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10月28日   下午1:30~4:30

    地点:中414

    讲座标题: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爱之密码”解析

    《画家马蒂斯》交响曲的形式与内涵

    主讲人:赵礼、乐敏

    主持人:吕雪源

    综    述:顾韫玉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硕博论坛的讲座。硕博论坛是我们研究生艺术节的一个重要的板块,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次我们的主讲人是赵礼同学,赵礼同学是2009级博士,专业是音乐构造学,导师是赵晓生教授。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赵礼同学,跟随他一起解读“爱之密码”。

    赵礼:今天我要讲的是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我们知道,围绕着勃拉姆斯、舒曼和克拉拉有很多的研究,同时呢我自己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方说舒曼和勃拉姆斯在创作中到底有什么具体的联系?然后通过这个曲子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所以我们以这首变奏曲为例,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些秘密,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讲这首曲子之前,先说一下音乐分析,在学校通常把它概括为曲式分析,比如说三部曲式、二部曲式、奏鸣曲式等等。其实在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中,曲式仅仅是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里头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每一个作曲家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勃拉姆斯这首乐曲中,虽然采用的是变奏曲式,但同其他变奏曲相比我们可以发现这首变奏曲写得相当的不一样。

    这首乐曲的主题句法是很有特点的。一般来说,勃拉姆斯喜欢采用别人的乐曲作为自己变奏曲的主题,比方说《舒曼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亨德尔主题变奏曲》等。这些主题变奏曲基本上是属于2+2或4+4的结构,但惟独这首《海顿主题变奏曲》是5+5,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并在分析中应当留意一下这一结构有没有什么玄机?

    一般来说,变奏曲的第一个变奏不会跟主题相差的太远,所以勃拉姆斯采用的是三对二的节奏,像《亨德尔主题变奏曲》的第二变奏和《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第一、二变奏都是采用这种三连音对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复思维。变奏一的音响感觉非常干净,变奏二的音响感觉非常活跃。这两个变奏在性格上对比明显,内部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分析变奏曲的时候我们要更加注重每一个变奏曲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找到作曲家写作的一种逻辑。变奏三和变奏四在情绪上具有明显的对比,内部配器上也惊人的相似。特别是两者都出现了极具个性的新的旋律形态,这两个变奏也是让人产生多疑的一组。因为不是对原来海顿主题的装饰而是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那么这些新的东西到底从什么地方来?它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一个玄念。之后的变奏五强调了切分节奏,采用很多连续切分,音响效果活泼轻盈顽皮。变奏六的拍号突然改变,变得很公整,在音乐性格上和变奏五有着很大的反差,有一种庄重威严、磅礴恢弘的气势,在前八个变奏中,第五、第六达到了情绪的最高潮。第七变奏委婉的旋律同直线的线条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效果。第八变奏是尾声前的最后一个变奏,这个变奏是对之前所有变奏核心音型材料进行的一个整合。具有对全曲总结的意义。变奏曲一般都是采用装饰变奏的手法,即每一个变奏换一种装饰方法,勃拉姆斯的写法给人感觉比较奇怪,这八个变奏,在四、五变奏间划开,这样就分成前四个变奏和后四个变奏,在性格上面前四和后四相差非常远,每两个变奏可以划分成一组,就形成了2+2(2+2)。每一个变奏长度、规模、句法都与主题保持一致,变奏六是全曲的一个高潮。这首变奏曲的尾声是一首规模巨大的以固定低音线条进行为根基的帕萨卡里亚变奏曲,低音线条的循环达17次之多,它的低音主题又是海顿主题节奏型四倍的放大。

    在勃拉姆斯的创作特点中,仔细研究下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勃拉姆斯创作的很多作品很像舒曼的作品。当年克拉拉的父亲反对舒曼同克拉拉的恋情,舒曼继而谱曲表达对克拉拉的思念之情,代表性的乐曲就是《C大调幻想曲》,这首乐曲其中一段的结束部是一个爱情主题,核心是一个上四度加下行音阶,以此来表达对克拉拉的仰望和思念。

