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上午陈宏宽教授专场
时间:2006年10月3日星期二,上午9:00~12:30
地点:电教楼三楼录音厅
文本纪录:吕莉娅
乐谱记录:孙钧
照片拍摄:谢莉
小序:
在课前
一、肖邦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Op.23
学生:董斐斐
注意29小节五个中部伴奏和弦的步进关系直到33小节的16分小音符,不要让小音符的介入干扰大和声的进行。29小节中出现了二度音程,通常情况下二度音程都很重要,要突出。右手旋律与左手旋律之间的对话式的交替变化要更鲜活、流畅。年轻的钢琴家在小手指比较弱的情况下,要用其他有力的手指代替以取得音响上的稳固感,此曲的32小节旋律的右手音a1尽量用大指代替。33小节的16分音符不要因为要弹奏得干净而忽略音乐的连贯性,注意踏板的使用。注意36小节处和声的终止式。钢琴最重要的技术在于设计、揣摸出一种声音然后表现出来。36小节开始,右手在做左手的配乐,要清晰的听到两个声部的旋律的交织,长旋律的勾勒一定要结合踏板,不可有断裂感。因此,必须去思考音乐的内涵,去处理好每一个细节。
二、舒伯特即兴曲Op.90,D899
学生:张毅
此曲类似变奏曲,更应注意内容的变化处理。而舒伯特的钢琴曲一般处理为歌唱的曲子,用歌唱的手段来面对。因此,要弹好伴奏,以帮助主奏的表达得更完美充分。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配乐、如何变奏、如何歌唱。伴奏一般很稳定,而歌唱的旋律并不是绝对稳定的,这就要求伴奏与歌唱旋律之间的默契配合,伴奏必须在演唱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前作铺垫。寻找几处主题的出现处的处理,如41小节处开始的伴奏,不要只突出低声部的音,而是三个声部的感觉和拍子的稳定性,创造一个能烘托右手歌唱的环境。演奏时左手动作要小,右手要放松。要正确理解古典语汇的意义,那不应该是死板的,而是鲜活的;而真正的浪漫的核心在于内心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旋律线的处理注意三声部的层次要交替的出现(正如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的伴奏),在练习时可以先用左右手去体会不同的声部构造。行进至53小节右手旋律向上扬转为渐弱,左手第三个伴奏音型可配合右手的情绪晚一些。60小节的情绪要略带活泼。注意69、70小节连接处要轻巧,速度不要慢,71小节右手音程的行进要随意的向上,72小节的前三个音程在时间上要略威拉宽,音量在由强、中、弱的变化。74小节开始的伴奏,如同内心的颤抖。86小节伴奏转为右手演奏,将身体投入,音色变化加剧。95小节处主旋律重新回到右手,情感应略感苍白。98小节和104小节处中声部突然出现的旋律如心头的一根针滑过。109小节有点舍不得的意味。112小节的右手和弦不是沉重而是直接的。200小节注意右手向上的行进。
三、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学生:梁希
四、贝多芬奏鸣曲Op.14,No.2第一乐章
学生:李欣原
贝多芬是个幽默的人,他时时刻刻在“破例”,再此曲中他的这种性格得以体现。他模糊了此曲的主旋律开始(1~8小节)节拍,安静的legato,很随意、甜美,演奏时尤其小心动机中的后十六分音符不要有棱角。至9小节节奏过渡到明朗,10、13小恶味节的e2—d2要有歌唱性。24小节要抓住速度快慢的变化。26小节,注意右手三度音程可爱性格的刻画,踏板和左手的音一同起来,37小节右手旋律较薄,左手要帮助右手,紧接着的小音型快速下降要如滑楼梯一般。47小节注意和声走向和低音的旋律线。52小节开始是由一种成份对位的写法构成的织体。58小节的音型是典型的古典风格。70小节一层层的向上翻。73~77的过渡不要减慢速度,要故意制造紧密地连接。97、98小节不要渐慢,要突然由强变弱(subito),接着的主题再现应该更奇妙,层次更为灵巧。107~124要一气呵成,情绪随音型的起伏愈加热烈,尤其是124小节下行的倚音音型要向下冲。
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陈宏宽教授在课中除了帮助演奏家对音乐作品风格和演奏状态的引导外,更多地在具体音乐的处理方法上进行细致的讲解,令人受益匪浅,敬请各位读者参照谱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