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尼古拉斯·库克

    主持:陈鸿铎

    翻译:严逸澄

    综述:刘禹君


            2016年11月29日下午,尼古拉斯·库克教授2016年上海音乐学院系列讲座在小音乐厅拉开序幕。此次讲座得到上音师生的高度关注,现场座无虚席。本次系列讲座的策划和主持人陈鸿铎教授对库克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杨燕迪副院长做简短致辞:三十年前(1987年),当时在香港大学任教的库克教授就曾到上海音乐学院做讲座,之后又多次来沪,尤其是在去年上海音乐学院召开的国际交叉音乐学大会上,库克教授进行的精彩讲座“音乐与想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库克教授的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其著作在汉语学界也是大名鼎鼎,很高兴看到陈鸿铎教授翻译的《音乐分析指南》刚刚问世,并表示期待此次系列讲座可以获得圆满成功。


     
     
           讲座一开始,库克教授便直接播放了一段由多媒体制作团体“折衷法”(Eclectic Method)在2009年剪辑合成的视频。在这段视频中,当红歌手碧昂斯(Beyonce)与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美国摇滚乐队林纳德·斯金纳德(Lynyrd Skynyrd)的歌合成在一起。库克教授由此引出如下问题: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如何去进一步理解呢?又如何借助已有的音乐分析和理论工具去解读它呢?如果我们要讨论它的意义以及这意义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我们该怎样发问呢?库克教授指出,面对这样的音乐,在传统理论框架内我们甚至找不到精确的词用来提问,那是因为,传统理论对于“什么是音乐”以及“该怎样理解音乐”的根本预设就与我们刚看到的这类音乐截然不同。关于音乐意义,库克教授建立了两大模型,一种他称之为“文本性模型”,另一种他称为“互文性模型”。

     

             库克教授解释了这两个命名的含义和缘由。“文本性模型”,指的是源于19世纪并完整保存至今的传统音乐学与理论系统,该模型是我们所熟悉的。音乐文化的内涵本质上是一系列价值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物,由记谱文本以一种独特的面貌呈现出来,在这种模式下,分析意味着去追溯音乐作品得以从尘世抽离的、作为艺术品的整体意义;这种整体意义由一个抽象的结构概念表述(如作为形式类别的“奏鸣曲”),并且我们很容易被其中的宏观联系所吸引(如申克图标)。这种方式下,音乐作品是一个由结构而不是历史定义的抽象物,且其与理性捆绑之紧密不亚于自然现象与科学理论之间捆绑。这还意味着作品的意义应该是固有的、完整的,是作曲家赋予的,而编辑、演奏者与其他诠释者只不过是将原有含义进行再造,并力求贴近原义。

            相反,“互文性”模型产生的意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这种意义也不是固定的,而是一种可商榷的、随着媒体文本与观众互动的情境变化而变化的意义。这些恰好能够用上述视频来说明,两首歌原来的层级被拆解,再通过拼贴、蒙太奇等对异质对象的处理手段被戏剧性地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意义从结构单元的并置(而不是叠加)中衍生而来。“互文”的不精确性会造成所承载含义的成倍激增,碧昂斯VS林纳德·斯金纳德就是这增长链中的一环。这个视频的驱动力是各种“冲突”,我们可将其归纳为一种原生的异质性:每首歌在被听觉接受时都伴随着另一首歌,意义就产生自观众与听众对MV不同的参照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意义从理性认知与散漫认知的缝隙中衍生出来。

     

            库克教授认为,文本性与互文性模型代表了聆听音乐与思考音乐的不同方式,分别代表了一个自成一体的认知系统。然而,文本性模型是传统音乐理论与分析的基石,互文性模型却被边缘化了。在互文性的音乐世界中,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式来探讨这样的音乐(传统分析工具不能解释任何问题,因为音乐意义不再源于文本)。相比文本音乐世界,互文性音乐世界的优势是,能够更直接地将我们引入对文化内涵的解读。本次讲座库克教授主要围绕互文性音乐世界展开,以“折衷法”组合为例。

            随后,库克教授详细介绍了“折衷法”组合与合成文化,他认为影像糅合也很好地说明了互文性模型的运作模式,从另外两方面,影像糅合也很好地说明了互文性模型的运作模式:第一,它是一个完美集中了音像与影像技术的例子,其结果是一个视-听结合的综合体,但其实眼睛接受到的音乐要多于耳朵接受到的影像——“音乐的基础线(低音、强有力节奏和律动)是最突出的,它是之后一切合成的基础”。第二,文本性模型始终把“叙事”或某个“主旨”放在首位,与此不同的是,互文性模型由不同的事物构成,通过异质元素的不断冲撞与协调,由此产生的意义是突现的、无法预计且经常是难以言传的。

     

     

