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2016级音乐学系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论文宣讲记录
上海音乐学院 2016级音乐学系 论文宣讲记录 2017.1.3
学号:11160201 姓名:曹逸佳 指导教师:于韵菲 点评教师:冯长春
论文标题:沈知白先生文论初探
内容提要:沈知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理论家,本文主要针对沈先生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部分进行研究,沈知白先生在该领域主要作有《中国音乐史纲要》和11篇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论文,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戏剧、乐律、器乐等方面。
冯长春:论文的第十五页:首创性强这一点,除了体现在毕达哥拉斯律上,在别的方面还有体现吗?第十六页: “沈先生授之以渔,常以一个教育者的形象提出指导意见”是什么意思?
曹逸佳:给不同类型的音乐人提出指导性意见。
赵维平:写得非常认真,值得表扬,有些措辞和考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页:沈先生精通双语?英语即可。第四页中的一个错误,我国古代三分损益律是以管定律而不是是以弦定律。第八页中的一处错误,“唐代的戏剧音乐是一个巅峰性的发展时期”,坐、立部伎不是戏剧,与之无关,雅乐在唐代被忽视是错误的,周朝以来唐代的雅乐最丰富。技术虽不够好但是很丰盛。还要敢于质疑老先生的权威。
孙国忠:第四部分要比较不同学者的思想,而不是流于表面。
学号:11160202 姓名:陈景舒 指导教师:于韵菲 点评教师:赵维平
论文标题:钱仁康先生中国音乐文论初探
内容摘要:在研读钱仁康先生中国音乐文论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钱先生在宫调、古谱、曲式结构、源流考辨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并对其文论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钱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且在中国音乐的宫调辨析、古谱解译、结构分析、源流考辨等方面具有颇高的学术造诣的音乐学家。
赵维平:钱仁康的文章不易读懂,有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宫调、古谱的文章,你文章分析得很不错,但有些问题还是要提出来的,如第7页的琵琶,这是什么时候的琵琶?
陈景舒:唐以后的琵琶
赵:这里最好时间要标注出来。
赵:月子弯弯的乐谱最好要追溯到什么时期,这个你知道原因吗?
陈:春秋战国时期。
赵: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写得非常认真。但有些字上比较粗糙,有不少错别字。有些问题如第七页上面琵琶是四弦十品等没有交代清楚,还有钱先生不是古谱的记谱法,而是对古谱的解读。第四部分的比较还是挺突兀的。整个前面的文章分析还是不错的,结语应该还是要更为消化,其立意是什么。文章若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厚度会比较好。
王丹丹:陈景舒写这篇文章难能可贵。钱先生的文章不是那么容易读的,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很了不起的。但有些材料还是可以搜集得更加丰富,《90华诞作序》当时有一整套的,作为一个年轻学者要你来做评价还是比较困难的,看别人的评价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资料。
学号:11160203 姓名:甘玉琳 指导教师:于韵菲点评教师:金桥
论文标题:夏野先生音乐文论初探
内容摘要: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辈,夏野先生不仅在教书育人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无论是夏野先生的乐调理论研究、戏曲音乐研究,还是中国古代音乐通史研究,都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金桥:先说下问题,第一个就是你这个文章中用了很多引言,但是大部分的引言你都没有注明它出处,没有讲清楚夏先生的文论出处在哪里,这样给别人读起来比较困难。第二夏先生曾经任教研组是任哪一个系的,是叫民族音乐理论系,是在系之下设了教研室,所以文章中应该说民族音乐理论系之下的某教研室。再看第2页这里有一个很小的一个表,职称这里写的不对,应该写讲师,而不是职务。还有最后一个地方,第6页这里一本书《戏曲音乐研究》,你这里写到第一部,以后写这种第一的定义要慎之又慎。
