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音乐美学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第三场研讨会(下)
时间:2010年11月20日上午10:30-11:50
地点: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行政东楼304第六会议室
主持:何宽钊
记录:魏昇
照片提供:陈新坤
全国音乐美学高层论坛暨专题笔会进入第二天的研讨议程。在上午的第二场研讨会中,以下几位就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依次进行了发言:
⒈贺颖:上海音乐学院2010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⒉郭树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⒊杨婧:上海音乐学院2007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候选人
⒋于亮: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年教师
⒌苏小龙:西安音乐学院讲师
⒍郭克俭: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⒎崔莹:西安音乐学院教师
第一位发言的是上海音乐学院2010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贺颖。
作为今年刚刚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贺颖以自己在武汉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美学时的一些个人体会为切入点,谈了当时在武汉音乐学院学习的一些学习经历和授课情况。
一、在音乐美学专业课程学习上,她在发言中提到,当时她在武汉音乐学院学习时:“研究生一年级时有学习西方音乐美学史,主要研读宋祥瑞老师编写的《西方音乐美学史教程——从毕达哥拉斯到汉斯立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课后可以选读《论音乐的美》等音乐美学著作及学年论文写作。其下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国音乐美学史》及《资料注译》。而在研究生二年级:上学期主要是柏拉图对话:《大希庇亚斯》、《理想国》等等。下学期主要是《乐记》以及学年论文写作。研究生三年级:主要是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
二、在学习和上课方式上,她提到:“每星期提交1-2篇读书笔记,授课形式主要是小课形式,由于在校期间,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生只有我一人,所以一对一上课,采取以学生阅读文献后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一起讨论解决,好处在于,可以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以及可以培养和形成看待和分析事物、问题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但由于专业研讨课难以形成气候,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是通过参加会议来寻求思想交流,如参加2008年兰州会议和美学会议。就我而言感觉与上海音乐学院有些不同,通过刚二个半月的博士学习,她体会最深的就是开放的以及会有许多思维上的碰撞,因为有许多问题一个人冥思苦想有时是很难到解决方法,而通过上研讨课,大家在一起讨论,这样很容易激发起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又可以有思想的交流,这种方式的授课让我感受到一种主动学习和参与感,收获很大。对我个人也很受用。”
第二位发言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郭树荟教授。
郭树荟教授主要是从讲义代教材问题、研究生教学问题、教学对象以及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学理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联性层面四个方面作了总结发言。
一、以讲义代教材的问题:“这是我的非常大的遗憾,同时又是好像很有意思的一个布局,就是十几年来我迟迟没有下笔,我一直是以蔡仲德先生和张前老师为支点。然后我以自己的音乐实践的东西作为参照,然后就是以多媒体、音响这样子。因此没有材料和这个讲义把它形成,因为比较辛苦。换句话来讲,黄(汉华)老师那天讲到就是一个学科的发展到最后如果完完全全的往下去,我觉得是有问题的。尤其是现在系统化、科学化的这种情况下必然是在学科中形成。我觉得教学相长,在我这里目前是东西都出去了,但回来的东西它怎么样变成一个很好的有系统的,有体系化的东西,现在不太有。我觉得还应该有。所以我觉得,优异的,就是李(西林)老师,韩(锺恩)老师,黄(汉华)老师提到的,相对完善,精确,相对精确的定义的基本教材类似名词解释的东西,应该有。因为这个东西确实是有很多人恐惧的。尤其面对大的学科的背景下应该有这种东西。”
二、关于研究生教学问题:“我们到研究生这个层次,黄老师也提到,我觉得到研究生这个层次,应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本科阶段,他对最基本的东西还不清楚的问题就让他提出,往往我们的讨论无法继续讨论起来,他们也痛苦我们也痛苦。到最后全是议论。只有有兴趣的同学讲一讲,真正到研究生层次,他们在本科有了这些最基本的学习以后,到了在研究生的层次他们就能提出来些问题,这样大家就能够展开一些,所以我想呢,讨论课在研究生层次阶段能够产生一些类似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年轻的学者,他们的视野,昨天我也提到的一些多元学科视野下的美学现状和未来,我觉得非常重要。”
三、关于教学对象问题:“一直面临对象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非音乐类,他们对音乐类系很感兴趣,还有一个师范类系。还有一个音乐学院的共同课,就是其他的表演专业课。还有一个是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的艺术创作类,再一个是音乐学系美学类,几大类语言层次上应该分层次,如果不分层次的话,这个学科对于它的普及和推广和深入是存在问题的,另外一个,我个人觉得这个里面是不是可以用邢老师提到的学术共同体,我倒可能理解的是这个,我觉得学术共同体可能在今天还不是很有意思,但怎么样把学术共同体整合起来,这个整合可能需要我刚才讲到的不同层次,不同层面对象上的美学研究。”
