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1级“民族音乐学课程”田野采风系列综述(三)
——泉州梨园戏
综述人:杨白石、石乙婷、陆杨立
摄影、图片、资料:金桥老师、杨白石
12月10日—12日,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生一行13人分别前往福建省泉州市梨园戏古典剧院,以及泉州市梨园戏剧团退休演员陈美娜老师家中进行学习、交流和采访。三日活动分述如下:
场景一
采访时间:2014年12月10日14:30
采访对象:梨园戏演员陈美娜,及其先生杨双志
采访地点:陈美娜家中
当日下午,梨园小组成员到泉州市前梨园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陈美娜老师家中学习观摩以及采访交流。非常巧的是陈美娜老师的先生杨双志老师是我们的校友,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这样的巧合也使得我们此次的采访非常愉快。我们的采访就从杨老师从上海求学又回到福建工作直至在泉州扎根这样一段丰富的人生阅历开始,根据杨老师的讲述,我们了解到:
他读书时曾参阅过由厦门学者于1958年赠送给上音老师的《(重修)泉南指谱大全》(原版由清末年间的厦门才子林继秋编撰),因此便与南音工尺谱结缘,后来也为规范南音工尺谱的记谱做出了一定贡献。上海音乐学院李民雄教授也曾在此期间跟杨老师学习过南音用的工尺谱。值得注意的是,全国通用的是小尺工,即“上尺工”,而南音使用的是“尺工六”,音名音律、记谱都不一样。此外,就师生对工尺谱速度标记疑问,杨老师解释认为:工尺谱只有节拍,没有速度规定,比如“宽三”,有四个拍子,也就是4/8拍,演唱时都很慢。宽三之后是紧三,比宽三快一点,并强调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工尺谱上面有说明速度变化的标注。
听完杨老师丰富有趣的人生经历,应同学们的请求,陈老师为大家介绍并教授梨园戏科步(即戏曲中的“身段”)、唱念等表演内容。
退休前,陈美娜老师是泉州市梨园戏实验剧团旦角演员,老师说梨园戏主要看旦角的表演,而且基本不用水袖,最多用作装饰作用。同时,梨园戏的科步有很多,其中有其独有的身段,例如“螃蟹手”(在敦煌壁画里面有出现过)和“鹰爪手”(又称“提手”)、“末指手”(旦角表示娇羞),“安心走”、“相公摸”、“包脚步”等,陈老师都为我们耐心讲解,并一一进行了示范。
(图为旦角“螃蟹手”)
(图为旦角“鹰爪手”)
接下来,陈老师介绍了梨园戏旦行分“大旦”和“小旦”两种,前者就像昆曲中的闺门旦、正旦,京剧里青衣等;后者指的是小花旦,饰演丫鬟等角色。不同于其他剧种,梨园戏中旦角的“站”身体要呈“s”型,旦角的台步也区别于其他剧种的“脚法”,称之为“赶脚”,两腿必须并拢,每次只能走半步,前脚要遮住后脚,跟昆曲丁字步不一样,陈老师解说道,由于梨园戏过去的戏台就由7块木板构成,舞台很小,不适合大范围的跑圆场,因此必须在小范围内把科步做全,把要表达肢体动作做细,也就使得梨园戏科步要求严谨规范,关于手指位置,还有一个口诀:“指手对鼻子;分手到肚脐;齐手到眉毛。”就形成了梨园戏科步十分之细腻的特点。陈老师说,虽说是梨园戏有总结出18部科母,但其实远不止18种,有100多种,这18种只是最常用的科步。身段讲述完后,陈老师也教我们唱了一小段小梨园流派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中念白和曲牌片段。
(图为旦角“S”型站姿)
(图为旦角台步“赶脚”)
(图从左往右依次:典典、杨白石、陈美娜老师)
此次的学习交流只有短短两个小时,时间紧凑,但我们还是从身段、唱腔等方面切实感受了一番梨园戏的魅力。此次采访我们还有幸品尝到了由杨老师为大家泡的福建铁观音,茶的味道香甜浓厚,就像这恬淡优雅的梨园戏,古色古香,却蕴藏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场景二
采访时间:2014年12月11日9:30
采访对象: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副团长张纯吉等
采访地点:泉州市梨园古典剧院
昨天上午在结束对泉州市南音乐团采访的回程中,偶遇了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副团长张纯吉。在他的邀请下我们一行人于11日来到泉州梨园古典剧院观看他们剧团的排练。在剧院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剧院的展览厅。进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他们剧院所获得的荣誉奖章以及演出的剧照,包括《陈三五娘》、《胭脂记》、以及最近参加世界巡演的《董生与李氏》等。
(图为梨园古典剧院的荣誉奖章)