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韩锺恩:刚才三位同学文章的结构,最后想问一下于韵菲老师,后面那个比较的部分,刚才很多老师都提到了,这种交流有时候是很重要,但每个同学要明白,这种很简单的描写只是列出1、2、3、4这种不叫比较,比较最好从三位老先生的学术思想这个角度入手。
三位同学的文章写得都蛮仔细的,不过一年级同学量这么大能不能写得非常充分这个问题还要考虑考虑。
于韵菲:对比这个部分是为了体现一个小组的糅合度,想让他们了解得更多一点,她们是通过每节课上听其他同学发言以及课后的交流来了解的。
学号:11160204 姓名:罗景扬 指导教师:江山 点评教师:张玄
论文标题:《弹词音乐初探》读书笔记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弹词。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一本有关弹词基本研究的著作《弹词音乐初探》出版,对后期研究弹词音乐的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弹词音乐初探》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阅读与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并学习论文写作的思路与搜集资料、进行对比的方法。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包括梳理前人对弹词音乐的研究、对《弹词音乐初探》一书的概述、书中重点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弹词《宫怨》的简要分析,结语中总结了学习过程和阅读《弹词音乐初探》的感受。
张玄:对于一年级的论文写作来说,中规中矩,是相当不错的一篇文章,深入阅读了《弹词音乐初探》,补充阅读了许多其他资料,思路比较清晰,书中深入研究或是不足都点明了。找到了《宫怨》的音乐并进行分析这点很好。你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综述的,这是一个办法,除此之外是不是应该跟这本书挂钩,这样不容易让读者理清,当然能看到你的一个大的长线条的历史脉络,除了时间划分,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方式。后面一些音乐分析做得很好,但是在阅读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脱节。在支声上面没有紧密的联系。谈到原书的话,哪些是你自己的话,要标识清楚,是一段都是,还是仅有一句是,要写清楚。文本的问题:每一个层级的标题要统一字号,在引用到某一本书的时候要写页码,写明书籍出版的说法,你有一些漏字。另外参考文献要有一定的排序。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可以再细致一点。
学号:11160205 姓名:孙颖 指导教师:江山 点评教师:刘红
论文标题:“同宗民歌”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同宗民歌”自冯光钰确定其概念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同宗”现象在民歌
研究中处处体现。本文从同宗民歌前人研究的梳理着手,分别综述了其发展现状、分类、来源、研究方向及其传播流变,并阐述了与“同宗民歌”相关学术研究的两大方向——色彩区和方言。
刘红:资料还准备的挺全的。你自己的观点在你的PPT中有发现但你的文章中没有提到,看的出来文章还是在不断更进的。选这个主题选的比较有有思。先说一些版面问题,我看关键词之间都应该分号,前言前不应该加序号,序号后面一般是用一个顿点而不是顿号。还有第三页出现了书名号和引号的问题,书籍和文章都应该是书名号。再说一下文章实际,第二大点中看得出来是你归纳出的研究,何为核心,你把它一个放在核心问题,遵从他的一个意愿,另外你发表自己观点时你是如何区分客观关系的,缺乏一个连接的理解问题。一年级在读的时候,应该读什么,初读的时候应该读出自己的问题出来,还没有涉及深层次的就开始研究了,这和现在研究的现状不太符合,而不是把已有的研究搬运到自己的文章中的给老师造成一个错觉,应该要自己读懂。要坦率的检讨自己的现实状态。事实上你们还有很长的实践过程。这是我的一个小的建议。
