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4月29日 13:30-15:3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 北楼607

    综述人:李伊文

    4月29日 下午一点半在北楼607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海伦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名为《中国音乐的海外跨国流动》的讲座。

    首先,教授为我们梳理了15—19世纪华人移居海外的简史,这一时期华人大量流入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谋生,有关海外华侨演艺活动的资料稀少,有《飞龙、流水——旧金山华人生活中的音乐》(Westport,1993)、《寻找声音——美国华裔中的卡拉OK及认同感的建构》(Mahwah,1996)等等。教授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地方报纸、演出宣传、唱片及电台广播、社区机构的内部资料、口述历史遗迹实地观察几个渠道。

    在移民迁徙的过程中,第一代的移民都会将他们的风俗习惯及演艺文化带到新建立的地区,这些习惯和演艺不但有利于新社区的建构,而且能够成为家园和离散社区持续互动的重要基础。南音可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东南亚地区有近百个南音的团体,在泰国曼谷就有十几个潮州音乐的团体,在北美、欧洲等地来自广东的专业剧团经常到旧金山为当地华人演出。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的国际交流不仅包括了具有泛华风格的民族乐团的成立,例如加州中乐团,也包括像是梅兰芳在20世纪30年代前往美国进行演出以及云南纳西古乐在1995年前往英国进行演出的事件。当代中国音乐在海外的新发展例如德国2012年的舞蹈民俗节中有昆曲、古琴、刀郎木卡姆的演出,伦敦幽兰古琴社以及UCLA中国民乐队的成立。

    有关跨国音乐的流动,反映了不同移民历史以及社会团体的认同感和审美选择,音乐与跨国主义的理论视角,可以在郑苏的主要著作及论点中寻求。在《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Claming Diaspora-Music,Transnationalism and Culture Politics in Asian /Chinese America)一书中作者以美籍华人音乐生活为核心,提供了全球化语境下离散写作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案例。Ricardo Trimillos 的音乐跨国化的三个模式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三个模式分别是“散居模式”(the diasporic model)、学术/大学模式(the academic model)以及舞台模式(the presentational model)。散居模式以菲律宾的“rondalla”弦乐队为例,大学模式以日本雅乐为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夏威夷大学以及德国科隆大学都先后成立了日本雅乐的社团。夏威夷的传统音乐在19世纪受基督教赞美诗影响,20世纪初经常作为电影配音以及出现在巡回演出的舞台上,这可以作为舞台模式中的范例。以Trimillos的分类法来看中国音乐的跨国特点可以发现海外的中国音乐大部分属于“散居”分类,学术、大学类的中国民族乐团越来越多,舞台类的中国音乐在海外不多,灰色地带及重叠的地方多,例如“华乐团”等。

    讲座的最后是讨论环节,李亚同学的问题是:1、纳西古乐在英国的演出中音乐上有何种调整?2、回到纳西,对当地产生了什么影响? 李海伦 教授给予了回应:在丽江的纳西古乐一般都有15人左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机构只需要十个人,他们的服装来到英国也变成了红色,非常漂亮,本来使用的大鼓变成了小鼓。当纳西古乐回到家乡的时候,当地的年轻人也开始重视起了这一音乐。

    讲座结束前, 李海伦 教授还在师生们放映了一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世界音乐教学和资料建设的情况的短片。
       
       

    分享到:


  • 文章录入:toryjiao责任编辑: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