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觉嘎 吴春福 郑中 丁好

    主持人:张巍

    时  间:2013年10月14日上午10点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南221 

    觉嘎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论曲式的构成形式及其结构特征》,其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性。作为音乐段落结构的曲式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自身的规律特性,这即是曲式的自律性。曲式的这种自律性体现在曲式结构不同段落的层级性和同构性,以及曲式结构不同材料的有序性和同源性方面。换言之,曲式的这种自律性是从不同次级结构的段落数和组合形式,以及不同次级结构的材料数和组合形式两个方面得到体现并成为曲式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而且曲式的这种自律性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特征而对整个音乐段落结构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恰恰自律性曲式的普适性特征,为非音乐因素在音乐中的置入而形成他律性曲式提供了基础,从而形成曲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吴春福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论民间传统器乐曲结构中的循环原则》,其认为“循环原则”是西方传统曲式结构原则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长期以来在西方的音乐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一种音乐发展的逻辑性规律,“循环原则” 也较多地应用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他以部分民间传统器乐作品为例,生动地展示了“循环原则”在这些作品中的体现方式,还结合其他一些具体的创作技巧,全方位展现了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创造性。 

    郑中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论里曼与新里曼主义的理论与应用》。其认为胡戈·里曼在19世纪早期和声理论基础上提出相关三和弦的二元体系。19世纪80年代,里曼再度提出相关三和弦之间的直接转化方式。从20世纪后半叶起,美国理论家们发展出新里曼主义,其核心观点是和声之间如何关联而不涉及调性,所研究的和声从大小三和弦扩展到所有不协和的和弦结构。新里曼主义归纳出三和弦之间的六种转化方式,运用范围广阔,所研究的对象包括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分析图式多为几何图形。其旨在通过对里曼与新里曼主义理论体系架构的把握,进而探究其应用于音乐分析领域的优势与不足。 

    丁好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论早期奏鸣曲与其他器乐体裁的交混现象》。其主要针对奏鸣曲这一体裁的早期发展进行了研究。奏鸣曲在17 世纪与同时代其他器乐体裁之间的交错和混合是早期器乐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但以往的研究鲜有对体裁间的这种交混现象进行剖析。他分别探究了奏鸣曲与坎佐纳、交响曲、协奏曲这三种体裁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交混的原因,认为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器乐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且显示出奏鸣曲这一体裁在17 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 

    主持人:钱亦平

    主讲人:王中余冯存凌 杨和平 王旭青

    时  间:2013年10月14日下午1:3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南221 

    王中余博士宣讲的论文为《爵士视域下的“二重组织”——拉威尔〈G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双调性结构研究》。其认为关于拉威尔“双调性”或“多调性”研究的最新力作是美国理论家彼得·卡明斯基的文章《拉威尔的晚期音乐与“多调性”的问题》。文中卡明斯基运用其创立的“二重组织”(Dual organization)视角,对拉威尔晚期音乐中的“双调性”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卡明斯基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双调性”音乐理论的发展,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拉威尔晚期音乐作品的理解。但卡明斯基的研究旨在阐明拉威尔音乐中“双调性”的具体表现形态,未就其“双调性”技法的缘起问题展开追问。王中余正是受到了卡明斯基观点的影响,以“布鲁斯音符”为视角,探讨了拉威尔音乐中双调性技法与爵士风格间的关系。 

     冯存凌博士宣讲的论文为《器乐作品的精神解读——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Ⅰ〉,No.4赋格(BWV849)为例》。他以巴洛克时期的情感论和音型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器乐与声乐音乐素材的相似性特点,将巴赫器乐作品的意义与声乐作品的表达联系起来,通过声音表现的内容注入器乐作品,建构起一种具有连贯性情节的器乐诠释方式,充实以音乐本体分析和精神内涵阐释的作品理解途径。从而更好地解读器乐作品的精神。 

    杨和平博士宣讲的论文为《二元构态与音场效应——周龙歌剧《白蛇传》的音高组织分析》,其认为《白蛇传》音高组织的主要特点在纵向上表现为:剧中各幕、景使用的大规模集合其深层结构上多表现为连通关系,在类属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超类属I 与IV 的交混运用,尤以五声性集合与非五声性集合的对抗与互补发展为最;横向上表现为:咏叹调与宣叙调在旋律设计上将调性与无调性相混合,与集合观念一道,体现了作曲家二元化的音高组织思维。不同维度的二元构态构成一个模糊多变的动态网络,集合音场作为变化不离其“宗”,既烘托了场景与人物情感,又加强了段落间的内在联系。如是音高组织,音响细腻、新颖,对中西受众而言兼有双重异国情调之效果。 

    王旭青博士宣讲的论文为《艾夫斯〈未被回答的问题〉的结构思维与叙事策略》。其从音乐叙事理论视角可分析作曲家如何通过主题材料的呈现与音乐结构的构建来显现标题文本中的形象与情节,以达到“音乐性叙说”,进而探究其音乐形式建构背后所隐含的话语方式、叙述策略,阐释这种“叙事性”在作品中所起的结构力作用及其艺术表现意义。她认为作曲家通过故事内与故事外的多重叙述来传达标题内涵及其哲学理念。如在主题材料构建上,艾夫斯一方面根据预先设定的标题内涵来构建主题材料,让这些主题材料完全服从于情节所需要的形象,转化为带有“符号化”、“性格化”的音乐主题;在结构层面上,《未被回答的问题》既在显性层面上用线状式叙事结构表现“一问一答”这一情节,使其获得完整情节所需要的“连叙”效果,追求整体连叙的线性运动和贯通的气势,清晰有效地表达了标题文本的基本情节。 

    主持人:赵晓生

    主讲人:冯欣欣

    时  间:2013年10月14日下午4点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南221 

    冯欣欣博士宣讲的论文为《20世纪50-90年代中西序列音乐创作比较》。其首先对中国在“序列音乐”创作及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介绍;然后就“序列音乐”术语翻译及历史发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就20世纪50-90年代中西序列音乐作品分析及特征进行比较,二者的相同点表现为:强调核心序列的主题性意义、强调复调观念和偏爱采用传统音乐体裁。不同点在于:概念差异、对音级参数关注角度不同和调性与无调性的差异。 

    姜蕾博士宣讲的论文为《从“封闭”到“开放”——试论20 世纪音乐结构的转型》。其认为结构创新是20 世纪50 年代后西方先锋音乐中的重要创作现象之一。以斯托克豪森、布列兹、艾尔·布朗等为代表的欧美作曲家的作品普遍出现一种以“模糊和相对性”为创作潜能的新追求,在结构上体现出非确定性、非线性、无序时间性,以代替传统音乐的确定性、向心性、有序时间性,带有从“封闭”向“开放”结构思维的位移,而这样一种从思维到创作上的转向与这一时代的整体文化语境相一致,显示出当下音乐结构转型的重要美学价值及意义。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综述(一)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综述(二)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综述(三)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博士学者论坛综述(四)

     

    分享到:


  • 文章录入:mus责任编辑: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