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美兰工作坊综述
时间:2013年10月16日(周三),9:00-11:00;13:30-17:00
地点:图书馆三楼录音棚
主讲人:Triyono Bramantyo
综述整理:吴洁
摄像:吴洁
在第一天的《甘美兰及其印度尼西亚的音乐现状》讲座之后,10月16日展开了甘美兰的演奏教习活动。此次工作坊的主讲人是印度尼西亚日惹艺术研究所教授、日惹宫廷艺术舞蹈团团长Triyono Bramantyo。印度尼西亚的Yogyakarata甘美兰表演组参与教习与表演。演奏的曲目是Lancaran Gandhes, Pelog Barang,由该表演组的作曲家创作而成。乐曲所用的是爪哇甘美兰的传统七音音调Pelog。演奏的乐器主要有Gender, Bonang Barung, Demung, Saron, Kenong, Gong等。在Yogyakarata表演组演奏示范之后。参与演奏的十五名学生,席地而坐,各负责一件乐器,演奏家们开始进行个别教学。首先是最基础的演奏技能。
其次是乐曲。该作品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引子Buka:.5 5. 7 6 5 3. 5 2 3 6.6
旋律Umpak:7 5 7 6 7 5 7 6 7 5 7 6 7 6 5 3
5 2 3 . 5 2 5 3 5 2 5 3 2 3 5 6
Lagu: . 7 . 6 . 7 . 6 . 7 . 6 . 5 . 3 . 2 . 3 . 5 . 3 . 2 . 3 . 5 . 6
节奏 Notasi Kendhang:.... .... t t p b p p p p
p t p p p b p p p b p p p b p p
Suwuk:p t p t p b p t b p t b . p p .
最后展开人声部分的教学。演唱的旋律及歌词片段如下:
. . 5 6 5 3 5 6 . . 5 6 7 6 5 3
Kenya menik-menik lu-wes wira-gane
. . 2 3 2 7 2 3 . . 2 3 5 3 5 6
gandhes saksolah-e nguji-wat e-sem-e
在器乐、人声教学之后展开了整个乐队的合作。为了配合人声的加入,器乐组开始出现强弱、快慢的层次变化。例如,Saron组在演奏Umpak时力度较强,起到主奏旋律的作用。而在演奏Lagu时,由于人声声部的加入,力度则较弱,起到伴奏的作用。在速度上,乐曲的高潮部分速度较快。接近尾声段落时开始渐慢。乐队在速度上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位于乐队中心位置的鼓,它起到领奏的作用。这首作品总共反复四次,强调乐器及人声的配合。此次甘美兰工作坊演奏教习活动不仅能真实地接触、感受到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音乐,也使参与的同学们体会到甘美兰乐队协作的重要性。工作坊的结束汇报以及Yogyakarata甘美兰宫廷音乐演奏将于10月17日,15:30-17:00在图书馆三楼录音棚上演。期待大家演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