赵维平:我同意刘红老师的观点,要善于发现问题。首先要深读这些东西,这是对你提出的更深一步的要求。分析是基础的问题。
学号:11160206 姓名:王子君 指导老师:孙月 点评老师:韩锺恩
论文标题: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读书笔记
内容摘要:自19世纪至今,音乐界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与演绎巴赫音乐,“超时代性”作为巴赫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一直是音乐家们探索与关注的焦点。20世纪以来,“原真主义”观点逐渐势弱,巴赫音乐的“超时代性”再次突出其本身的重要性与意义。巴赫专家图雷克对巴赫音乐有着独特见解,本文作为图雷克编写的《巴赫演奏指南》的读书笔记,对书中内容做具体梳理以及延伸思考,将图雷克在该书中讲到的演奏观念与实践分别作清晰的归纳整合,力图言简意赅地阐明图雷克的艺术观与教育观,并初探“超时代性”特征在巴赫键盘乐演奏中的重要性。
韩锺恩:从读书笔记来看,尽管只是读一本书,写作上还是不错的,能用概述的方法写作,提几个小毛病:第1页下面的注释有字写错,第二在第4页中,写作习惯问题,写作时用的文章还是要稍微正式一点。其他关于文章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第一提到为什么要引述,结语的地方,这里都不是图雷克的说法,都是你的说法,可以看出你是赞赏图雷克的看法,你实际上在用反证的方法,超时代性的这一问题理由可能不太充分。你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演奏,这个作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跟我们接收的文体是不一样的,这个视野可以再扩大一点,要进一步来探究之所以不同的,最后你这里讲到乐器的问题,你的观点的话乐器是不是也是音乐本身,当时根本没有现代钢琴,有什么琴用什么琴,他在选择乐器选择声音,我们现代弹奏的是用现代钢琴复现的时候,有没有想要去接近当时巴赫时代的声音,因此超时代性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为键盘而做”包括了古钢琴等等,那为什么现代钢琴出现之后就不在乐队中出现了,所以古钢琴它们想表达的和现代钢琴所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是另外一种表现,这个方面需要再了解一下。
梁晴:能不能将引用和原话区分开来,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可以处理的更好一些。
学号:11160207 姓名:吴洁 指导教师:孙月点评教师:黄婉
论文标题:在伟大的作品与艰难的首演之间——《首演》读书笔记
内容提要:本文是以托马斯·凯利的专著《首演》的中译本而写的读书笔记。文章以本书内容概述为基础,以体裁形式为线索,重点谈论题材内容中所体现出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笔者将其归纳为四大关系问题:宗教与音乐、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作品与演奏、原真演奏与现代演绎。最后,文章就本书的写作特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黄婉:提一些望文生义的看法。选题很有意思,读书笔记这一论文的体裁在一年级是很合适的,触及了一些美学的问题,行文很老练。请问你如何评价本书的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
吴洁:第五部分第三点,讲到了这两个学科的融合。《首演》将一部诞生之初的作品的原貌进行展现,这是具有史学意义的,《奥菲欧》首演的结尾是采用酒神精神的表达,来体现日神精神。这本书中是将史学和美学相交叉。
黄:在你的逻辑布局中,每章的开篇会是一个美学的著名论断,你提出的美学问题是《首演》体现出的美学问题,还是别的?
吴:对《首演》一书中的美学问题有引申。
黄:有些方面是一般性的美学问题,不一定一定要花这么多笔墨来谈。原真性演奏,除了合唱队还有什么?
吴:当时这些作品排练时会有一些状况,一些业余乐手的加入使得首演不是特别能被观众接受。
黄:你最后做的英文翻译很好,但语序、逻辑、用词不太能让人理解,今后肯定要加强。
孙国忠:不要随便说是音乐史学和美学的交叉,交叉学科需要我们去尝试,但也不太好做,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典型的音乐历史学类专著。不要一讲就是学科的问题,不能太大。彭晔瑜的文章你可以去看一下。