    在研究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我们发现在他的晚期钢琴奏鸣曲中,有15首都用到了和舒曼同样的形态的上四度的进行再加上下行音阶的的这种形态。这绝对不是一种偶然,从作曲家的性格看,勃拉姆斯生性比较腼腆,不擅长用语言表达情感。在音乐中,勃拉姆斯表达对克拉拉的爱情采用的方式就是用舒曼对克拉拉的爱阐述自己对克拉拉的爱,用舒曼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克拉拉的爱。

    我们通过对舒曼“爱情主题”的解析,再回到《海顿变奏曲》中,就很明显的看到,勃拉姆斯把舒曼的爱情主题解构了,并有计划的安置于之前的变奏中,这样从整体上使《海顿主题变奏曲》的其他变奏节构不稳,形成了很好的互相融合的关系,这些被结构的来的爱之密码往往担任着主题功能。勃拉姆斯把“解构”形态安置在各个变奏中,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发展,而是一直到尾声才集中进行了发展。

    尾声的帕萨卡里亚共有16个变奏,结构布局具有中心对称的显著特点,并且以舒曼的爱情主题作为帕萨卡里亚的低音,这样就将海顿的乐曲和舒曼的爱情主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对位,虽然这首作品命名为《海顿主题变奏曲》,是以海顿为显,以爱情主题为隐,但这个为隐的爱情主题很难被人发现,可以说爱情主题是对这些解构主题的提炼与归纳,采用固定低音的变奏来表现作曲家对克拉拉坚定地爱。

    最后我认为我们要用音乐活性构造观念来看待这些作品,力图进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感作曲家之所感,想作曲家之所想,通过对作曲家写作密码进行破译,来揭示作品内在分析规律,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赵礼同学非常精彩的讲座,下面有请西方音乐史方向的博士乐敏同学,我们把时间交给她。

    乐敏:我要讲的是《画家马蒂斯》交响曲的形式与内涵,这首交响曲的作曲家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兴德米特。兴德米特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一个新教徒家庭。他的出生晚于斯特拉文斯基13年,晚于巴托克14年,又比勋伯格不少于21年。兴德米特是一位音乐全才,他集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以及教师、理论家于一身,像这样多重身份的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也是不太多见的。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体裁涵盖了歌剧、管弦乐、室内乐、键盘乐、艺术歌曲等领域。作为一名活跃的演奏家他组建过很多的乐团,并且在其中演奏。在音乐上,他接受了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马勒、巴赫、亨德尔、以及16世纪德国Lieder作曲家的影响,并且也受到了德彪西的影响,这点反映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作为一个教学实践和理论家,主要撰写了作曲技法三册。兴德米特对于20世纪上半叶音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他的音乐实践教学和理论总结影响了整整一代音乐家和作曲家。然而随着下半叶音乐流派纷呈和审美观的变化,他已经失去了对先锋派的影响,他的理论技法很少被提及甚至被渐渐的淡忘。然而自从70年代开始,随着传统音乐体裁在70年代再次被发现,复风格的影响在80年代又重现,到了90年代,后现代的理想又开始涌现。兴德米特对于中国音乐家,如谭小麟、罗忠镕桑桐、等这些音乐家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学生曾经在上音任教时在理论这一块教学采用的是兴德米特的和声理论,因此对于上音的理论教学也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画家马蒂斯》是兴德米特创作的第一首交响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风格的转变与成熟。应好友富特文格勒之邀,他为1933年的冬季演出创作了这部作品。原先的创作计划是由四个乐章构成的组曲,最后确定为了三个乐章的交响曲形式并于1934年2月完成了整曲。关注这部作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环境同当时作曲家的处境密切相关,对作曲家的创作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第二,这部作品涉及到相关的两种体裁形式:绘画和歌剧。第三,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兴德米特前期音乐风格的延续以及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和成熟。因此,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展开来做主要阐述。

