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祥瑞老师发表部分论文摘要
1 |
|
||
题名 |
希腊化—罗马音乐美学述要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希腊化-罗马音乐美学是西方音乐美学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特点是出现了与古希腊对立的观点。本文将从七个方面来讨论其音乐美学:一、音乐的概念; 二、音乐感官论与理智论; 三、性格论与反性格论; 四、反宇宙音乐论、五、音乐判断; 六、音乐与文学的比较; 七、美感大于思想。 |
| |
2 |
|
|
|
题名 |
西方音乐美学的诞生及其范式(上)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西方音乐美学的诞生依赖于三个条件,它们是,1、艺术概念的确立; 2、美学学科的产生; 3、乐音艺术的形成。第一个条件,即艺术概念的确立使西方的音乐在概念上从科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表现美的艺术。第二个条件,即美学学科的产生,使对音乐美的研究有了一个学科规范。第三个条件,即乐音艺术的形成,为音乐美学研究提供了对象和问题。对于西方音乐美学的诞生来说,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
| |
3 |
|
|
|
题名 |
柏拉图音乐美学研究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9/02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本文全面研究柏拉图的音乐美学,讨论了他的音乐的概念、音乐判断的标准、音乐教育以及剧场政体和贵族政体,涉及了柏拉图音乐美学的各个方面。最后的结论是,从其理论性质看,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音乐美学; 从其理论形态看,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是一种规定的体系,而不是描述的体系。 |
| |
4 |
|
|
|
题名 |
西方音乐美学与中国音乐美学的互文本性历史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史》写作随想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研究西学,我们既不能按照西方人研究他们自己的东西那样去研究,也不能简单地借他人的钥匙开自己的锁,而是要借中国的问题意识切入西方学术,这样以中国的问题意识来研究西方音乐美学的历史,就不能仅仅流于对材料的搜集、说明和介绍,而是要在西方音乐美学史这个他者中发现或揭示那能够映现我们这些非西方学者本己的文化意识、学术历史以及任务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此地产生,以至于它在本质上隶属于中国,而不属于西方,这样的西学也不再是西方人的西学,而是中国人的西学。 |
| |
5 |
|
|
|
题名 |
“音心对映论”争论的意义及其问题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
| |
6 |
|
|
|
题名 |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 |
| |
摘要 |
文章从对"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探究开始,将它析义为二,一是"在中国研究音乐美学",二是"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从前者引出了"处所"概念,从后者引出了"对象"概念。全文主要集中在对"处所"对中国学者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规定性的考察上。考察的结论是,在中国这个处所研究音乐美学应该采取"互文本性历史研究",从中国的问题意识出发首先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史,以此获得一种眼光再回头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 |
| |
7 |
|
|
|
题名 |
西方音乐美学史与中国问题意识——“西方音乐美学史”教学随想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01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湖北武汉430060 |
| |
摘要 |
对于中国现代的学者来说,研究西方的学问其落脚点不仅仅在于获得关于西方音乐美学史的知识,而是在于如何认识以及重构中华民族的当代学术范式与文化价值体系。其次,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史亦是为了提供一种言说音乐的话语体系,即每一历史时期的人们怎样在言说音乐,他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条件下如此的言说音乐。不仅要在西方的历史-文化Context中认识其关于音乐的言说,还要在与中国的文化相遭遇所构成的Context中再认识它。用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来阐释西方的艺术现象,往往可以在相反相成的意义上来沟通彼此。引动西方音乐美学发展中异于中国历史的东西,是笔者编撰《西方音乐美学史教程》的关注焦点和教学要点。 |
| |
8 |
|
|
|
题名 |
中央电视台与港台歌星——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邀请港台歌星事件的阐释学研究(下)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8/01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1983年底,党中央发出反精神污染的文件,流行音乐属于精神污染形式之一。然而,在1984年的春节晚会上,中央电视台首次邀请了香港歌星张明敏和台湾歌星奚秀兰登台演唱流行歌曲。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港两位流行歌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决定这个形式的是这样一个意志:中国共产党决定在80年代解决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以完成中国统一大业。正是为了配合这一政治任务,才邀请港台歌手来大陆演唱。他们的表演像示范,产生出一种政策的效力,此后,大陆流行音乐结束了地下活动的历史,大踏步地迈入中国的文化工业的进程[本文(上)发表于《黄钟》2007年第四期上]。 |