           在讲座最初的视频例子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荒诞的叙事:碧昂斯的热舞与林纳德·斯金纳德的音乐是格格不入的,这正好显示了两类音乐的冲突。从认知角度说,某个风格元素平时听上去很正常,但在这种方式下却会带有侵略性地刺激人的神经,这是对熟悉感的一种消解。我们可以借助马克·特纳和吉列斯·富科尼尔的“概念融合理论”来解读这种现象。两种不同的概念空间互相结盟,造成了一系列的交叉。碧昂斯与林纳德·斯金纳德的两首歌就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空间,两者时间、和声与其他结构元素的叠置造成了充满矛盾的复合语境。同时,库克也关注到了听众在视频下面的各类留言,观察到交叉效应(的积极一面)在留言中亦有反应。

           如果说库克通过碧昂斯与斯金纳德的这一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元素经由冲撞而产生的意义是突兀的、无法预料的;那么“折衷法”的另一个作品“塔伦蒂诺剪辑带”(2009)将会为我们说明本讲的另一个要点:在一部作品内声音与影像糅合所产生的意义。借助传统电影批评或其他诠释手段来解读“塔伦蒂诺剪辑片”这样的作品并从中提炼出可用语言总结的所谓“意义”是很困难的。

     

     

          通过将“折衷法”与另一个电音团队“冷切”作对比,库克教授向我们说明,“折衷法”作品中的意义,其表演性要甚于语义性;这意义不是固有的,不同媒介之间的交互、音乐模式与互文对象之间的交互,都可使其意义产生可商榷的余地。或在更理想的情况下,多重意义的商榷不限于媒体素材,“折衷法”还可作为中间媒介,与拥有不同背景的观众及诠释者产生更多元的交互。在这样的多元交互体系中,任何环节发生任何变化,都会导致一连串的新的可能性产生:这就是多媒体作品的意义之“不可预料性”的理论依据。这也是为何在超现实主义领域,意义总像是被随心所欲造就,永远独立于人的预判一样。这样一来,冷切通过多媒体传达他们的政治观点,折衷法的作品从多媒体互动的即时即刻——当下情境中获得意义,且这种意义无法被文字精准归纳。除非你想借用他们的作品论述某个具体问题时——比如当下的暴力倾向或社会对婴儿态度,你才会觉得折衷法的作品“没有观点”。

     

            库克提醒我们,他虽然一直在谈当代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互文性音乐意义,但这并不代表互文性模型适用于前卫的当代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中有许多作品都更接近互文性模型。19世纪最主要的乐谱出版社霍夫迈斯特有一份数据,罗列了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所出版的乐谱,你几乎在其中找不到任何你听说过的作品,如果碰巧哪一首你听到过,很有可能是为某件冷僻乐器的编配的改编曲,这种作品是大家拿来自娱自乐的,性质相当于我们看电视或上网打发时间。但这些多元信息几乎完全被历史音乐学家给忽略了,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历史音乐学家没有理论方法来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目前各个学术界面对Youtube上的海量信息难以下手,面临的也是同一个问题);第二,在文本性模型的语境下,这样的对象与我们探寻音乐意义的思路根本不相容。

           最后,库克对即将展开的整个系列讲座的后面即将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预告”,并总结到:音乐分析可以引申到很广阔的范围,但这些讲座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不脱离本体,一切讨论都指向于解读具体作品,由此,它们得以对孕育了其自身的文化天地作出可靠阐释。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积极参与互动,教授回答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刚才您有提到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西方古典音乐很多也建立在互文性的概念之下,那能否请您具体谈一谈互文性这样的观察点在考察19世纪音乐作品时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教授回答说,首先这个提问的思路是很好的。这两种分析模式是互补的,具体采用哪种思维模式,这取决于研究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由你的提问方式、想要强调什么内容来决定。比如说,针对莫扎特或贝多芬的交响曲,提出的问题是作曲家是如何构筑这个作品的整体结构的,那么这就是文本性的问题,需要借助文本性思路来解答。但是,如果关注到的是莫扎特钢琴音乐中融合了很多不同的风格,即他对很多不同音乐的引用,这个研究思路就是互文性的。

          第二个问题,刚提到新的研究方法是对现代人文性分析。现代学界是怎样分析这个问题的,想问一下研究方法。

          首先,当代媒体音乐的灵活性、流动性很强,我们研究对它的评论,其性质类似于我们研究18世纪音乐时对作曲家的日记、书信集等信息的研究。但是当我们研究当代媒体的时候,可以了解到听众即刻的反应,这是我们新的研究内容的来源。二者的区别是,以前我们关注的更多是作曲家如何理解自己的作品,而现在我们会大量参考到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作品的。此外,我们得到的不只是对视频是否喜欢这样的信息,还能得到网络用户的来源、他们在想什么等诸多信息。这要求我们必须自己有先行的立场、自己的研究角度去过滤它。

     

     

     

           此次讲座与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音乐分析类讲座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涉及到了如何理解当下的多媒体“音乐作品”的意义及研究方法,也提供了审视西方“传统”音乐的全新角度。相信此次讲座(及后续六场)中,库克教授独特的研究思路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