂的首演所作的彩排。杨立青院长、赖斌副书记和我都到现场去看了演出。我看完之后非常兴奋,但是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所以先请教了杨院长想了解一下他的看法。杨院长跟我说了三个‘想不到’。一部以宗教为题材创作的音乐剧居然如此融洽——我想不到;音乐剧的灵魂是音乐,整部音乐剧能够让我静下心从头听到底——它的成功我不到;当时参加演出的我们音乐剧系的学生大部分都只学了两年,一部分学了三年。但在演、说、唱方面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作为院长的我想不到。随后我又问了吴贻弓导演的意见。他拍着我的肩膀跟我我说:待会儿的座谈会上肯定会提出各种说法,但是千万不能在首演之前再有大的改动,改动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就这样搬到广州去演出,我敢担保这出戏是成功的。当然,将来要打磨是肯定的。我听了他们两人的评价之后信心倍增。事实证明,在广东的两次演出是成功的。
我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书记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好政治方向,起初接手这项计划我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就让他们慢慢写,慢慢排着吧。但是到了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前夕,我看到总书记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重新审视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才敢放大胆子抓紧排练。这句话说明我们这部音乐剧是有生命力的,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一定作用。可见云浮市的领导是有先见之明的,早就预料到这部剧反映的是社会主旋律。
因此我必须要感谢云浮市的领导和云浮市的父老乡亲们对我们大力的支持。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的主创人员,特别是编剧
这次能够有机会在2007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推出这部音乐剧可以说《六祖惠能》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但绝对不是最终的目标。之后我们要将其不断完善,推向全国,全世界。这个计划已经初步形成。
记者提问
Q:听说《六祖惠能》没有爱情戏,但是在宣传册上还是能看到许多女性角色,请问导演是如何平衡宗教题材与剧中女性形象的?而且这次的编舞曾经编导的是像《我为歌狂》这样的辣舞,在《六祖惠能》里如何做到舞美与剧情的协调?
A(钱正):这其实是所有主创人员在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将一个佛教题材搬上音乐剧的舞台。戏剧最重要的是戏剧矛盾,爱情故事等等,刘擎老师就曾反复考虑过怎样将女性角色融入到剧中。简单的说,我们运用了传统的歌队、舞队的形式。在很多(包括你看到的)大场面里我们使了很多女性角色,但她们并不扮演具体的角色,而是以一种色彩出现。我有又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在适当的场景(例如惠能的母亲)时我们从歌队舞队里剥离个别演员,从一个抽象的角色转换成一个具体的人物。
由于这是一个音乐剧,考虑到声部、编舞上男女比例的协调,女性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试着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汲取一些养分,将其运用到这部音乐剧的各个方面,让它看起来像是一幅中国画,讲究的是雅和写意,至于细枝末节处就不再深究了。相信在现场可以感受到。
A(刘擎):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其实这个问题在现实主义层面上没有办法解决。我们一开始就面临了一个问题,对现实历史的严谨性、精确性方面的考虑和对舞台的观赏性、表达性方面的考虑,这两者怎么结合?我们通过更开阔的美学概念,例如象征、写意等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音乐剧中,大部分的女性角色并没有参与到现实层面的演出,而是以象征的层面出现。这一方面解决一开始的难题,同时也更接近这部音乐剧所要追求的境界。这种超越现实主义层面的美学观也正是这部剧的特色所在。
Q:请问赵光老师,对于创作这部剧情相对严肃的音乐剧,您是如何考虑流行音乐元素的介入?
A(作曲赵光):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另外我个人认为音乐剧可以是各种风格,不一定要定位在纯粹的流行音乐上,流行音乐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这部音乐剧同样是这样。而流行音乐具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它与宗教音乐并不起冲突。
Q:广东政府为什么选择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而不是其他团体?
A(广东省云浮市市委副书记赖斌):
首先我们相信上海音乐学院的影响和实力。其次是因为缘分,我们同策划、主创人员私下都是好友。第三,政治气候决定了地方政府和地方院校能够走到一起联手打造这样一个文化项目。
Q:请问是否有加入中国传统乐器?是否有闽南音乐音调?
A(赵光):电子音乐的成分比较多,这部分是由彭程负责的。当然也有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和佛教音乐元素(如木鱼)的加入。也有用五声音阶写成的段落,但并不局限于使用某个地域的音乐素材。着重在营造音乐的意境。
Q:请问这次的演员都是那些年级的学生?一共多少人?
A(音乐剧系主任金复载):现在音乐剧系全体四年级、1/2五年级,由于我们缺少舞蹈演员,所以邀请了个别音乐教育系的学生参加演出。主要是音乐剧系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比较多,也就是上次《我为歌狂》的主力。演员队伍总共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