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综述(二)
主讲人:明虹 刘奇 李小诺
主持人:陈鸿铎
时 间:2013年10月15日上午8:3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南221
明虹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观念、结构、信仰——以古拜杜丽娜的〈奉献〉为例》。其认为古拜杜丽娜的小提琴协奏曲《奉献》充满了鲜明的对比和紧张的情绪,小提琴独奏部分复杂而精彩。创作中,作曲家运用象征性的音乐语言和整体性交错结构,通过音乐的创造方式来表达和论证了自己的宗教观念,使音乐形式化过程与宗教观念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她的音乐中,宗教的精神不断地抵御着一些现实世界的毁灭力量,创造性的才能击退了危险,坚定地走向生命的轮回,勇往直前地追求真实的、内在的自由精神。
刘奇博士宣讲的论文为《阿尔班·贝尔格自由无调性时期的创作技法——析阿尔班· 贝尔格〈管弦乐队组曲〉(Op.6)结构与音高材料的组织逻辑》。其指出《管弦乐队组曲》被公认为是贝尔格所有作品织体写作最为复杂的一部作品,也是其自由无调性创作时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而在这首作品中所采用的许多创作上的个性技法在贝尔格之后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预示和延续。作曲家试图想通过这首作品的创作,一改先前作品在结构上显有韦伯恩式的“微型化”倾向,向其师勋伯格证明自己所作出的一番自我改进的尝试与努力,并寻找一种带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创作基调以及音乐观念的探索与转变。
李小诺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莫扎特与肖邦——基于一次功能磁共振脑成像实验的音乐分析与思考》。其首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认知神经与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莫扎特奏鸣曲K448和肖邦《练习曲0p.10-10》为例所做实验后得出的一些结论。然后,她对两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两首作品的认知与心理体验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如果莫扎特音乐更能激活前额叶,主要因为材料清晰而多变,更多引起知觉加工,而肖邦更多在感觉层面。
主讲人:王晶 郑艳
主持人:钱仁平
时 间:2013年10月15日上午10:3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南221
王晶博士宣讲的论文为《文本分析与酷读——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同性恋情结”的隐秘叙事》。其采用跨学科的“酷读”式批评方式,以“他者”意识为切入点,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讨论作为“他者”形象的柴科夫斯基与其交响音乐创作。通过对《第四交响曲》的文本进行分析,结合历史考察,重新审视针对柴科夫斯基创作中期《第四交响曲》的历史定位,并完成对这部作品的
意义解读,讨论在这首交响曲官方解读背后一种隐秘的“同性恋情结”叙事模式。兼及探讨“音乐分析”在音乐作品意义解读中的有效性究竟应以何种方式存在的问题。
郑艳博士宣讲的论文为《符号学视角下的音乐分析与创作──论数字、图像符号在音乐文本中的转化与指示》。其尝试从符号学的视角审视现当代音乐的分析与创作,选择美国作曲家巴比特和意大利作曲家达拉皮科拉的三部作品,解读他们分别将数字、图像等相对直观的符号素材引入音乐创作,以乐谱的形式对这些客观符号进行相对具象化地描述,从而实现符号在音乐文本中的转换与指示这一过程,进而阐述事物存在形态的不同样式之符号性表达与意义。
专家发言
主持人:贾达群
时 间:2013年10月15日上午2:0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南221
一、李吉提教授
李教授对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举办本次论坛给予了肯定,他指出上音不仅在这些博士们读书期间给予较好的培养,毕业后还继续关注他们的成长。透过这些博士所呈现的学术成果也可以看出导师们的治学思路。同时,对论坛中一些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觉嘎博士论文思路很好,对学生的起步教育起到引导作用。对年轻学者给予了肯定,认为他们有能力、有进展、有潜力。如冯存凌的研究领域拓宽的很好,研究一个时期的音乐必须与当时的文化相结合,不可以割裂;吴春福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研究,将春江花月夜的换尾与中国古诗中的换韵相结合,很有意义。但我们的研究不要老是走在西方音乐研究的后面,比如西方音乐中提出有等差数列的运用,那中国也有鱼合八,即西方提出了一些概念,然后国内给予回应。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这也涉及到民族自尊心的问题。她还建议大家要有大的规划,规划中一定不要脱离音乐。现在的研究很多牵涉到交叉学科,好处在于思路会更加开阔,闪光点更易出来,但有时对跨学科领域基本知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二、赵晓生教授