| |
9 |
|
|
|
题名 |
中央电视台与港台歌星——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邀请港台歌星事件的阐释学研究(上)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7/04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1983年底,党中央发出反精神污染的文件,流行音乐属于精神污染形式之一。然而,在1984年的春节晚会上,中央电视台首次邀请了香港歌星张明敏和台湾歌星奚秀兰登台演唱流行歌曲。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港两位流行歌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决定这个形式的是这样一个意志:中国共产党决定在80年代解决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以完成中国统一大业。正是为了配合这一政治任务,才邀请港台歌手来大陆演唱。他们的表演像示范,产生出一种政策的效力,此后,大陆流行音乐结束了地下活动的历史,大踏步地迈入中国的文化工业的进程。 |
| |
10 |
|
|
|
题名 |
武汉音乐学院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02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武汉 430060 |
| |
摘要 |
本文从介绍笔者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开设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入手 ,介绍其缘起和现状、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概念、理论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和培养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问题。 |
| |
11 |
|
|
|
题名 |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兼论当代的“接轨情结”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性质及任务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1/02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武汉430060 |
| |
摘要 |
在中西文化相冲撞的历史大背景下 ,当前关于Ethnomusicology学科身份的讨论 ,已经触及到中国音乐学术界最前沿、最敏感、最深沉的话题。文章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历史的简略梳理 ,挑出了 8个问题 :第一 ,谁是中国 80年代后所谓民族音乐学的先驱 ,是王光祈、萧友梅还是民歌研究的延安传统 ; 第二 ,欧洲中心主义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伪问题 ; 第三 ,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对象的一再扩大给思维带来了什么样的混乱 ; 第四 ,非西方学者研究Ethnomusicology的悖论 ; 第五 ,中国近现代历史必然性对现代学术范式的规定性 ; 第六 ,中国音乐研究是否仍处在前学术阶段 ; 第七 ,对西方科学主义的迷恋导致什么样的危害 ; 第八 ,中国传统知识观与现代性问题 |
| |
12 |
|
|
|
题名 |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与海德格尔的美学诘难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史论教研室 |
| |
摘要 |
|
| |
13 |
|
|
|
题名 |
作曲:诸材料的意向性构造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6/02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 |
摘要 |
本文是一篇探讨西方音乐作曲概念的文章.首先介绍了西文的作曲一词的语源学意义,即构造,其次,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这种“构造”的作曲概念的理论原因:即西方的音乐不同于中国,在于它是一种“对象性客观化”.第三,分析了西方三种不同的作曲类型:一类是着重音乐客观美的“音在意先”的作曲思维;一类是着重音乐家主观美的“意在音先”的作曲思维;最后,是客观美与主观美结合型的思维. |
| |
14 |
|
|
|
题名 |
王光祈学术阐微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中国音乐学 1995/03 |
| |
单位 |
武汉音乐学院 |
| |
摘要 |
王光祈学术阐微宋祥瑞王氏之学,其有二焉:一为"比较音乐学"(VergleichendeMusikwissenschaf);一为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前者取法欧西学统,后者本诸祖国历史。两者之异,南辕而北辙。今有学者不谙于此,视为一物,谓后者为前之所贡献... |
| |
15 |
|
|
|
题名 |
民歌研究 一波三折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4/04 |
| |
单位 |
|
| |
摘要 |