    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也就是在这一年,兴德米特创作了这部交响曲。此后,在希特勒上台之后,社会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由短暂的魏玛共和国时期进入了希特勒掌权的最黑暗的法西斯统治时期。在纳粹当政时期,兴德米特也常遭到迫害,1933年4月,随着作品被贴上了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标签,他的作品禁止在德国演出。《画家马蒂斯》的上演成功也引发了一场纳粹之间的矛盾。由于纳粹的长期迫害,兴德米特的创作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题材的选择上,主要偏重于选择历史和宗教的题材,同时表达的方式也更加的隐晦、意味深长。为了使音乐更加广泛的面向大众兴德米特也有意识的注意音乐对于听众的接受问题。

    这部作品是兴德米特创作的一首标题性质交响曲,三个乐章均以伊森海姆祭坛画作为标题。从标题看来,这部交响曲同绘画存在着某种联系。祭坛画的作者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他曾受路德教派的影响,绘画风格基本上是表现了中世纪艺术风格的原貌。伊森海姆祭坛画是马蒂斯生平最重要的作品,创作于1512~1515年,正处于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兴德米特以祭坛画作为题材,总共选取了其中的四幅画:天使的音乐会、埋葬、圣安东尼的诱惑和圣安东尼与圣保罗的见面。原本的构思是以组曲的形式来表现其中的一幅画,最后兴德米特根据前两幅画创作了前两个乐章,第三乐章包含了后两幅画。兴德米特在完成这部交响曲之后再去看祭坛画,因此,是根据对祭坛画绘画意境的联想来构思这部交响曲。绘画赋予了兴德米特标题音乐的灵感,但是这些乐章的内容并不是直接描绘绘画的内容,而更多是一种含义上的象征。

    下面来谈谈这部作品同同名歌剧的关系。交响曲是兴德米特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但是他对歌剧的创作更为重视。作为他创作的两种重要的题材,这两首作品具有相同点。相对来说,交响曲同歌剧之间的联系较绘画显得更为密切,从创作的目的来看,交响曲的创作虽然是为了音乐节,但是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歌剧的进展。兴德米特歌剧脚本是关于宗教改革时代,剧情是关于画家马蒂斯的生平,这部歌剧剧本与社会环境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在音乐方面,交响曲的创作在歌剧创作之前已经完成,并且之后部分音乐用在了歌剧中。音乐并不是按照交响曲三个乐章的顺序出现。同这两种艺术题材的比较,体现出了兴德米特选材的观念:力图打破艺术领域的界限、建立新的秩序,但是又保持了艺术体裁之间互相的独立性,在其中延续了传统的理念和宗教以及人文精神。

    从作品的题材看,采用交响曲这一题材是因为能表现戏剧性,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兴德米特也希望通过交响曲这一体裁与很多知识分子和群众相联系,同时也为了创作出他心目中真正的德国交响乐的理想,所以采用这种有逻辑性的体裁形式来体现于混乱对抗,建立一种新秩序的理念。

    作品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其中三次引用了德国民歌并且引用了三个主题,展开部大量运用模仿倒影的复调手法。第二乐章比较短小,是个表现死亡主题的乐章,悲伤凝重为再现性单三曲式结构。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集中体现了兴德米特高度逻辑和精湛的技巧,是三个乐章唯一没有被原封不动用到歌剧中的乐章,这个乐章也是奏鸣曲式,展开部非常庞大,呈示部和再现部则比较小。

    全曲的三个乐章之间,曲式结构和标题内容彼此之间互相对应,分别书写了不同的意境场面和图景。此外通过民歌旋律和宗教音乐丰富乐曲的内容。从整体上看,继承了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这首交响曲在语言的表现方面和作曲技法进行完美的结合,既不过分的突出情感,也不过分的突出技法,两者结合的比例调配的非常得当。这也是为什么《画家马蒂斯》能收到如此之高评价的原因。谢谢!

    分享到:


  • 文章录入:桃花仙人责任编辑:古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