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
博士研究生成果发表 音乐分析专场(Ⅰ)综述
时间:2014年11月4日8:15-10:15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厅
事件: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博士研究生成果发表音乐分析专场(Ⅰ)
主持: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
综述:孙胜华(上海音乐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
审核:新闻组
音乐分析专场(Ⅰ)中,共有四位博士生进行了宣讲,由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全场主持。
第一位主讲人张智军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生,他陈述的题目是《王西麟音乐作品之“长呼吸”结构思维研究》,张智军认为,“长呼吸”结构是作曲家王西麟先生经过几十年学习和实践而成,业已贯穿于他所有作品中并成为其作品的一大亮点。这一结构既是一种技术手段,又是一种思维方式。
就王西麟先生如何运用及体现“长呼吸”的结构特点,张智军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王氏“哭腔”旋律句式的长气息,如《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副部主题。2、节奏惯性的“结构场”即指以某一种节奏型为“动机”因素加以贯穿发展,如《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铸城”第二部分第52-162小节。3、“入场”对位式的织体音型,如《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4、放射式的高潮布局,如《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情感张力总体上呈现黄金分割美学思维。主讲人张智军认为,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王西麟先生的这种“长呼吸”结构思维使得他的作品能够以独特的“口音”讲述其自身、也讲述着这个社会。
在就此宣讲论文的点评与回应过程中,王文老师认为,应给予“长呼吸”一个清晰的定义;王建元老师认为,“长呼吸”的特点在于打破小节方整性结构、材料同分异和及速度慢等处。
第二位主讲人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生马颖辉,其陈述的论文主题为《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画面感——对埃里克·萨蒂钢琴组曲<运动与嬉戏曲>创作思维的剖析》,马颖辉认为,该组曲是为夏尔·马丹一组20副插图的配画音乐,共二十一首。作曲家为每一副画杜撰一段小故事后,再进行配乐,其中每一首乐曲都以一种运动项目或游戏名称作为标题。
马颖辉通过该组曲其中的三首作品即《乏味素歌》、《秋千》、《钓鱼》的创作技法分析,归纳出作曲家为使听觉与视觉所表述内容相互作用而产生画面感的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
1、音乐作品均由较简单的音乐元素所构成,音乐的风格表现出作曲家所崇尚的简洁、淳朴、单纯的音乐形式。2、音乐本身承担了对作品中文字的诠释,主要采用音画式的描绘和多重性格勾勒手法。3、音乐并非是一种高度逻辑化的发展与联系,而是一种多种元素的并置与重复。马颖辉认为,音乐结构的完整性体现在黄金分割比例原则的数控手法上,此种不同于德奥乐派的创作观念,其初衷是以音乐作为媒介、以音画的方式阐释其标题内容,同时用音乐本身来诠释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在就此宣讲论文的点评与回应过程中,有专家认为应继续在音乐与心理学结合方面推进研究。
第三位主讲人是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博士生朱婧燕,其陈述的论文主题为《王西麟交响组曲<太谷秧歌>之音高语言研究》,朱婧燕认为,这部组曲中,作曲家不仅从原型曲调中提取核心音程和民间语汇进行构架、融合,而且还逐渐将核心音程关系转化为自己作品中的核心音高结构来进行运用。
朱婧燕的研究体现为:在“横向主题旋律中的音高语言”方面,首先作曲家汲取了民间曲调特征的音高语言,如第一乐章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取材于民间音乐《看秧歌》;其次是五声化的三音组核心音高在主题旋律中的显现,如第五乐章第二主题。在“纵向多声的音高构成”方面,包括四五度三音组的纵向结合、半音形成的偶合碰撞、音程流式的高音构成、二度叠置的音块式技术等。
音乐分析专场(Ⅰ)的最后一位主讲人王球,是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的博士生,他陈述的论文主题为《伯恩斯坦爵士赋格的风格越界》,他说,提交论文中所研究的爵士赋格是选自伯恩斯坦为独奏单簧管和爵士乐团而作的《前奏曲、赋格与即兴连复段》。王球认为,这首赋格至少拥有三副面孔——Classical,Jazzy and Modern:1、“古典”的二重赋格,指结构原则、呈示与再现的标准化格局、倒影与密接和应、主题与间插的交替织体、双主题调式调性等符合传统的规范。2、“切分”的爵士赋格,指赋格中切分节奏、布鲁斯音阶、即兴演奏散发出浓郁的爵士风味。3、“点描”的现代赋格,指它的“点描”织体和“点彩”配器等现代技法。
在就此宣讲论文的点评与回应过程中,钱仁平老师提问,爵士究竟对赋格有哪些影响?王球认为这方面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