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的解读姜夔词乐的方法
时间:2016年4月20日10:30—11:3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新教学楼中415
课程负责:洛秦教授
特邀主讲:林萃青教授
主持人:黄艺鸥博士
演讲记录与整理:章瑜
图像提供:李昂
录像:杨雷
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平台、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和《音乐艺术》编辑部主办的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宋代音乐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课堂讲座活动,特别邀请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孔子学院院长、原音乐学系主任林萃青教授,为大家带来四场精彩的系列学术讲座。本周是其系列讲座中的第一场,由赴美留学期间受学于林教授的黄艺鸥博士担任主持。
讲座开始之前,黄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林教授的学术经历与研究成果。林教授长期致力于音乐人类学理论、音乐史学理论,以及宋代、明代及当代音乐研究,在宋代音乐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其专著《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更为宋代音乐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理论支撑以及开拓的力量。不仅如此,林教授还致力于推动21世纪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传播,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
在本场讲座中,林教授选择在国际语境下的三位重要学者,包括杨荫浏、[英]毕铿(Lawrence Picken)、[美]卞赵如兰(Rulan Chao Pian),比较分析他们在研究、解读姜夔词乐时所处的不同学术环境、人文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的学术观念与思维,及其对于推动21世纪姜夔词乐研究和表演的意义。
前 言
讲座伊始,林萃青教授首先从国际化的视角阐述音乐史学观念,并且分析宋代音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在尊重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宋代音乐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国音乐研究在全球的话语权,促进国际间音乐文化的对话。
1、音乐历史的特征
固定/不固定的音乐历史。林教授认为,音乐历史有固定的和不固定的部分组成,比如,有些历史事物的确曾经存在,这是固定的;但这些历史事物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这是不固定的。研究宋代音乐也如此,研究者首先应清楚研究对象是历史中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部分。
记忆(记录)/不被记忆(记录)的历史残片。林教授指出,历史记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每个时代需要记忆的内容存在差别。现代人认为有需要记录的历史,一百年前的人则认为没必要记录,这说明残留下来的历史碎片不可能百分之百重现过去的历史全貌,历史不可能百分之百呈现于当代。因此,历史具有模糊性,音乐历史的研究不具备绝对正确的答案。然而,这并不代表研究具备随意性,而应尽所能找到最好的历史证据、逻辑去架构与理解,研究者应具备“如履薄冰”的学术态度。
2、宋代音乐史学问题
林教授认为宋代音乐史研究是中国音乐史学的大课题。目前,有关宋代音乐史料的把握、乐谱的解读以及对历史发展的学术认识及其在音乐史研究中的架构已基本成熟定型,但仍有诸多细目问题有待解决,并提出一个学术概念:即新的、当今的研究是建筑在前人的台基上,前人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学术成果,都需不断地被认识。
三种不同的解读姜夔词乐的方法
林萃青教授在宏观的阐述了其音乐史学观念及研究宋代音乐史的视角之后,进入今天的讲座的主体部分。林教授先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何杨荫浏、毕铿和赵如兰三位学者对姜夔词乐的解读存在不同?他们是否将资料证据用得准确?对于乐谱中存在无法用实在的、物质的证据解读之处,他们如何处理,依据是什么?杨荫浏对姜夔词乐的节拍处理是如何从史料、音乐传统、逻辑推理寻找出来的?
首先,林教授从资料、课题、概念、演绎、成果等方面分析三位学者翻译姜夔乐谱的途经与方法:对待相同的资料,得到的答案不同;对姜夔乐谱的版本、谱字、宫调、语音、旋律、曲式结构等课题,各自侧重点不同;杨荫浏在研究过程中具有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而毕铿则无;同样的概念不同的人演绎亦不同,等等。
其次,林教授认为,解读姜夔词乐需对姜夔其人有所认识。他通过展现史料中记载的姜夔自传、字迹及画像,进行了一系列固定的和不固定的历史推理分析,林教授指出对姜夔的认识不应简单片面,而应是静、动态的全面认识,经过66年岁月的姜夔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这亦体现在他不同时期、创作时空的音乐作品中。研究者不仅应了解宋代的姜夔,而且应认识清代文献保存状态下清人眼中的姜夔。这种全方位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存在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多种可能的。
通过聆听《扬州慢》音乐音响,林教授将杨荫浏、毕铿与赵如兰对该曲的译谱版本进行比较,并从不同的人文元素来解读学者之间的差异。杨荫浏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音乐学家,通晓中西音乐,从小接受传统的中国民间音乐,会唱昆曲,并且专门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的田野考察,奠定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式,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局内人。毕铿是20世纪从事亚洲音乐研究的重要的英国学者,其毕业于动物学专业,是业余的古钢琴演奏家、乐器研究收藏专家,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接触到中国传统音乐,后来华认识查阜西等文人学者,学习古琴及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在中国古乐研究方面成就斐然,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者。赵如兰是20世纪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的美国学者,是语言学家赵元任的长女,其幼年生活中接触王国维、胡适等新旧式文化,后系统学习德国-美国音乐学,成为哈佛大学首位华裔女教授,其博士论文《宋代音乐史料与解译》亦获得美国音乐学会最佳书籍奖(1968),而姜夔的研究是其博士论文中的重要内容。林萃青教授认为,三位学者的人文背景、学术环境的不同使他们对姜夔作品的译谱成果体现出来的内容、形式之不同,每位学者对于同一乐谱有着不同的解读,而在这个过程没有对和错之分。那么,这三位学者译谱背后所蕴含的学术观念、理念、思维方式的差异,又呈现出怎样的学术发展格局与脉络,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最后,洛秦教授对林萃青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解读和总结。他认为,林先生的讲座具有理论逻辑性的安排:对于如何思考姜夔这一问题,首先应从材料着手,包括姜夔的自画像、自传及乐谱;其次是姜夔的生平,其作品创作与当时所处人生阶段密切相关;再者,姜夔的谱本由清代人重新梳理、出版,为何清人会对姜夔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姜夔乐谱在中国、英国、欧美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同的作用?在不同语境下有何意义?在此过程中,林萃青教授阐释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作为学术,这些研究不存在对错的价值判断。这也是宋代音乐文化研究过程中需要提倡的。历史是什么?如何理解古代历史的音乐?它对今人有何意义?值得深思。
林萃青教授的讲座和洛秦教授的解读与回应,使得在场的同学聆听到了两位学者的精彩对话,而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