除此之外,展览厅中还将梨园戏中旦角所有的身段手型、十八步科母的功能作用以及梨园戏中所运用的伴奏乐器一一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并加以文字说明。与南音一样,梨园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是:二弦、南琶、三弦和尺八。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梨园戏中所提到的尺八,实际指的是南洞箫,也被人称作“南管”“南萧”等,而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日本尺八。
(图为梨园戏旦角身段手型)
在展览厅最里面的部分展示了整个梨园戏的发展史,包括传统剧目表、演员表以及建团剧目表。这几个表格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告诉着我们梨园戏悠久的历史以及为了迎合现在的大众口味所作出的改良和创新。在参观完梨园戏的展览厅,我们又去观看的剧院演员们的排练。
他们所排练的剧目是《苏秦》,当然也是传统剧目改良之后的版本。在此前我们听老师说过梨园戏比昆曲还要慢,但今天看了他们排练发现并非如此,剧中故事情节生动活泼,剧情发展紧凑,一环紧扣一环,演员们的表现也是活灵活现。由于是排练,演员们都没有上扮相,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来演一个老头子,又滑稽又搞笑。台上大多都是尚在院校里念书的学生,每个人都认真地排演着。尤其是当中男丑台词忘记,台上所有演员帮忙说台词,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这个大家庭所有的温暖,也可看出每一位演员的努力跟敬业。
(图为《苏秦》排练剧照)
(图为师生13人在剧院门口合影)
场景三
采访时间:2014年12月12日19:30
采访对象: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张纯吉副团长
采访地点:泉州市 梨园古典剧院
在对梨园戏的历史传承、唱腔科步等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于12日来到了泉州的梨园古典剧院观看梨园戏《李亚仙》。
(图为《李亚仙》剧照)
(图为《李亚仙》剧照)
《李亚仙》是一部传统的梨园戏剧目。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名妓李亚仙与上京赶考的太守之子郑元和一见倾心,在老鸨的促和下情定终身,郑元和先被老鸨所骗散尽三千两金,又被施计与李亚仙再不得相见。但李亚仙情意深重,终于在街头找到了沦落到以教卖唱为生的郑元和,见其潦倒深感自责,决意跟随郑元和从良并帮助他备考以取得功名。接着为督促只醉心于情爱的郑元和一心向学,无奈自刺双目劝学。最终郑元和金榜题名归来,李亚仙先是因自己从前的身份而拒门,后又为郑的衷情打动,出门迎接,皆大欢喜。
尽管是初看梨园戏,但它柔美的身段、精妙的唱腔、细巧的步伐与手姿或是极具古韵的唱词及跌宕的剧情,都无一不令人不禁深陷其中。整出戏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第二出“踢球”中众球女蹴鞠的片段,球女们动作灵巧,身形婀娜,场面的编排亦令人赏心悦目,将蹴鞠这一古时的活动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观看完整部戏之后,我们一行人又和梨园剧团的张团长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从张团长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当日台上演出的团员多是尚在院校内就读的年轻人,此次虽为公益性演出,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磨练自身技艺的平台。接着,师生就东亚其它地区音乐与泉州地方戏曲的相似性与渊源关系,梨园戏的乐器使用等提出问题。其中,在提到泉州南音与梨园戏之间一些唱段的重叠时,张团长回答表示现南音许多唱曲事实上是早期梨园戏艺人分散流落时形成小型几人组合演唱其中名段的结果,像《三千两金》、《鹅毛雪》等南音唱曲原先是梨园戏中的唱段,后演变成南音中的常用曲目。而在这次《李亚仙》的剧目中,观众们也同样能看到这两支名唱段的出现。
总结
尽管此次交流因时间关系很是简短,但在梨园戏的观摩和交谈中,既使我们得到了实地的体验,也拓宽了学习视野,受益良多。
11名学生在体验式的田野采风中,不仅学习到高甲戏、南音以及梨园戏的基本知识,也使得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田野技术与方法得以应用。至此,上海音乐学院2011级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为期一周的实践考察和采风教学活动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