学号:11160208 姓名:吴羽萌 指导教师:金毅妮 点评教师:王丹丹
论文标题:音乐学中的多视角研究——以巴洛克美学中文文献为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巴洛克时期合唱艺术的美学思想分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修辞学’及其蕴涵的美学理念”、“‘音乐修辞学’与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美学解读”、“巴洛克歌剧舞台上阉人歌手的‘跨性别’表演”四篇文章的阅读、解析,试图了解音乐学研究中的多角度研究方法。
王丹丹:你选取的是四篇论文。你选择这四篇论文在你找到的巴洛克论文中是不是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还有待商榷。你的论文题目特别大,难度很高,音乐学中的多视角研究都可以作为硕士论文。虽然你文章也找到了,但是针对美学领域的较少。研究作曲家、研究作品里面肯定也会涉及到美学,你现在搜集的文献资料你认为大概是关于“美学”两个字的,但我觉得可能还不是,对你选择文献的标准不太明确,文献选择还不够全面,如果你要选择这个四篇,你就要在文章中论述清楚你选择的原因,这四篇文章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是否足以支撑你想表达的问题。音乐学中的多视角研究,很容易学科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这三个观点分开了说,就不太合适。作为一年级文章,我认为应该集中看其中一篇,或两篇作比较,都是针对什么。可行性会更好操作一些。”
梁晴:这个音乐修辞学和社会学是平面的还是有上下层次的?你讲的是音乐里的修辞学。这个地方不是很清晰,可以再深入了解一点。
学号:11160209 姓名:许元奇 指导老师:金毅妮 点评老师:甘芳萌
论文标题:《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研究》读书笔记
内容摘要:在李斯特的众多钢琴作品中,“匈牙利狂想曲”极具代表性的一套作品,本文通过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研究》的研读和解析,对以音乐理论来诠释音乐演奏的方式做进一步思考。
甘芳萌:整个学期下来还是很有进步的,完整地完成了一篇读书笔记的写作,读书笔记这个题材其实是不太容易写的一个题材,它还是有很多要求的,第一你能去对于不同的学术语境来进行关注,在文章中你将大陆的、台湾的学术语境结合起来写,其中大陆的硕士论文也是关于李斯特的硕士论文研究。你当时去找这些论文的时候是通过哪些途径的呢?
许元奇:图书馆和知网。
甘:如何去进行不同语境的写法,全还是很重要的,你在整个读书笔记中,还有自己的评价,你已经开始去掌握这样一篇的论文了,但是你在很多时候没有再进一步去进行一些观点性的文章的对比,所以最后你写到大陆和台湾的学者最后的定位会让人觉得不知道怎么来的。其他的应该对这本书进行更多的介绍,有一些比如标题和观点,你的这篇文章主要去强调的重点和李斯特的生平,生涯部分的叙述太多。你究竟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你对这本书的观点了解多少。
赵维平:要对你的研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你有哪些参考,它的背景是什么,这个在你一开始的地方就要有所说明,这一主题的研究有基于很多方面的东西,一年级的同学还是要去尝试研究前人的文字,要清楚地反映出你想要写的东西。另外你为什么要选这本书的理由也要有所交代。第三点想说的是你的排列问题,正文和注释的大小要调整一下。
学号:11160210 姓名:岳美辰 指导教师:甘芳萌点评教师:陈鸿铎
论文标题:浅析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
内容提要:本文以圣桑的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参孙、达利拉、非力士王为三条主要线索,从单个的人物到几个人物直接的联系,依次对歌剧进行浅析,试图从戏剧的发展中找到音乐之间的联系。
陈鸿铎:你写这篇文章蛮不容易的,论述戏剧与音乐的关系不太简单,你选择的题目挺难的,歌剧里面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要想从中提炼一些关系,要对整部歌剧很熟悉。是否完整看过?
岳美辰:是的。
陈:你对这个谱子有没有完整分析过?
岳:三幕的总谱都看过。
陈:你碰到的和声、配器、旋律、节奏等等的问题都能解决吗?