赵教授认真聆听每位学者的发言,很感动、很震撼。他提出“全景音乐分析”,因为,平时分析容易局限于一个层面,如和声、配器等。如果走向全景分析,那就是从最小到最大的延展。结合空间要素、时间要素。一个纵向的链接,一个横向的链接,纵深延展。从音乐的细节——基因、细胞,逐渐的生长、延伸——小组织——大组织,组织之间的相关性,情景还原,时代、历史、文化、学科的相关联系等。最小——最大,从音乐细节开始。也就是最大的结论,要从最小的细节开始。小的节奏,一个重音、一个音程、一个和声,都有可能直接通向更大的历史、文化命题。或者转换一个视角,就可能颠覆以往的分析结论。赵教授分别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曼、李斯特、德彪西6位作曲家为例,提出了新的分析观点,对以往的分析结果给予回应。这些分析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他对作曲家的成长、生活、爱情等一系列非音乐本体因素给予了特别关注。
三、钱亦平教授
钱教授以《古拜杜林娜〈为羽管键琴和打击乐写的音乐〉的语言、技法和结构》为题,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分析中借用了语言学的要素,创造出具有自己特点的音位学、句法学的音乐语言。具体体现为音位、词位与语段。音位指乐器音响的各种组合,是古拜杜林娜精心选择的音色;音乐的词位仿佛语言学中的“字母”和“音节”,在音乐中体现为音。语段是词位的组合。技法体现在使用了字谜手法、响声、引用、卡农、无穷动、偶然复调、表情参数等。这部作品也是作曲家第一次使用字谜原则进行创作。钱教授使用新的分析方法,尤其使表情参数的方法走到了前台,为我们分析当代音乐作品带来新的启示。
四、陈鸿铎教授
陈教授以《西方音乐创作中的“复体裁”现象初探》为题。首次提出“复体裁”的概念,并对体裁的概念及其分类原则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复体裁”概念及其现象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阐述;对“复体裁”作品分析是以利盖蒂《汉堡协奏曲》为例,阐述了这部作品具有室内性体裁特征、功能性体裁特征、组曲性体裁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复体裁”所应该具备的,最后就“复体裁”现象提出几点思考:“复体裁”是20世纪提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作为目前体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复体裁”理论研究对于音乐创作的意义。最后陈教授指出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仅作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对他人的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起点。
五、张巍教授
张教授阐述了本次论坛的几个初衷:本次论坛首先为从事音乐分析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平台,各自之间可以产生火花及思想碰撞;其次,对本校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学术追踪,有更多的机会将上音的研究生教育推向国际化;再次,希望能够引进一些发达国家学者们的教育教学成果,并以帕特里克·麦克科瑞勒在耶鲁大学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张教授进一步指出,本次有20篇论文发布,其中论文中涉及到方法的有:申克还原理论、音级集合理论、符号学、认知心理学、女性主义、酷尔批评理论等,这些新的音乐分析法已经被这些博士广泛运用;就音乐分析的类别而言,已经打破了原来小学科的壁垒,作曲家的个案研究、元理论的研究、观念性的研究,跨文化的研究(中西方文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张教授还谈到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未来的教学方面的想法。分析理论需要课程来完善,在耶鲁大学具体的分析法是有专门的课程,但是目前上音还没有专门分析技法方面的课程。如新里曼主义,音级集合理论等,由学生自己学习,在具体使用中可能会发生偏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
六、钱仁平教授
钱教授认为本次论坛是一个高端的平台,是一个培养人的做法。并提出几点思考:要考虑年轻人以后工作的问题,为学生设计课程,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科学工作者在《自然》杂志社发表论文,音乐分析工作者能否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音乐分析要不要服务作曲,现在看来是为表演服务的多一点。最后钱教授对自己近期所做的一些工作进行了介绍,如对1949年以前的老一辈作曲家资料、成果的梳理(谭小麟、齐尔品),对《当代音乐年鉴》编写、出版工作做了介绍。
七、贾达群教授
贾教授对专家的发言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作曲家一直在吸收各学科的知识,对作曲家要深入研究,研究者必须要对其时代背景进行探究。深入研究之后,才能分析出优与劣。并提出了结构二元性问题:(1)在静态文本与动态音响方面,比如钢琴音乐中的弱奏与乐队中的弱奏是不一样的;结构的模糊性、结构的交混等,可以看出文本结构与表演后的结果有所差异。用自然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对音的标记很细腻,其实贯穿之中的是不确定因素,作曲家、演奏家、听众都要有包容的心态。(2)文本结构与听觉结构之间的差异。传统曲式里面重复不算结构,但从听觉上看重复也应该算结构的;(3)速度的结构意义;(4)创作、表演与聆听三个方面如何统一,是否要统一,有没有必要统一,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