四、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学理层面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联性层面:“张老师提到的音乐美学应该关注当下的音乐创作,其实我个人对当代音乐研究非常感兴趣,那我觉得在80年代转型期出现中国音乐创作这样一个非常大的事件,很新潮的一个东西,很多的谈访录里面都提到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哲学思想对他们的一些影响。那么在今天呢,从学理层面上对他们的影响,但是呢,我觉得还不够,除了一个人,单个人,几个人,在整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学理层面上讲是不是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吧。”
第三位发言的是上海音乐学院2007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候选人杨婧。
杨婧的发言主要是从她近日读到意大利小说家、文论家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以及德国政治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以学术为志业》这两篇著述为切入点,结合大家都很关心教材编著与经典传统的关系、学科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进行展开,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现有的美学教材对“经典世界”的理解扁平化。
她在发言中说到:“所谓‘扁平化’,就是在面对经典时,我们往往有一种错觉,不假思索,认为所谓“经典”,就是历史汰选下来的精神遗产。这一点尤其在美学史教材的编订上,往往都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朝代更替衰集文献。但事实上,任何经典传统都不是一路发展下来的,而是有并置、交叉。比如,文学中的荷马—维吉尔—但丁形成了一条严谨的古典主义线索,但是在维吉尔和但丁之间的古罗马诗哲奥维德,却是绝对“后现代”的;音乐史中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构成了一条古典音乐传统的线索,但是现在已经有学者指出海顿的“现代性”。
因此,她认为:“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不了解经典的重要性,不承认海纳百川、从其他人文学科吸纳养分的必要性,而是我们究竟如何才能从实质意义上把握经典。”在她看来,“理想中好的音乐美学教材,对于经典的引述和美学通史的编撰,应该具备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知识的诚实’,即,应该‘确定和交待这些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而不是‘偷懒’,不假思索的将材料一股脑的放在学生面前。”
二、学术的淘汰率极为缓慢。
在此问题上,她认为:“学术进步和艺术进步,其意义完全不同。对于前者,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是永恒的,永远不会过时;而学术研究,必然在十年,或者最多50年中难免会过时。所以更新非常重要,这是志业于学术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未来”。比如,以西文引介为例。理想的情况是,一个译本至少在15-20年内应该有所更新,出新译本。大文化界人力丰富,诸如康德、黑格尔、柏拉图这些哲人著述就有多个译本,但他们依然嫌更新过慢。我们音乐界在这一方面,做的就更差了。”
三、对“跨学科”应该持警醒态度。
跨学科问题也是现在学界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之一,针对这种现象,她也谈到:“跨学科的方法——一种“总体性”的视角,一开始就是音乐学(而不仅仅是音乐美学)的特质之一。很多早期的或者所谓“New Musicology”阵营中的音乐学家的学术风格和人生经历都是很海派的,比如萨克斯、朗、罗森、麦克拉蕊等等,都曾经有过钢琴家、歌唱家、历史学家、文化批评家、语言学家或古典学家来接受训练的,有的还有着理工科的专业经历。音乐,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学术,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他们的研究文字中,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一种很丰富的个人生命和历史背景,我们会很容易被这些文字感染。这些学者的研究,实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性学术研究’。”
针对这种跨学科现象,她在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在我们这个时代,网络、交通、手机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途径、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却又似乎越来越远离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总体性研究。比如,理论山头上先后粉墨登场的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体裁研究;我们从古希腊、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德里达、最近又到了德勒兹。但是学生们对这些理论并没有深入理解,不了解这些学派背后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而仅仅从概念到概念,人云亦云,进行反刍运动。”因此,她认为“对‘跨学科’应该持警醒态度,”她甚至觉得,“我们之所以热衷于这些时尚,是因为我们在一些跨学科的交流中,碰到一些学问貌似比我们‘更渊博’的同行时,感到技不如人,从而产生了一种自卑情绪。”
所以,在发言的最后她提出:“面对这一现象,对于有志业于音乐显赫的学者,首先还是应该立足于本行,从音乐本身获得支撑力,然后从这个牢固的据点出发,向其它领域扩展,而不是相反。”
第四位发言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年教师于亮。