岳:我确实觉得蛮困难的,有些问题能解决克服,但也有些没能解决的。
陈:几个小问题,“圣桑”两个字中间要加点或者短线,要注意文章的段落数字序号等级的正确搭配。你做了这么多的分析,你的研究和你所列的这些文献有什么关系吗?你这篇文章一个脚注都没有。
岳:这些总谱是我自己进行分析的。
陈:对于他人的参考引用要体现出来,作为一年级的学生,看完文献之后,要把它体现在论文中,你的谱例和你的描述要能够对得上。不过能看出你很努力。
甘芳萌:整个的谱例都是岳美辰自己做的。
赵维平:我同意陈老师的话,一年级的同学做这样的论文是比较困难的,过于超出你的技术能力,建议你在文章的前言里面写清楚前人的研究有哪些。在中文文献里面没有这些分析,是你自己分析的,你可以讲清楚。尤其是写这样的文章,它需要前人研究的介绍。
韩锺恩:你一年级做这个题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个题目的本身,你通过这个歌剧,来论述音乐和戏剧之间的关系,看你的文章只是进行局部描述,通过技术分析,或者是根据个人底蕴——美学来研究。你的分析严格来说还不能达到技术层面,只是歌词、音型的描述,当然你现在也已经完成了。
学号:11160211 姓名:张晓萱 指导教师:甘芳萌 点评教师:金毅妮
论文标题:《自由探戈》中传统探戈的特征和对新探戈的探索
内容摘要:本文以皮亚佐拉的作品《自由探戈》为例,以传统探戈发展到新探戈之间的脉络为依托,对皮亚佐拉新探戈乐派的“新”风格进行印证。文章通过对三个版本各元素的不同侧重,描述其乐曲风格及乐器编制对传统探戈的保留,并从曲式结构、节奏模式、主题处理手法以及写作技法等四个方面来体现“新探戈”的特征。
金毅妮:主要有两个问题。你题目中也提到了新探戈“新风格”,但是你没有对其进行界定,新风格是什么?是完全新的还是继承了以前的呢?在文章中你还有一个提法,有个括号的新探戈,既然是个很重要的词,你就该对其进行解释。第二个问题,作品你也谈了,这里有几个版本,除了这三个版本外,还有别的版本吗?你举的例子都用的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之间有什么联系?是不是只有这个版本在节奏上有这个特点,别的版本就没有了吗?
张晓萱:之后的版本我就选取最为典型的版本进行分析,没有进行多个版本的对比。
金:你这样的写法会让我产生误会,语句上可以调整。小的问题在结构上,有一没二。他的新风格很多都是建立在传统之上的,有很多传统的东西你却没有讲清楚。我觉得你可以更加深入的探讨。结语有点虎头蛇尾,可加入你所做的新探索在哪里等等。
学号:11160212 姓名:郑舒文 指导老师:甘芳萌 点评老师:邹彦
论文标题:浅析格鲁克歌剧《伊菲姬妮在陶里德》中人物塑造以及戏剧的塑造
内容摘要:本文浅析了格鲁克歌剧《伊菲姬尼在陶里德》中的人物塑造方式和音乐如何承载戏剧的进程。本文通过伊菲姬尼内心变化、厄瑞忒斯的心理和陶亚斯的阴谋这三条线索浅析音乐对人物塑造和剧情进程的作用,并分析了剧中芭蕾音乐与序曲对剧情的推动,以此阐述格鲁克改革歌剧的写作特点。
邹彦:一年级做这个题目还是挺难的。自己也有自己的分析,好也在这里,不好也在这里。但参考的资料太少了,读的文献不多,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多读一些文章,这样会帮你丰富一下研究视角,完全可以在你文章开头加一段别人的评价。其次是整体文章描述得太多了,你可以归纳一下,这样整个文章会更清晰,整理下小标题,要解决这个歌剧中要论述什么样的问题,比如格鲁克在歌剧中咏叹调用的很多,省略序曲的形式给人一种震撼,用一种开门见山的方式展现。还有你的文章不断提到配器手法,可以把这些提炼出来,完全可以再做的好一点。另外这个歌剧还有很多特点,格鲁克借用了他很多以前的歌剧元素借用到这部歌剧中去,以后这样的思路可以再广一点。最后在行文上,这部歌剧的基本信息要有。
梁晴:你可以去看梁小琴的书,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关系,这一点你要注意,想说一个人物塑造。还有第9页里的概念,你在选择这个题目时有很大难度,很可能被认为是反改革歌剧的,还要在深入研究。
韩锺恩:这次选题还是太大了。写这么大一部歌剧要关注的问题很大,写歌剧很难,如果是写脚本的话就比较容易。
陈鸿铎:可以先研究前人的研究,做一做读书笔记这类的。现在的选题你虽然很有兴趣,但做起来可能会力不从心。
摄影:曹逸佳、陈景舒、甘玉琳
记录:曹逸佳、陈景舒、甘玉琳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