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麦淑贤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列讲座综述
香港中文大学麦淑贤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列讲座综述
主讲人:麦淑贤(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教授)
主持人:孙国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主 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
时 间:2015年12月16、17日15:30-17:0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新教学楼北216教室
隆冬腊月,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音乐分析教研室麦淑贤(Su Yin Mak)教授来到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讲座。讲座总共有两场,题目分别为《风格分析:“风格原型” 理论(Topic Theory)初探》和《舒曼〈诗人之恋〉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的暧昧性与语义的多价性》。
第一场讲座是《风格分析:“风格原型” 理论(Topic Theory)初探》,麦淑贤教授围绕在国内学界尚乏人问津的“风格原型”理论展开叙述。麦老师首先介绍了“风格原型”的历史渊源。“Topic Theory”出自希腊文“Topos”(中译“部目”) ,该词源于希腊古典修辞学,泛指程序化的论证类型,而后通过美国音乐学家莱昂纳德·拉特纳(Leonard Ratner)《古典音乐:表现、结构与风格》(Classic Music: Expression, Form, and Style)一书的研究成果,这一概念被移植到了音乐领域中。这一理论的引入得到了一些音乐学家的重视,他们不仅在研究实践中加以使用,并且也将这一理论进行拓展和延伸,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牛津指南系列之风格原型理论》(The Oxford Handbook of Topic Theory)是讨论这一理论的最新著作。在此基础上,麦老师给出了音乐中“风格原型”理论的定义:从音乐与崇拜、诗歌、戏剧、狩猎等社会低下阶层的生活等方面的联系中,十八世纪早期的音乐发展出了一套具有特征的音乐形象语汇,而后为古典时期的作曲家们传承,其中有一些音乐形象和各种感觉与情感相联系,有一些则具有画面感,它们统称为风格原型——音乐话语中的议题。随后,麦老师讲述了如何在音乐作品中辨识出具有“特征”的音乐形象:首先分别讲述了舞曲和进行曲的节奏特性,以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你不要再去做情郎”唱段为例加以解释;然后以风格的结合及使用方式入手,辨析了歌唱风格、辉煌风格、学究风格、狂飙风格、魑魅风格、田园风格等不同风格类型。在对风格进行了举例说明后,麦老师讲解了风格与风格原型的不同点,认为音乐风格原型是脱离了其常用语境的风格与体裁特征,通过贝多芬降E大调第26钢琴奏鸣曲、舒伯特《冬之旅》之“菩提树”、肖邦第一叙事曲中的号角声加以解释。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麦老师分别详细剖析了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啊!谁能告诉我”咏叹调和其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32号)第一乐章,来分别作为声乐和器乐音乐中的风格原型互动范例。在互动环节中,音乐学系的伍维曦老师把“风格原型”与文学中的隐喻和典故想联系起来,甘芳萌老师就“风格原形”理论对于古典时期音乐以外音乐作品分析的适用性以及作曲家如何期待听众在聆听过程中接受“风格原型”进行了交流,
第二场讲座是《舒曼〈诗人之恋〉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的暧昧性与语义的多价性》。舒曼于1840年创作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共包含16首歌曲,尽管在演出中演唱的顺序是固定的,但歌曲的文本——海涅的诗歌原本却是分开独立创作的,一首诗与另一首诗并不构成线性的叙事关系,麦老师的讲座就围绕着这种有趣的非线性叙事现象展开论述。麦老师首先提出了一对有趣的矛盾:抒情诗歌及以此为基础创作的歌曲往往倾向于把视角聚焦在某一种形象、概念、情感状态上,着重瞬间与时间停顿的意境,但与此同时,歌曲的演奏和聆听却是顺时序的。舒曼将独立的诗歌组合为具有叙事意义的声乐套曲,其中构成歌曲之间逻辑关联的手段正是特殊的音乐写作技法。麦老师分析了第1首歌曲结尾没有被解决的和声,将其与第2首歌曲开头的和声联系起来,指出了这一头一尾两处和声的接合特点。随后,麦老师梳理了整套歌曲的情节大纲,并通过歌词中的动词时态判断每个场景发生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她细致分析了第12首歌曲的乐谱,指出了这一首歌曲中对第4首歌曲旋律的引用,并进而提出整部作品第1首歌曲的开头与最后第16首歌曲的结尾构成了一种长线条的呼应。舒曼正是凭借特殊的和声及结构构思协调了听觉经验内的即时感知和总体远景。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向老师询问了这种观察视角是否同样适合其他类似的声乐套曲研究中,而后甘芳萌老师就第1首歌曲的调性与麦老师展开了进一步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麦老师以英语为母语,但她在讲座过程中尽最大努力用普通话进行表达,还不时询问台下的听众她的普通话是否标准。她谦虚的态度与严谨的学风获得了上音师生的阵阵掌声。
综述:
武跃,上海音乐学院2015级西方音乐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忠教授
-
关于
的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