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1日—24日,“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CHIME/磬)”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举行了题为“声音、噪音和日常生活:当代中国的音景” (SoundNoise And The EverydaySoundscapes  in China)国际研讨会。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以及中国大陆地区近60名学者、音乐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教授、副主任刘红教授、课题研究员刘桂腾教授以及研究生李亚、张露丹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该会议旨在探讨如下议题:  

    · 声音产品,声音控制(Sound Production, Sound Control  

    · 声音与国家(Sound and the State  

    · 声音与音乐(Sound and Music  

    · 消除噪音,声音制造(Eliminating Noise, Producing Sound  

    · 城市音景/ 乡村音景(Defining Urban Soundscapes Defining Rural Soundscapes  

    · 中国人的声音,外国人的声音(Chinese Sounds, Foreign Sounds  

    · 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的声音(Sounds in Chinese History (or Society)  

    · 声音与日常生活(Sound and the Everyday  

    参会学者们围绕 “音景中国”的话题,全面涉及了有关声音的个体感知和体验、声景研究的历史、声音生态、音声哲学、声音与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涵盖了聆听、声音艺术和实验音乐、广播之声、噪音、声音的全球化等各方面的声景研究。  

    8月20日上午,作为本次会议邀请的主旨发言人之一,萧梅梅教授发表了题为“记忆中的‘72家房客’—上海日常生活的声音景观”的学术报告。她首先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声音中国:生态音乐学之听觉-视觉民族志”研究项目,上海城市声音景观是该项目的子课题之一。她的报告通过历史档案、文学作品、口述访谈、录音、声音制作等多种手段,深度呈现城市中人与其所处的声音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拓展上海城市声音文化的研究。“72家房客”是1950年代,由上海滑稽戏艺术家以上海基层居民的艰苦生活为主题创造的一部喜剧,这出喜剧浓缩了不同阶层人物的个性和命运,在这出戏剧中,72位住户生活在一个非常小的生活空间,这被视为老上海的典型生活。萧梅教授便以记忆中“72家房客”的日常生活为视角,通过当下的田野录音,试图再现里弄生活空间中的声音环境,这当中包含个人隐私、烦恼、个体冲突、孤独、人际互助、嘈杂的喧闹等等,由此探讨日常生活里的声音如何表征历史,以及声音与居民行为、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萧梅教授的发言相呼应,在“声音上海”的小组研讨中,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李亚聚焦于上海中心城区里的江南丝竹乐,从丝竹乐人描述的聆听经验出发,考察不同丝竹乐社多样化的声音形态与感知方式,以此为途径寻找历史上“江南丝竹”在上海所体现出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

        刘桂腾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中国信仰体系中的仪式音景”。中国北方的广大森林与草原是萨满教的核心地带,在萨满仪式中,有着丰富的充满意义的声音形式,用“音乐”这一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术语显然已不适用于指代仪式中的所有声音。该论文以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萨满祭祀仪式为对象,集中展示萨满仪式过程中,祭具、萨满服装、乐器、神歌以及自然环境等各种声音元素,从声音的视角解读仪式音声环境与萨满仪式文化之间的关系。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和研究生张露丹以西安八仙宫的早课和施食科仪为例,剖析道内人道外人“音乐(声音)概念的差异,并依据刘红教授提出的“看见道场”之核心、中间、表面之理论框架,深度阐述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





     

    来自上海的独立学者程之伊,也带来了她在内蒙、新疆地区拍摄的纪录片,该片聚焦于遍布内蒙、外蒙、图瓦、新疆哈萨克斯坦等阿尔泰地区的双声音乐形态,力图展现双声音乐与自然生态下的文化体验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当地人独特的声音宇宙观。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声音艺术家姚大钧和颜峻进行音乐会表演和学术报告,他们陈述了近年来中国声音工作者的实践,即对中国声音的现象本体进行监听、思考、采集、整理、分析、保存、解构和重新语境化(也就是再创作)。姚大钧的“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中国声音艺术”项目推动了声音艺术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暗示了过去一百年来的西方声音变革如何发生在中国最近的短暂十年之间。他的报告探讨了新的声音媒介下的中国人的声音意识,噪音的语境重构,人类与自然音响生态等问题。8月22晚上的中国声音艺术展演中,姚大钧和颜峻进行了即兴的声音艺术表演,颜峻操作一套发声装置,试图让听者挑战性的感受持续不断的高频音波,他们提倡“主动聆听”,每个人都可以对这些声音作出自己的解读。  

    最有趣的论题应该是英国Exeter大学年轻讲师庄越的报告她以中国的“痰嗽之声”为题,展开文化分析她的研究从林语堂的描述开始:“那吐痰的动作普遍有三拍,起先二拍是准备那最后的一吐的咳嗽与扫喉咙的声音。那最后的一吐是一种急而强的声音做出来的,是慢板后的急眼。”庄越将痰嗽之声,应合林语堂的三拍论,并以京剧中人物上场刻画性格的“叫板”相比较(例举《文昭关》),接着进入了将此“三拍论”与“通过仪式”(rites of passage)相勾连的阐述。从“痰嗽之声”音质上的Keh(咳);Aaaaaaaah(啊咔咔咔咳); Touh(唾)分别以起板——散板——急板拟声,接着与生理及情绪上难受的中断(agonising disruption);心动的暂歇(stopping the heartbeat);再到一种阈下刺激(subliminal thrill)对应,再就是象征层面上对范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仪式阈限理论的三阶段延伸——进而指出“痰嗽”之“三声”与日常生活隔离(Separation from everyday); 驱邪(dispelling the demons);扫净(death of demons)之间的意义关联。(参考@不懂科学的人的微博评论:http://weibo.com/p/1001603750480600776145  

    分享到:


  • 文章录入:toryjiao责任编辑:mus
    关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