于亮老师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跟随韩锺恩教授学习,因此,她把自己作为被教学的对象,从她自己的专业学习,就其学习体会、音乐交流平台以及相关问题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问题。
一、对专业学习的简要回顾。她提到:“我开始上韩锺恩老师的专业的课的时候,他就给了我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就是他对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生的设想,拿到这份材料的时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些材料全是一些公式,那些公式全是100+50+10+10+5+5。这是他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要求的一个构想,这里面的100是听觉100部音乐作品,五十是泛读五十篇论文,还有分析10部音乐作品,泛读10本著作,兼读5本经典,翻译5篇经典西文,还包括本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的访问),还有就是博士的一个double,就是说翻倍,当时看了这个东西以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比较困难,还有就是可能就是没有可能在三年之内完成这个东西,但是三年书读下来之后,我回顾一下她的学习经历,这些东西好像似乎在当时已经完成一部分,而且现在在工作当中我还一直在延续,比如说韩锺恩老师所说的听100部音乐作品,我认为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在学习之前都有一个音乐的体验。所谓100部音乐作品包括CD的聆听,包括边读乐谱,边听CD,还有包括“临响”。
二、关于学习过程中的音乐接受平台的问题。
首先,在这个方面,她认为:“上海有一个比较好接受平台,上海每年有两大音乐季,就是上半年的上海音乐之春和下半年的上海国际音乐节,每年在上海都会去听大量的现场音乐会,包括今年我们听了费城交响乐团,还有傅聪的纪念肖邦诞辰二百周年的音乐会,还包括下半年的《尼柏龙根的指环》,我觉得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听现场音乐会的平台。”
其次,就目前的网络资源而言她提到了中国音乐学网:“我们会把她听完音乐会之后的一些评论,从一些报道或者是相关的音乐美学或者是音乐批评的文章发到中国音乐学网上,中国音乐学网是一个发布的平台。”
三、关于泛读问题。她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后来因为08年音乐美学学会在上海召开,连续出版了五本著作,其中包括中国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导读还有音乐作品生存方式,作为学生参与当中,其实里面包括收集资料还有选定收集的文章到最后敲定,我觉得到最后其实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有选择的,也做到了泛读和精读。”
四、关于分析作品问题:“我当时觉得分析作品是一个蛮难的东西,但是上海音乐学院有钱亦平教授,她开设了一个大型曲式分析的这个课,这个课当时钱老师对我们训练非常严格的,一堂课,听完音乐,5分钟之内你要给出答案,当时我觉得这个对于她们当时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觉得这十部作品在当时那个课不止这个东西。”
五、关于采访五位当时的专家学者的情况:“当时我们的学术交流非常频繁,我记得06年赵宋光老师来做相关讲座,比如说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观、本体论等等,还有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我们邀请了于润洋教授来讲肖邦音乐作品相关研究,还有第四届钱仁康学术论坛我们还邀请了罗艺峰老师给我们做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相关研究,还有就是宋瑾老师也来给我们做过一个关于后现代音乐的相关讲座,而且我们对赵宋光老师和茅原老师我们是做过专访的,还有于润洋老师和罗艺峰老师以及宋瑾老师我们私下就学生的一些辅导之类的也有过一些交流,上音的交流平台对我们来说是受益匪浅,也是一个交流。
六、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交换课程项目的情况:“2007年,因为上音和中央音乐学院一直有一个交换课程的项目,2007年正好是北京音乐节,我们派了七位学音乐学同学赴北京,当时也是从音乐临响方面我们这边也是定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那个音乐会的全版的票在那边听。另外,我们音乐学的同学也去旁听了一些中央音乐学院的课,包括邢维凯老师的音乐美学基础问题研究,音乐美学基础的课程,还有宋老师的后现代以及周海宏老师的,这方面从作为音乐美学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院(风格),虽然说不是一个学期跟下去,但是听一些应该来我们来说还是非常有益的。”
在发言的最后,她提出了一些富于思考性的问题:“我今天我听了这么多,有一个问题,时间和知识怎么取舍,它们之间的茅盾体怎么去平衡?包括很多老师谈到了怎么去设置这个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资源整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个音乐美学专业的学生,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在一个理性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感性的影响?音乐会听了很多,但也一直有很多问题,我也想求教于各位老师,希望在这个笔会上获得一个答案。”
第五位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苏小龙老师。
苏小龙老师主要是在教学当中遇到的一些有关教学氛围、课程目标的设置以及音乐美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教学氛围问题:“在我们学校,音乐美学是一个音乐学的重点的学科。那么我自本科毕业以后一直带音乐美学这门课,用的教材是张前、王次炤老师的《音乐美学基础》,这门课十几年来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也有很多的困惑,当然我今天说的困惑是围绕课程来讲,那么接触这门课程当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像刚才郭老师讲到的,这门课有点冷冰冰的,因为它的思维性,理论性太强,难免有点的枯燥,如何把这门课程上升到活跃,能让这门课程生动一些,在理论中运用起来,这也是我一直探索的。”
