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次提出“同均三宫”之疑,“引起了”旷日持久的同均三宫学术争鸣;《传统七声音阶三分说证伪问题的提出》 《音乐艺术》19904期。

    2  首次提出对“音乐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价值判断的新见解;《对我国音乐文化学研究现状的初步思考》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4期。

    《穿越概念纠葛,直面事像本质》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期。

    3 坐实琵琶“十二平均律”的客观事实;《琵琶十二平均律推证》 《中国音乐学》19914期。

    4  对“音乐起源”诸说提出质疑,提出“音乐起源”新说;《在自由天地的翱翔中诞生——重拾音乐起源问题》 《人民音乐》20084

    5 提出并论证“乐学乃律学之基础”新说;《乐学与律学关系中的一个疑问》 载《中国音乐学》19943

    6 首次提出“商音音主”说,与童忠良先生之“商核论”暗合;《宫音音主观念的乐律学悖论》  载《交响》19933期。《音主新证》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target="_blank">《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1期。

    7 论证了中立音的逻辑结构关系问题;《↑Fa Si在音阶结构逻辑中的本质判断》 载《艺苑》19941期。

    8 运用数理推论证明十二平均律乃自然律制;《十二平均律是非自然律制吗?》  载《中国音乐学》19932期。

    9、 揭示戏曲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传统、现代的完美结合与逻辑延伸——现代京剧唱段“乱云飞”的艺术、历史价值再认识》《音乐研究》20093

    10 从崭新角度论证了聂耳歌曲创作成功之道;《聂耳歌曲创作成功之道初探》  载《中国音乐学》20033期;《聂耳歌曲创作成功之道续探》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期。

    11、 对《音腔论》的核心论点提出质疑;《音腔之疑》《中国音乐》1998年3期。

    12、 对埃利斯音分标记法的普适性提出质疑,并加以完善;《对音分标记法普适性的质疑〉载《乐府新声》19982期。《音体系定量标记法的设计原则》载《黄钟》19994期。

    13、对“依字行腔”传统声乐创作原则提出质疑《依字行腔表义功能质疑》载《华南师大学报》20123期。

    14、提出和弦转位命名之依据《对<乐理>一书的几点异议》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4期


    此文章使用快速荐稿系统投稿

    分享到:


  • 文章录入:蒲亨建责任编辑:admin
    关于 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