民歌研究一波三折宋祥瑞民歌研究,从本世纪初以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运动;历经数代人的努力,至今可谓一波三折。初,本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针对前此接受西方音乐作曲理论而形成的"新音乐"思潮,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发起了一场民歌研究运动,冼星海在其《民歌运动... |
| |
16 |
|
|
|
题名 |
量子音乐论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4/01 |
| |
单位 |
|
| |
摘要 |
量子音乐论【美】曼特尔·胡德(MentelHood)宋祥瑞译量子论基于如下一个观念,即能(Energy)是一定之量的非连续性放射;这种一定之量的固定元素单位,俗称量子①。去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场主题演讲中,我曾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用于传统音... |
| |
17 |
|
|
|
题名 |
萧友梅学术辨释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3/04 |
| |
单位 |
|
| |
摘要 |
本论文是笔者《论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现代音乐学术的历史与理论批判》的首篇。以下有:《王光祈学术阐微》、《新音乐研究考》、《当代中西音乐文化关系研究的尴尬境遇》、《中西比较音乐学方法论》,共五篇。所谓“现代音乐学术”中的“现代”系指“近代”与“当代”。所以用“现代”概括两者。因中国文化自1840年开始的历史,是一个旨在“摆脱”古代文化而使之“现代化”(Moderniz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至今尚未终了。“近代”与“当代”只是表示时间的概念:前者,从1840年而1949年; 后者,从1949年而现在。故“现代”一词是超越作为时间概念的“近代”与“当代”之上的对其定性的概念。包括本篇在内的前三篇是属于近代部分,后两篇则为当代部分。从对象与本人的方法来分。近代部分,又别为二:其一为“有比较音乐学的历史”; 其二为“没有比较音乐学的历史”。论萧王二氏的两篇当属前者; 《新音乐研究考》则为后者。当代部分,亦为二:不用说,第四篇是踵近代部分,对当代的批判; 最后一篇则系本人综前四篇批判,摅一己学术私心所之,所谓理论建构者也。 |
| |
18 |
|
|
|
题名 |
关于中西比较音乐研究的思考 |
| |
作者 |
宋祥瑞 |
| |
中文刊名 |
音乐研究 1993/04 |
| |
单位 |
|
| |
摘要 |
<正> 音乐的中西关系问题,从研究的思维方法来说,就是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问题。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非自今日始。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学术探讨,就是从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开始的。比较性,既是近现代中国学术的本质,更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历史的本质,它是由西方文化的强行侵入,与中国人谋图存在与发展造就的。自1840年以来,中西两种文化相摩以荡,逾百年之久。在这一 |
| |
19 |
|
|
|
题名 |
意义:音乐、语言与符号学(下) |
| |
作者 |
乔斯·凯塞尔斯; 宋祥瑞; 许丽华;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0/03 |
| |
单位 |
|
| |
摘要 |
<正> 七、音乐句法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分析音乐的意义了。我们已看到,音乐象语言一样,是概念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与语言有某些共同的性质:两者都在时间中发展变化; 都由适合于能构造复杂结构和易控制的元素组成。在前面章节,我从语言领域,选择了一些关于概念构造三个步骤的例子。现在,为了进一步阐述音乐与语言相比较的范围及其意义,让我们看看这三个步骤如何适用于音乐。首先,音乐是由一组基本元素构造的清晰知觉组成(当然,它们本身也是清晰知觉对象):音高、音量、音色和时值。在这方面,音乐的清晰知觉(musical percep s)可与词(语言学的清晰知觉:linguistic |
| |
20 |
|
|
|
题名 |
意义:音乐、语言与符号学(上) |
| |
作者 |
乔斯·凯塞尔斯 ,宋祥瑞 ,许丽华 |
| |
中文刊名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0/02 |
| |
单位 |
|
| |
摘要 |
本文译自《音乐评论》(Music Review,Canlbrige)1988年第3期。作者认为,任何具有意义功能的符号都是一种概念处理形式。这意味着,音乐如果也被视作有意义功能的符号,则也不能例外; 起码也该算一种特殊的概念处理形式。这就引起两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1.概念往往属于语言学范畴,这表明,音乐语汇的加工过程遵循语言概念加工过程所体现的一般规律。2.音乐语汇或意义在加工方式上与语言的相似是否表明它也象语言概念那样与对象(情感)具有固定的,明确的指涉关系吧?如果这后一个条件不能满足,我们又如何能把音乐仅仅看作情感的语言?作者说,这正是音乐引起争论不休的焦点。显然,这两个问题暗示了这样一点:即音乐与语言之间具有不可回避的可比较性。所以,本文作者将音乐与语言的比较作为其对象,并置于符号学的框架中展开研究。符号学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方法论的,一是本体论的。前者涉及技术问题,后者涉及存在问题。从方法论看,它由三个连续性的分支组成:(1)句法学,它研究某物能否被加工; (2)语义学,它研究怎样如工; (3)语用学,它研究加工后转换的完成,即影响。所以,符号学研究的是意义的产生、交流和理解的一般规律。