二、课程目标的设置:“再一个就是我们这一门课程教给学生什么?给他们什么样的知识,就是课程目标。这个目标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那么我曾经做过很多的尝试,把西方音乐史引进来,让这门课程尽可能的丰富一些。那么有些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正在进行当中,这次我们提出来的这个通时课程教材的编写,这是我的一个思考。怎么能够把这门课程内容丰富起来,并且以教材的体现出来,当然这个以前没有做过任何的尝试,现在还缺乏经验,还希望各位在坐的代表和各位老师的给我一些思路、给我一些启发。”
三、关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问题:“那么再有一个问题呢,是关于这个学科的,音乐美学,这个美学的学科,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这门学科一个梳理,从一个专业角度来讲,这里面谈到一个术语的问题,我们面对一个是beautiful,一个是fine,我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问我:什么是音乐美学?我作了一个简单的回答,我说这里面研究有两个基本问题、基本的思路:美的音乐的学问,和音乐的美的学问。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回答。有一个老师提到过:我们不在要学科的扩充当中,融合的过程当中,把学科自身的品格降低,因为美好毕竟是一个高端的学科,它既是基础,又是一个宏观叙事的东西,不要把学科自身的品格降低,把它变成一个欣赏指南。因为这门学科有自身的基本问题的存在,而这个基本问题回答只能通过哲学方法去进行研究,这就是这个学科的特殊性,这是我的一个感想。”
第六位发言的是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教授。
郭克俭教授就浙江师范大学的音乐美学的教学情况、师范类院校的课程定位以及就音乐表演美学与音乐表演实践如何紧密结合问题谈了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浙江师范大学的音乐美学的教学情况:“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浙江师范大学的美学以及音乐美学(的情况),浙江师范大学它是有美学传统的,因为原副校长是八十年代比较活跃的青年美学家,他和我们韩会长也有很多的交流。另外我们音乐美学也很有传统,90年代我们范晓峰老师在这里教音乐美学,2000年调走以后,2003年杨和平教授来这里以后一直到现在一共是七年时间,文艺美学我们是省级重点学科,从2003年以后他在文艺美学那里边带音乐美学硕士,2007年我们音乐学这边才开始有了音乐美学硕士,到现在一连招了四届。在我们的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对四卷文献的出版等做了很多工作以及综述文章之类的工作。”
二、关于师范类院校的课程定位问题:“第二个我想讲的就是像我们师范的音乐学院这类,音乐美学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教学,那么选修课程如果没有同学选的话,这个音乐美学课也就没有人教了,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学生,这门课就没有办法开设了,所以就我们今天讲教学问题,可能在教学方案那一块应该重视。有一段时间就叫必修课,我印象当中是从2005年我在淮北师范当系主任时,当时就音乐美学和艺术概论两门课选一门确定为选修课,2007年以后,教育部本科教育方案出来以后,音乐美学和艺术概论就是选修课,如果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它的学分是很高的,整个下来供她们可选的学分是很少的。学生选课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好拿分,我选这门课程很少去听课,或花很少时间就能把学分很容易拿到,那么音乐美学如果是很难听(懂),很难考试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们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就不会考虑选这门课,所以大纲方面我们音乐美学学会应该能够做一些工作,就是把我们这个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因为必修课的话就必须要学,那么我们这门课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出来,这是这个问题。”
三、音乐表演美学与音乐表演实践如何紧密结合问题:“下面具体教学当中我想说的就是,现在音乐学的学生和音乐表演的学生,包括硕士阶段的艺术硕士和音乐学专业当中的表演硕士,就是器乐、声乐我觉得能给这些学生开设表演美学,那么把(音乐美学)教学和他们的表演专业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她们的理论思维,并能够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之上,指导她们的实践,那么对音乐美学特征的梳理问题,基本上包括范晓峰的声乐美学,像一些美学原则如真实性和创造性、历史性和时代性、技巧性和表现性,以这三个统一,那么怎么样能够把音乐美学的审美原则更加细致,能够再具体一些,能够和音乐表演结合得再紧一点,能够真的把它们之间结合得再紧密一些,我觉得这样一个问题值得继续去探讨,我也一直在学习张(前)老师的理论,能不能在张老师的理论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推进?特别是搞表演或表演比较好的专业能再提炼,所以我也困惑,我的博士论文有一章就是写流派与美学,我不知道豫剧表演美学怎么样把豫剧自己演唱的艺术特征提炼出来,还没想清楚,这一章非常遗憾,我当时就这个问题请教于同行,就是表演美学应该怎么样再具体一些,他们告诉我一些诸如形式与内容等等,但是怎么样再具体一些,我觉得要进一步去探讨,特别是目前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么引起重视,中国的民间音乐这么丰富,我们音乐美学应该关注,我们中国音乐美学这一块我觉得有更多的地方去挖掘,去总结,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包括我们蔡先生的怎么样去和我们的表演紧密结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音乐表演美学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谢谢大家!”
第七位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崔莹老师。
崔莹老师认为自己一直处于一种学习状态当中,因此她的发言仍然是作为学生的身份并围绕学科建设、教材问题以及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兴趣引导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学习体验。
一、关于学科建设:“我在接触到这个学科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理论组织形态,在学科的建议当中,学科的理论组织形态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已经由一种单一的、封闭的形态走向一种学科群的一种组织形态,我碰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在想,所谓学科群就是多元交叉以及所谓的学科之间的碰撞,它最终的结果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在想,它在各个大音乐学的各个学科当中,音乐美学它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根据一直以来我学习的经验来说,音乐美学一定有自己的一种学科语言,肯定有一个单一的、封闭化的状态。但是我越学越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好像需要更多的东西来支撑音乐美学,来使音乐美学丰富起来,活跃起来,音乐美学不应该是冰冷的东西,应该是一种非常丰满、非常有感染力的东西。那怎么样才能是这样的?我在读博一的时候我记得上音当时有一个有关后现代的会议,还是那种过去的专业化的状态,我就问宋瑾老师,他有一个观点是音乐美学将来可能是一种各种文化当中的音乐的美学。当时我就问他,音乐美学是不是就消失了?音乐美学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可能)。但是我现在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跟当下的多元形式相结合,有一个可以使我们学科发展下去的东西,那晚上郭老师也说了:多元学科下的当代音乐美学,最终可能会导致一种结果,可能就是说,音乐美学可能会淡化。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它会淡化,但我们音乐美学还是要有自己的原理,要有自己的理论。当它下放到各个学科的时候,跟各个学科相结合,跟各个音乐相结合的时候,反而突显出音乐美学在各个学科的重要位置。这就是我对学科跨学科交叉多元化的音乐美学的一个非常浅显的思考。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
二、音乐美学的教材问题:“我在上学的时候,我有一些特别喜欢的教材。像蒋一民老师的《音乐美学》,我特别的喜欢。我还没学(音乐)美学的时候,我看到这本教材我就特别感兴趣,而且我就一下子就进去了,根本就没有觉得美学非常的冰冷,反而这本教材是我的进入音乐美学的一个引入,我觉得这本教材虽然在当时有这么一个争论:史学的美学化和美学的史学化。在当时的状态下,学科有一种封闭化,每个学科都要固守自己的学科语言。何弦老师和汪(申申)老师也提到了,音乐史学里面也应该要有音乐美学的东西,那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谈美学的史学化或史学的美学化那就是一个学科交叉多元下的一个问题,像这样的话,美学有一个像这样的教材,从音乐史的角度来进入音乐美学这样一个教材,像蒋一民老师那样以一个音乐史实进入,最终提炼出一个音乐美学的原理性问题和有争论的问题,这种东西就非常的吸引学生,这样也就没有冰冷的东西,我就是对音乐美学的教材有这么一个想法。”
三、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兴趣引导问题:“我作为一个学生,我不希望老师给我一个非常简单的知识,非常简化的知识,我不希望有这种知识,我希望老师给我好的知识,那好的知识是什么?我在上音学习当中接触过很多本科生,他们对老师很多没有关注到的地方都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像德勒兹(这样的),我发现90后的那些学生特别喜欢德勒兹,那实际上德勒兹的语言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完全进不去的两个学科两个话语,那对于80-90后她们觉得非常的好,简直是说出了她们的心声,最后我发现德勒兹谈了很多流行音乐的东西,谈了很多摇滚乐的东西,那就是跟她们的兴趣相结合,我们不能只是说学生接受不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老师还是要在这方面有所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