从本体论看,人的存在是一种创造意义的存在,而意义必然显现为符号。这意味着,人的世界是一个由符号编织的结构。所以,符号学又是理解意义和世界的最一般的思维方式。四此,从符号学研究音乐,易于在一个更深的层次里展露其本质,以及人与这个创造物的关系。这篇文章是严格按符号学的三个步骤进行的,所以充分体现了音乐符号学研究的全过程与思维方法。考虑到我们仍未摆脱建立在形式与内容这一对传统概念上的思维方法,故此文值得译介与借鉴。着眼于此,我将其题目也做了改动,原来的题目是:Is music a langua e of emotion——On analysis ofmusical meaning(《音乐是情感的语言吗?——论音乐意义的分析》)。此外,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其重要性,也须在此申说一下,这就是本文中percept,sign 与symbol 的翻译问题。先说sign 与symbol。目前这两个概念在诸种汉译著作中存在着极明显的歧义现象。如sign,有的译作记号,有的译作符号,还有的译成指号。symbol一词的歧义主要表现为与sign 含义的交叉:在有的著作中译为象征,有的译成符号。甚至还有在同一本书里译为符号与象征的; 如甘阳译的《人论》。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该词典译者将其中一本书的书名《Sign,Symbol and Script》译作《符号与文字》。symbol 一词不知是有意不译,还是同作符号处理。无论如何,这显然与原书名的意旨不符。这两个词并列一起出现,肯定有不同的含义,未必原著者本人多此一举?然而,在诸文学理论的译文中,主要将其译为象征。那么,造成这种歧义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方面属于语言体系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别所导致的理解上的隔阂与误读。另一方面,是西方人在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上本身就存在着不一致:如哲学家与语言学家、与文学家之间; 语言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甚至在符号学两位创始人索绪尔与皮尔士之间亦是如此:在索绪尔那里,任意性的是sign; 在皮尔士那里,任意性的是symbol。索绪尔还曾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就sign 与symbol 的用法批评卡西尔,说他混淆了此二者之间的区别。因为,在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中,任意性的正是symbol。由于这是一个译者按,不允许详细辩析; 然而,针对这种歧义与混乱现象,和有鉴于概念在理论思维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在此对这两个译名作一简洁的交待。译名,当然,首先必须根据作者的界定。本文作者说,他依据的是苏珊·朗格关于sign 与symbol 的用法。由于我手头无朗格原著,故无法核对。不过,我发现作者的用法倒是与皮尔士关于符号的分类相似:即总体概念是sign; 其下又分icons(图象)与indices(标志)和symbols(象征)。前两者与对象有一一对应关系; 后者与对象却是任意的间接关系,具有概念功能。这又与1988年版《韦氏新世界词典》相吻合:symbol,希腊语作symbolon; 字头原作syn,它们的意思是throwtogether and compare,意为:“任意放在一起”和“比较”。在这个字源学的意义上,它又有两个主要的注解:(1)一个用来代表某物,尤其是代表某种抽象观念的事物; 如狮子是勇敢观念的象征。文学上的象征用法正与此解同。(2)代表一个客体、或性质、或过程、或数量的印刷或书写标记(printed or written mark)。这一条正好从第一条“代表某种抽象观念”这一核心意义而来; 任意性由此产生。这使它具有如皮尔士所说的概念功能。而sign 则与此不同,它主要和核心含义不是代表某种抽象观念; 恰恰相反,它是指某物本身指示出一种它所包含的意义,如烟与火之间意义的标志关系。由此,某实物成为一个标志或指示(indication。在symbol 词条里没有用这个词作注解)。它的第二个用法,即作语言学的符号意义解时,这一点正好是由symbol 来为其作注脚的。显然,sign 与symbol 两术语其基本意义是有根本区别的。考虑到symbol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译作象征,并且它本身也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为保持译名的统一起见,在这里,我们只能将其译作象征。不过,我们对symbol 的核心含义应保留一个清楚的概念。至于sign 与symbol的汉译所涉及的一些细节问题,我们将另撰专文讨论。现在,我们再说说percept 的译名问题。在此文中,作者是这样界定的:它是概念(concept)塑造知觉(perception)的一种结果。所以,percept 既不同于concept,又与perception 相异。似乎介于二者之间:与perception 相比,它已是具有差异性的东西; perception 由于未经concept 的加工,故还是模糊的,不能辩认的。与concept 相比,它的意义不象concept 那样确定。所以,作者称它为次级概念。这样一来,在我们现有概念网中,就缺少一个词与之相应。我们只有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与概念(concept)。由于perception一词在任何学术译著里大都作知觉解,在《韦氏新世界词典》里解作“心灵通过感官所把握的可识别的印象”。所以,这种经概念塑造的次级概念,也就不能译作知觉了。但作者后来又将此界说为plain percept:plain 意为“明白的”“清晰的”。对此就有三种解决的办法:一是取概念的概字与知觉的觉的字,组成一个新词:概觉。因它居这二者之间。二是,我们在阅读中保持着作者对此的界定,不将其译出,仍用原文; 三是,把它译成“清晰知觉”。因为,这一点正是经过概念塑造的percept 与未经概念塑造的perception 之间的区别。第一种办法不大可取,新译名总觉别扭; 第二种也不可取,既是译文,应尽量译出为宜。剩下的就别无出路了,我们就取第三种:文中percept 与plain percept 一律译作:清晰知觉。 |
|
-
关于
的资料
-
没有相关资料